- 如何吸引客户:动机因素分解训练手册
- (日)山口博
- 1041字
- 2025-04-07 22:38:51
图解6 识别自身动机因素的方法
提升动力,翻越障碍
了解自身的动机因素,表现也会有所改善。若能实现这点,我们就不会因为环境的变迁和困难的存在而轻言放弃,换言之,可以更好地引领自身。
在推行“分解技巧、反复演练”时,笔者常常听到学员的各类疑问,例如,“怎么做才能发挥领导力”、“虽然参加过培训,实际还是无从下手”……
对此,笔者的回答素来是:采取果断措施,首先引领自身。
无论公事还是私事,碰壁在所难免。若想翻越高墙,我们要有比之更高的动力。掌握提升动力的技巧之后,翻越障碍的可能性大为提高。反之,如果对激发斗志一筹莫展,难免束手束脚,潜意识中其实已经放弃了。
世间许多企业都有流年不利之时,它们的特征便是动力不足。一旦陷于逆境,毫无翻越障碍的斗志,连研究对策的决心都没有,只能寄希望于他人。这实际和缴械投降没什么两样,结果只会越来越糟。

意向牵引比意向协调更能抓住解决问题的源头
关于引领自身,我们不妨举个例子,背景假设为“基于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导致困难重重”。
至于具体有哪些困难,基于业务分工的不同,各业务人员想必也是七嘴八舌。笔者在“分解技巧、反复演练”的课堂上对此也多有耳闻。
因此,如果不能识别动机因素,怎样解决问题?究竟如何是好?为此,必须抓住这一切的源头,继而研究对策。
相比之下,意向牵引比意向协调更能抓住解决问题的源头,堪称最简单的办法。
如果确定自己属于意向牵引型,置身于混沌不安的局面,那就从是否可以确立目标、是否还有自律斟酌的余地、是否可以争取权限以做出贡献的角度进行分析。
假如明确自身属于意向协调型,面对困境,那就从是否可以和其他团队协调解决、是否可以找出原理或原则、是否可以构建稳定的运营体制入手。

通过自身的动机因素解决问题
具体来说,在“目标达成型”的人群看来,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未尝不是机会。他们会积极寻找新的目标,以此获得动力。
一旦受托寻找攻克难关的对策,“自律斟酌型”的人群自感重任在肩,更能干劲十足地积极工作。
对于“地位权限型”的人群来说,赋予一定的权力或许效果更佳。
“协调他人型”的人群习惯于与其他团队成员、部门通力合作,明确分工、共商对策是他们喜欢的节奏。
“安定保障型”的人群善于找出动荡不安的根源,继而探索解决的办法。
越是面对困境,“公私平衡型”的人群越会激发潜能、寻求公私兼顾之道,确保业务顺利展开。
综上所述,若能看清自身的动机因素,一旦身处困境,便会创造最适合自身发挥的有利条件。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团队来说,这都有助于取得良好的结果。
基于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导致困难重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