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江南旧梦牵宿缘,真假皇子掀风云

第52章江南旧梦牵宿缘,真假皇子掀风云

苏檀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月光在窗纸上洇成一片模糊的银斑。

她数着更漏敲过第五遍时,终于从炕席下摸出那本旧账册。

咸平二年十二月,李昭仪染寒——这行字被墨汁晕开,像块化不开的阴云。

她翻到最末页,针尖刻的小字在月光下泛着冷光:“龙胎非帝种,真命在江南。“

江南扬州府。她前世的籍贯,原身被抵入宫的由头。

“七月廿八。“她突然低呼出声。

原身的生辰贴还在包袱底压着,那是入宫时司记房登记的——七月廿八,与账册里“龙胎“的暗语同个日子。

更要命的是,原身曾说过,生母在她三岁时病逝,临终前总念叨“当年在官宦人家当差,见过最金贵的主子“。

窗棂被夜风吹得吱呀响,苏檀打了个寒颤。

她想起昨夜刘婆子递蓝布包时,掌心的温度烫得惊人——那不是普通的旧物,是信物,是证词。

天刚蒙蒙亮,司膳局的小宫娥来敲她的门:“苏姐姐,三皇子殿下调你去听松阁回话。“

苏檀的手在裙角蹭了蹭,把玉牌和账册塞进袖中。

听松阁是裴砚在后宫的别苑,竹影扫过朱漆门时,她闻到了熟悉的沉水香——是裴砚常用的熏香,混着墨汁的清苦。

“来了?“裴砚倚在案前,指尖转着枚青玉镇纸,眉眼在晨光里半明半暗。

他穿月白锦袍,发冠松松系着,倒像个刚睡醒的贵公子,可眼底的锐光让苏檀想起芦苇荡里他持剑的模样。

苏檀把玉牌和账册轻轻放在案上,铜镇纸压着的宣纸还沾着未干的墨痕,是她昨日在冷宫见过的残卷抄本。“殿下,我想我可能是那个'龙胎'。“

裴砚的动作顿住,镇纸“咔“地磕在案上。

他盯着玉牌上“昭仪“二字,喉结动了动:“不可能。

你是江南商户之女,怎会是皇家血脉?“

“可我的生母,曾侍奉过一位落难的公主。“苏檀舔了舔干涩的唇,“原身的记忆里,她总摸着我手腕的红痣说'这是贵人印',还有...我的生辰。“她指了指账册最末页,“七月廿八。“

裴砚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突然转身拉开暗格,取出一面青铜镜。

镜面蒙着薄灰,他用袖口仔细擦拭,背面的刻痕渐渐清晰——“七月廿八诞龙子,江南烟雨寄余生。“

苏檀的呼吸几乎停滞。

两行字与账册上的针刻小字如出一辙,连笔锋的顿挫都像出自同一人之手。

她伸手触碰镜背,指尖被刻痕硌得发疼:“这是...“

“母妃临终前塞给我的。“裴砚的声音低得像叹息,“她说'砚儿,若有一日见着能解这诗的人,便是你命里的贵人'。“他突然握住苏檀的手腕,指腹碾过那粒红痣,“你腕间的红痣,和母妃画像里李昭仪的痣,生在同一个位置。“

苏檀的眼眶热得发烫。

她望着裴砚眼底翻涌的暗潮,忽然想起前世看过的话本——真假皇子,狸猫换太子。

可此刻她脑子乱成一团,只抓住最刺心的那句:“若我是真的龙胎,那你...“

“说明当今圣上并非先帝亲生。“裴砚替她说完,指尖微微发抖。

他松开手后退半步,玄色靴底碾过地上的竹影,“当年李昭仪被赐死,说她私通外臣,可母妃是罪臣之女,怎会有昭仪玉牌?

这玉牌是先皇亲赐的,除非...“

“除非李昭仪根本没死。“苏檀接口,声音发颤,“她调换了龙胎,把真皇子送出宫,自己顶了罪。

而我...是被换出宫的那个。“

裴砚突然笑了,笑声里带着几分冷:“所以这些年,有人拼命追杀你,为的是灭口。

昨夜芦苇荡的追兵,孙姑姑的银簪,都是冲这个来的。“他猛地攥住苏檀的肩,“从今天起,你半步都不许离开我身边。“

话音未落,窗外传来竹叶折断的脆响。

裴砚旋身抽出案头的玉笛,笛身寒光一闪——那是他从不离身的软剑。

苏檀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窗棂上静静躺着一支银簪,簪头雕着并蒂莲,尾端刻着极小的“孙“字。

血还未凝,顺着簪尾滴在青石板上,像朵正在绽放的红梅。

苏檀的手指扣住裴砚的衣袖,银簪上的血珠落进她手背的凹处,凉得刺骨。

她望着那行密语“真龙归位,假凤当诛“,忽然想起孙姑姑昨日经过司膳局时,看她的眼神像看块烧红的炭——要不是裴砚突然出现,那碗下了巴豆的银耳羹,早该送到她手里了。

“他们等不及了。“裴砚把银簪收进袖中,指尖抚过她发顶,“从现在开始,你每吃一口饭,都要我先尝;每走一步路,都要我在身侧。“他低头与她平视,眼尾的红痣像团跳动的火,“苏檀,我裴砚这辈子,最擅长的就是把想杀我的人,一个个埋进土里。“

窗外的风卷着竹叶掠过,苏檀望着他腰间晃动的玉佩,忽然想起昨夜炕洞里的玉牌。

两块玉牌若是合在一起,或许能拼出完整的真相——可此刻她更清楚,从她说出“龙胎“二字起,这潭深水,已经漫过了她的脖子。

更漏在廊下敲响,苏檀摸了摸袖中温热的铜镜,听着裴砚安排暗卫的声音。

她望着窗棂上那支染血的银簪,忽然觉得,有些秘密,该见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