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便宜行事,前往江夏。
- 三国:我荆州幼主,开局截胡徐庶
- 有糖不吃梨
- 2030字
- 2025-04-29 10:58:44
原本还眉头紧锁的刘表,听到这话之后,顿时便展开了些许。
刘珩见状,也是明白了蔡瑁等人的算计。
不就是明面上这么说,然后想要让刘表觉得,他们这次的建议就是忠臣的建议吗?
我还偏不让你们得逞。
“父亲大人,孩儿有话说。”刘珩坐直身子朝刘表拱了拱手。
刘表看了一眼,自己生的这个“痴傻”儿子,原本的笑意也淡了不少,颇为严肃地道:“你说吧。”
刘珩虽然见到刘表那很是厌恶自己的眼神,但他丝毫不在意,继续神情不变地说道:“父亲大人,孩儿以为,张允不宜外出。”
“为何?”刘表听到这句话后,顿时也来了兴趣。
因为他内心当中,也隐约觉得这是一次做局。
原本如果不参与张允在内的事情,他老早就直接同意了。
正是因为有张允参与在内,所以他才稍微谨慎了些,不过他倒是没有找出什么不妥的地方。
最后多半也仅仅只是谨慎了一些后,还是会同意蔡瑁的建议。
“回父亲大人,昨天孩儿外出寻访友人,恰好撞见几位歹徒冒充蔡将军的亲属,在父亲治下作威作福。”
“孩儿命人拿下后,调查始知此并非个例,民怨沸腾,可见稽查人手不足之一斑也。”
“故而孩儿以为,如此紧要之时,张允应当留在城内为父亲大人分忧。”
“孩儿也实实在在的想历练一番,若是所有事情都被父亲大人安排妥当。”
“恐外人耻笑尔,若笑孩儿倒也无碍,唯恐伤及父亲英明,还请父亲大人明鉴。”
刘珩话音刚落。
在场所有人的脸上都浮现出一抹异样的神情。
尤其是蔡瑁和刘表。
只不过,相比之下,刘表脸上的愤怒还要更多一些。
刘珩故意说是“冒充”蔡瑁,让刘表觉得这件事情并非是预谋案件,而是切切实实发生的案件。
也让蔡瑁无话可说,毕竟都说了是“冒充”,你还能帮冒充你亲戚的罪犯辩解不成?
这第三点,便是让在场的众人都明白,蔡瑁捞过界了。
能在这里开会的,都是人精,话不必说得那么清楚。
果然。
还不等刘表说话,蔡瑁赶忙把话题抢了过来,“三公子,此事可报了府衙?下了会后,我必将严惩。”
“已经报了府衙,应该昨日便登记在册了。”
刘珩这话又像是一根钉子插在了刘表的内心当中。
昨天就已经发生这么大的事情,直到这个时候,蔡瑁依旧不知道,这合理吗?
“好了,我儿公璞说得对,张允何在啊?”
“属下在!”
“即日起,加强巡查,我不希望再听到百姓在我身后骂娘,懂吗?”
“属下明白!!”
“嗯。”刘表严肃地点了点头,然后又将目光移到了刘珩的身上,接着道:“刘珩听令!”
“孩儿在!”
“即日起封你为江夏太守,准许你在江夏便宜行事,无需事事上报,江夏原太守黄祖为你长史以为辅助。你去水镜庐的事情,为父也听说了,好好干,别让外人看贬了。”
“孩儿遵命谢恩!”
既然是便宜行事,那就是代表在江夏郡内的大大小小事情,都可以不用提前汇报给刘表。
还有郡内官员的提拔任命也可以由刘珩独断独裁。
可这“便宜行事”四个字的威力。
原本刘珩说出那件事情,只是想恶心一下蔡瑁,谁能想到居然还能有一个意外惊喜。
倒也不虚此行了。
讨论完这件事情后,接下来的事情,就显得有些无关紧要了。
刘珩只是听着并没有再发言。
很快。
会议结束后,他便回到府邸,打算遣人去喊徐庶和崔钧,却没想到,当他回去的时候。
徐庶和崔钧已经在厅堂等待多时。
“徐庶,见过主公。”
“崔钧,见过使君。”
“哈哈哈哈,元直、州平?我正欲寻二位先生,却不想二位先生先我到来,想必已然算准我会受此官职吧?”
刘珩笑着跟两人见礼。
崔钧说话很有艺术感,像“使君”这个词,一般都是用在刺史州牧身上。
也有在非正式场合为了恭敬当地最高长官用以这般称呼的先例。
一看就知道是老油条了。
“主公过奖,此乃小道也,不足挂齿。”
徐庶笑了笑。
的确,像这种事情如果他们还猜不到的话,那也就不用留名青史了。
“久闻,江夏原太守黄祖,无勇无谋只知刮羹百姓,主公先前所言革弊政之事,想必就是革此人吧?”
见徐庶问道。
刘珩当即点了点头。
徐庶又接着道:“此人乃黄氏族人,盘根江夏多年即便刘荆州都难以对付,若果真朝他动手,命令恐怕刚一传回襄阳,就会有一堆文臣武将进言刘荆州,最终也只能不了了之。”
崔钧也附和道:“即便主公快刀斩乱麻,可手里无兵,仅凭刘荆州下拨的那些军队,恐怕也不敢对黄祖动手。”
“元直、州平勿虑,且看这是什么?”
刘珩随从手中的文书取来,交给徐庶。
徐庶打开一看,眼神忽地一变,那崔钧也靠近前去看完之后更是一惊。
徐庶当即赞叹道:“‘便宜行事?’刘荆州竟能将此权下放到主公手中,此次之行,胜算又多三成矣。”
“不过即便如此,我们无兵在手,而黄祖虽降为长史实则不亚于太守之权,只因兵甲具在他手,底下官员又皆他之亲信,江夏一行恐怕依旧凶多吉少啊。”崔钧分析道。
不得不说。
崔钧的分析还是有些道理的,但谁说刘珩手里无兵?
“州平多虑了,我等此来本就是为了替主公分忧而来,主公能拿到‘便宜行事’已然极好,剩下的事情便交由我等处理即可,何须再令主公烦心?”
“元直莫非已有妙计?”崔钧惊愕地问道。
徐庶点了点头,“确有小计,或许能解主公之忧,不过却仍需到了江夏以观具体,方可陈奏,还需主公见谅。”
“无妨,无妨,哈哈哈哈哈,哦对了,元直家眷现今何处,可曾随汝一同前往江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