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新来的会计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要到新年年底。

电池厂的生产一如既往的忙碌。出货也依然那么迅速。至少表面上一片祥和。

新来的曲会计手里拿着两张报表,走进了黄老板办公室。

正在聊天的黄老板和李牧然二人终止了谈话,扭头看向曲会计。

曲会计是个三十来岁的女子。已婚,有一个女儿。两人都不是本地人,在大学的时候同学,然后恋爱结婚。被分配到了南海。在这里也有七八年时间了。丈夫原本也在南海工作,后来被调到了不远处的奥海特区城市工作,是奥海发改委的一个科员。女儿刚好读小学,曲会计没有随丈夫同去奥海,只得留在南海照顾女儿上学。

曲会计自己找了把椅子坐下,将手中的报表递给黄老板。黄老板一边接过一边问道:“曲会计,有什么问题?”

曲会计的普通话带有浓厚的中部口音。指了指报表:“黄总,我花了好几天时间才整理出来的这两份报表,一个是资产负债,一个是应收应付账款明细。你仔细看看吧,问题有些严重。”

黄老板的眼光落在报表上,眉头越皱越紧。

“怎么了?”李牧然不由好奇的问道。黄老板绝对是条汉子,很少见他发愁的时候,更不要说如此的紧张。

曲会计也是一脸愁容:“现在厂里的应收账款太多了。现金流量成了大问题。”

“货款收不回来?”李牧然随口问道。

曲会计将耳边的发丝往后捋了捋,道:“就是啊。哎!再不想法,估计这个月工资都……都成问题了。”

她上任还不到一个月,第一个月就拖欠工资,这怎么说得过去?虽然说,出现这种事她没有任何责任,可她毕竟是财务部的负责人啊!

“哦。”李牧然木然的应了一声。

“这个事情很严重。曲会计,麻烦你让人去叫范总师、采购部经理、销售部经理、各个车间主任、仓储运输部主任……反正各个单位的负责人,到公司会议室开会。我们研究一下。”黄老板吩咐道。别的事情好说,可没钱这就严重了。

“走吧,你也参加。”曲会计走后,看李牧然一动不动,黄老板催到。

李牧然愣了一下:“我?也参加?我去有什么用?”他对这个完全不懂啊好不好?

黄老板正色道:“你是我们的经营顾问。这么重大的事,你一个顾问怎么能不参加?走吧,听一听也是好的。”

黄老板心中也清楚,李牧然只是一个才出校门的高中生,人生阅历也不那么丰富,可能在生产、财务等业务方面并不熟悉,但是,作为他的经营顾问,出席这种会本身也是一种学习一种成长。

李牧然无可不可的跟着来到会议室。

开会的人,都知道了他的身份。对他的出现自然并不奇怪。只是心底下怎么想的,那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曲会计推了推鼻梁上的一副大眼镜,将主要应收应付账款的财报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最后强调说:“应收账款超过了我们厂月销量的三倍!在原材料仍在不断上涨的情况下,这些钱如果再收不回来,不仅意味着我们以前的工作白干,也意味着我们厂今后将会面临无米下锅的问题!更严重的是,还有一个月就是春节,春节前的工资也可能难以发放。希望大家重视这个问题。”

会议室一片哗然。纷纷开始相互指责起来。首当其冲的便是销售部经理。毕竟,催收应收账款本就是他的职责。

销售部经理是个四十对岁姓陈的中年男子。着一头油光的黑发,面色白皙,身穿一套银灰色西服,风度翩翩。面对众人的职责,他指节敲了敲桌面,慢条斯理道:“各位!请注意,我们和各销售商之间是签订了正式合同的。我们也是严格按照合同执行的,没有违规行为!销售商不支付货款,我们也在努力想办法,这个月,我们不是追回了几十万的货款么?”

“你追回几十万的货款,却发出了几百万的货!这不是倒贴么?”有人问道。

陈经理摇摇头:“销售部,自然是为了将货物销售出去。难不成让它躺在仓库里睡觉?”

“那货款怎么办?”刘经理也有些上火了,“货款收不回,我这边拿什么采购?你总不会认为我空口白牙就能骗进来那么多原材料吧?购不来原材料,生产又怎么办?”

“刘经理,销售部只管销售部的事。我们不想越权行事。”陈经理微笑道。

“你……”刘经理一听这话,顿时气急,指着陈经理腾的一声站了起来。

黄老板赶紧制止道:“好了好了,都好好说话。现在是商量问题,不是开批斗会。让你们来是都出出主意想想办法。应收货款问题,正如刚才曲会计所说,关系到我们这个厂的生产、利润、工资,可以这么说,关系到我们的生死存亡!都说说吧。”

李牧然突然感觉有些不对。他曲会计:“最远的一笔应收款是多少?时间多久?”

曲会计看了他一眼,然后看了看报表,道:“最远的一笔,是去年三月份发往西南片区经销商的那批货,总值三十万。”

八十万的货款,竟然放着快两年的也没收回来?

“最大的一笔呢?”李牧然的心开始往下沉。

曲会计微微皱了皱眉,不过还是平静的答道:“最大的一笔,也是这个经销商的,八十六万。对了,就这一家经销商的应收货款总额,就有两百多万。”

一个经销商就占了两百多万!而让李牧然最无语的是,拖欠了两年的货款,却仍在源源不断的供货。这就有些匪夷所思了。难道销售部自己没数么?

李牧然沉吟了一下,问销售部经理:“陈经理,你们销售部的销售台账能否拿出来看看?”

“销售台账?什么东西?能吃吗?”陈经理不屑的看了看李牧然,讥诮的反问道。对于这个年纪轻轻什么都不干却拿着比他高的工资这事,他心里很不服气。

李牧然没有惯着他:“哦。如果不明白的话,你可以向曲会计请教一下。”

曲会计的眉头微不可查的挑了一下。

“我们销售部只负责将商品卖出去。其他的,不关我们的事。”陈经理的脸变得有些难看。

李牧然针锋相对:“如果,不按合同回收货款,这与送人有什么区别?”

这意思再简单不过,只是将货物送出去,不关心能不能收回钱,这种销售,三岁的小孩子也能做,还要销售部干什么?

“我们不是没有追,我们也要求对方按合同办事。可是,他们一直不打钱,我们有什么办法?”陈经理有些尴尬。作为销售部经理,察言观色是一种基本的技能。他已经开始感觉到黄老板的脸色了。他可以不在意李牧然这个小毛头,但,黄经理他却不得不小心面对。

“问题在于,既然对方长时间没有支付货款,为什么还要向对方供货?”李牧然的声音提高了。对于陈经理的胡搅蛮缠,他有些失去了耐心。

陈经理辩解道:“我们这不是按合同办事么?”

“对方已经不履行合同了,我们还得必须按合同办事?黄主任,麻烦你去将与这家公司签订的销售合同拿过来我看一下。”李牧然不想和陈经理打嘴巴仗了。他直觉,销售合同的相关条款可能存在问题。

黄主任,是黄老板新近找来的办公室主任。是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也是黄老板的侄女。高中毕业后,在一些企业一直负责文秘和接待工作,来这里将近一个月。这一个月时间,她经常听黄老板和李牧然的聊天,对李牧然的了解,相对于其他人来说了解得更多一些。

销售合同很快便取来了。李牧然打开相关条款内容,细细的浏览了一遍,心头一震。

“为什么没有对不按时支付货款的违约行为追责的相关条款?”他抬起头,看向陈经理。

陈经理道:“这份合同,当初是陈大姐和销售部同仁一起拟定的。而且,当时的合同差不多都是这样的。那个时候,谁会想到他们不按时支付货款?”

陈大姐,就是黄夫人。厂子里大多数人都这样称呼她。陈经理虽然年纪比她大,却也跟着众人这样叫了。但陈经理这样说,在李牧然看来,很明显有拉大旗作虎皮的意思。

李牧然心惊不已:“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所有合同,几乎都是这样的?”

“也不是。自从去年欠款越来越多,今年年初,我们就修改了相关的条款。”陈经理说。

李牧然脑仁疼。只好问道:“现在这个经销商是个什么说法?”

陈经理眼神有些闪烁:“我前两天才打电话问过了,他说,现在产品滞销,底下的经销商回款也困难,还得再等一段时间。”

“再等一段时间是什么意思?意思是,这段时间内,我们还必须得继续供货。至于货款什么时候支付给我们,要听他们的安排?”李牧然的声音开始变冷。

陈经理强笑了一下:“这个……当然,也可以断供啊。可是,如果断供,他会不会以此为由不支付此前的货款?那样,我们的销售还怎么做?”

“沉没成本!懂吗!什么叫沉没成本!”李牧然一下站起身来,大声道,“你想钓老虎没错。可是,你身边的肉都扔出大半了,老虎吃光了钩子上的肉,却狡猾的避过了钩子。你还要继续把肉丢下去?更何况,那是一头成精的老虎!究竟谁在钓谁,还说不清楚呢!及时止损,才能避免更大的损失!”

黄老板的脸色,也有些尴尬。这件事,不仅他老婆有责任,虽然合同并不是她主持制定的,但审查合同不严的责任她是避不开的。而且,去年年底的时候,他就知道了这件事,可他并没有当回事。

“我建议,这件事过后,由曲会计主持,让大家学习一些经济学的常识。”李牧然摇了摇头,建议道。

曲会计惊讶的看着他,满脸的不可置信。

刚才听到李牧然嘴里说出沉没成本这个词的时候,她就已经很惊奇了。看来这小子还真不是个混混。她原本以为,眼前这个小毛头,顶着个经营顾问的名头,指不定是谁家局长啊什么的亲戚或者儿子,只拿钱不干事的主。他懂经营?打死她都不会相信。

然而,刚才和陈经理的对垒,她开始明白这个年轻人似乎并不是不学无术。而知道“沉没成本”这个词的人,绝对不多。

现在又让她主持学习经济学常识?他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