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降本增效:用内部控制提升企业竞争力
- 财务小豆芽
- 1381字
- 2025-04-24 17:24:38
1.2.3 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合规管理及与外部审计的关系
在大企业的许多岗位中,不乏跟内部控制相关的岗位,比如内部控制、内部审计以及合规管理等。这些岗位的侧重点是什么呢?它们与外部审计的关系又是什么呢?下面就来介绍一下。
1.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隶属管理层条线,一般向财务部或者总经理汇报,这个岗位存在的意义在于,发现企业内部控制流程中的问题和漏洞并协助改善。侧重点是改善企业内部的控制。比如你在公司里违章停车,内部控制就相当于公司的保安,会发现你的车停在了不该停的位置上,他会引导你把车开走,同时还会指引你应该停在哪里。
2.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向董事会汇报,这个岗位独立于管理层而存在,相当于董事会设置的监督企业管理层的岗位。这个岗位从公允评判的角度来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是否有效,这个岗位的侧重点是评价。举例:内部审计相当于交警,当你没有将车子停在适当的位置上时,他会给你开罚单,但不会指引你应该停在哪里。
3.合规管理
合规管理更偏重与法律相关的工作,隶属法务部,负责比如反垄断、反贿赂、公司的道德热线(ethics Line)等工作。这个岗位与“法”打交道多于与企业内部的流程控制打交道。这个岗位的工作往往涉及更严肃的“是非问题”,而不是企业内部的管理。
以上三个岗位都是设立在企业内部的,而外部审计是企业聘请的,审核企业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地反映了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等的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外部审计为了节约自己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有时需要借用内部控制、内部审计或合规管理的工作成果。
图1-6反映了内部控制相关岗位的关系。

图1-6 内部控制相关岗位的关系
案例1-5 不同国家的内部控制文化差异
在工作实践中,不仅各个岗位工作的重点不同,不同国家同一岗位对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的理念也不同。我就经历过一次对同一事件,两个国家的内部审计师给出完全不同结论的情况。
有一年,公司被集团抽中了进行内部审计,美国和中国的公司都在审计范围内。美国的会计准则要求研发费用进行费用化,美国内部审计师对美国公司的研发费用没有出具任何意见。但到了中国公司,当日本内部审计师看到一个机器停在工厂里,要求从实物追溯回账里时就出现了问题,原来这是美国公司做的研发机器,这台机器还没有达到可以运行的状态,而美国公司把这台原型机运到了中国公司进行展览,后来也没有拉回去。对中国公司来说,这台机器不是中国公司的资产,而且机器完全不具备可运行能力,若按照美国公司当时花费的研发费用来入账,势必要涉及提减值准备,出于此考量,中国公司也就没有把这台机器纳入自己的账务中管理。但日本的内部审计师认为,公司里面有资产,却没有在账簿上进行管理,这是不能忍受的内部控制问题,因此给中国公司出具了改进意见。
从上述资料来看,美国的内部审计师更注重的是公司的账务处理是否符合美国的会计准则,即是否将研发费用费用化。而日本的内部审计师更注重的是资产的保管和管理。两国的内部审计师思考问题的侧重点不同,自然会产生不同的审计意见。
在进行内部控制的设计时,我们要同时考虑每个国家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对内部控制设计产生的影响。只有设计出适合本国国情的内部控制,才能满足相关利益方的需求。
[1]内部牵制:1905年,L.R.Dicksee(L.R.迪克西)最早提出内部牵制,他认为,内部牵制由三要素构成——职责分工、会计记录和人员轮换。
[2]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AICPA)是美国全国性会计职业组织,成立于1887年,1957年更为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