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保卫延安(存目)

杜鹏程

杜鹏程(1921—1991),原名杜红喜,陕西韩城人。著有长篇小说《保卫延安》,中篇小说《在和平的日子里》《历史的脚步声》,短篇小说集《年轻的朋友》《平常的女人》,散文集《速写集》《杜鹏程散文特写集》,戏剧《宿营》以及文艺理论集《我与文学》。

《保卫延安》1954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它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优秀长篇小说,被誉为“英雄史诗”。作品以“延安保卫战”为中心,统览全国战局。1947年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接连失利的蒋介石被迫转入重点进攻,妄图夺取延安。我军只能以两万余人的兵力对抗国民党二十几万装备精良的正规军,在敌众我寡的条件下,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执行党中央、毛主席的战略思想,经过半年奋战,我军终于由战略撤退转入全面反攻。作品详略得当地描写了青化砭的伏击战、盘龙镇的攻坚战、长城线上的运动战以及沙家店的歼灭战等重要战役,艺术地再现了“延安保卫战”这一伟大战役。

作品塑造了一系列人民解放军英雄的形象,主人公周大勇是作者精心刻画的基层干部,这个讨饭出身的人民战士,在长征、抗日战争以及延安保卫战中都表现出自觉的阶级意识和顽强的战斗精神。尽管在战争开始阶段他各方面都还不够成熟,容易意气用事,但他在战争中不断成长,最终可以独当一面。李诚是党的优秀政治干部,他严于律己,以高度的政治敏感不断发现部队中存在的问题,是当代文学作品中塑造得比较成功的政治工作者形象。此外,作品还成功地塑造了运筹帷幄、平易简朴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彭德怀的光辉形象。

从艺术风格来看,《保卫延安》粗犷雄浑、激情洋溢。这既表现为作者立足陕北而放眼全国,通过几场大型战役概括整个西北战场,从而写出了解放战争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全国;也表现为作者把英雄人物置于重重磨难之中,让他们经受血与火的考验,以显示巨斧砍削的风貌;还表现为小说语言的质朴雄浑,磅礴大气。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