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交叉学科的基本概念

1.1 基本概念认知

设计类专业:指包括产品设计、视觉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设计、服装设计等相关设计在内的专业。设计类专业注重学科交叉应用,强调艺术和技术、文科和工科、设计和生产、人才和市场的相互融合与互通,并强调与实际生产、市场、使用者的紧密联系。在培养人才时,除需注重艺术方面的能力之外,也需重视工程类的技术能力,以及其他相关交叉学科的能力。

交叉学科:交叉学科在西方被称为跨学科,是指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学科间或同一学科内进行的概念移植、理论渗透、方法借用等跨学科活动。这种学科互动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从基础性的学科认识到材料、概念、方法论和认识论、学科话语的融会贯通,再到研究路径、研究组织方式和学科人才培养的整合,最终形成独立的、跨越单一学科的交叉学科或交叉学科群。交叉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学科间发生联系,以“相干”“共振”“融合”“吸附”“嵌入”等方式共享知识。交叉学科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自内部的交叉,也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本书所论述的“交叉学科”是指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或教育活动。

交叉学科类别:专业交叉、跨学科交叉、邻近交叉、远距交叉、简单交叉、复杂交叉等。

本专业交叉:指在同一个大学科群内的分支学科间的交叉,如设计中的产品设计、视觉设计、公共艺术、环境设计、服装设计、多媒体设计交叉成为艺术设计学,艺术学中的音乐、美术、戏剧、摄影等交叉成为电影学等。

跨专业交叉:指在不同类学科群内的各分支学科间的交叉,如设计学与心理学交叉成为设计心理学,教育学中的美育学与心理学交叉成为美育心理学。

邻近交叉:指两门或两门以上分支学科及相邻学科间的交叉,如电动力学、解析几何学、生物化学。

远距交叉:指两门或两门以上不相邻学科的交叉,如自然科学的顶端学科数学与社会科学的顶端学科美学交叉成为量化美学。

简单交叉:指两门平行邻近学科的交叉,如设计学、艺术学。

复杂交叉:指两门或两门以上非平行或非邻近学科的交叉,如美育心理学、量化美学、自然科学、美育心理学等。

“交融”:指设计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交叉学科是在传统学科(如物理、化学、心理学、哲学、美术、经济学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形式。“交叉”多指各学科之间在内容上的简单重叠,虽然形成了多学科的教学体系,但各学科还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交融”是在“交叉”基础上的升华,指各学科之间不再是单独的个体交叉,而是在教学模式、实施措施、保障体系、研究对象等方面更深层次的相互融合。

“交叉”的三个层次:学科内容、学科间方法、研究领域之间的交叉。

“融合”三个层次:学科间存在着共同的目标、限制条件、研究对象之间的融合。

“交融”的功能性:从交叉后的学科状态来看,单纯的“交叉”后可形成相互借鉴的学科,而“交融”后可形成相对独立且具有创新性、前沿性与新颖性的学科。

交叉学科与传统科学部类及其他类型学科相比有着鲜明的特征,具体如下。

整合性:交叉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是科学知识体系整体化的最重要表征。交叉学科中的各门学科拉近了传统学科部类之间的距离,填平了各类学科之间的鸿沟,使学科知识体系越来越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交叉学科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哲学学科和社会学科向生产力的转化,加强了科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推动了从科学到技术再到生产的一体化。

远缘性:交叉学科的各门学科产生于研究对象差异较大的学科之间,是学科间远缘联姻的产物。例如,生态伦理学是由生态学和伦理学两门研究对象相差很远的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形成的。这种跨越巨大差异的学科融合,往往会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并能够对其他交叉学科的孕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多样性:交叉学科的各交叉学科形式多种多样。有相邻学科之间的交叉,也有边缘学科之间的交叉;有同一层次学科之间的交叉,也有不同层次学科之间的交叉;有两门学科之间的交叉,也有两门以上学科之间的交叉:有传统学科之间的交叉,也有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之间的交叉;有自然学科之间的交叉,也有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还有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有内交叉,也有外交叉;有顺交叉,也有逆交叉。这些交叉学科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交”的结构形式。

交叉学科是一门多学科知识的再构成或重构,也是对信息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加工后而形成的跨学科、多重、多种、多维思维的交互活动。

交叉学科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同学科、多分支和多学科、多分支重组;多种研究和思维方法并用;多科、多向研究者协作;跨学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使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