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分钟
  • 殳儆
  • 5字
  • 2025-03-15 07:59:41

第二章 食宿

01

她果然是带着任务来的。


城西急救站的夜晚在周围植物被风吹拂的“沙沙”声中度过,晨曦在五点多的时候把黑夜揭开,早起的鸟儿在香樟树的树枝间婉转啼鸣。泥土、植物混合着水蒸气的空气清凉地从窗口一点一点沁入,风里净是植物的芬芳和泥土的味道。

晚上一次车都没有出,醒过来看看手机,已是早晨七点半,陈皓岩起床的时候有种难以置信的满足感。他套上卫衣,开了门,出了值班室,只见急救车停在篮球场上,萍姐正在给车上的急救箱补货,老彭坐在水泥墩子上抽着烟,穿的是下班的便装,显然是在准备交接班了。通常A班和B班的交接是在七点半。不过看这车子的状态,像是刚刚出车回来。陈皓岩有点不知所措地挠了挠头。

“起来吃饭吧,给你买了豆浆、饭团。”罗丹青穿着带荧光的工作衣,手里拿着一塑料提兜早饭,递给陈皓岩。糯米饭的甜香弥漫开来,陈皓岩不由自主地拿了过来,等拿到了手里,才觉得有点难为情。

“你帮我出了次车?”他问。

“起得早,看你没睡醒,我就跑了一趟。”

陈皓岩的心一动,人情账本上已经欠了不少,该帮她干些什么才对,不然这一点一点地滚雪球下来,可怎么处?

萍姐整理完毕急救箱,也换了自己的便装,坐在香樟树下的水泥墩子上,准备下班。

早上六点的时候出了一次车,这个点是一个急救“高峰时段”。城市居民早上一醒,控制不当的血压会飙升;夜里形成的血栓会堵住血管;站立不稳地起床会摔个股骨颈骨折;血流缓慢的冠状动脉会堵塞;慢性病突发状况多在这个点。早晨的出车,不是脑出血,就是心肺复苏。

用急诊室工人的话来说就是:老清早,是阎王爷收人的辰光,又是哪个老头子,被头一掀,崩铁死硬,醒不过来咧……

罗丹青六点钟就起床了,床垫不平整,躺得腰酸背痛。蚊子的“嗡嗡”声一晚上不依不饶,电蚊香也没起太大作用。正在洗漱,一看老彭接到信息,她套上工作衣就上车了。萍姐见她没叫大个子起床,不禁奇道:“干吗,又不是你的班!”

“让他多睡一会儿好了。”罗丹青说。

正在发动车子的老彭一听,心里一软,这女人性子大度,看上去不像装出来的。心里一动,他就没在车子开出自动闸门的时候,按响了警笛,一直开到主干道路上,救护车才“呜哇呜哇”鸣叫起来。躺在值班室里做梦的陈皓岩半点都没有听到动静,安安稳稳地又睡了一个半小时。

从通话器里传来总站发的信息是:“陆家苑小区8栋203,有老人胸痛……”

陆家苑……老彭嘀咕了一句,市区道路网他了然于心,急救中心墙上那张地图,已经长到脑子里去了。

从城西过去,十分钟就到,接了病人,十分钟可以到第二医院的急诊室。

早晨市区的主干道路上畅通无阻。八车道的中山路上,只有洒水车放着《兰花草》的音乐,来来回回地给地面喷着水。地面上腾起一阵阵的水雾,清冽的空气充满了负离子的味道。

一路上,罗丹青拿着值班电话,一直在跟报警的病人家属沟通:“请确认,是陆家苑小区8栋203吗?”

“请再安静休息等待,带好身份证和医保卡,救护车十分钟后到达。”

“胸痛吗?几点开始的?以往有没有高血压?……”

老彭一路听着她拿着电话,清脆的语调,不由得叹了一声,她和那小子比,不知道靠谱了多少倍,遇上她出车,这病人算运气好的。

出车顺利,陆家苑是城西这一片里最大的拆迁小区,靠近运河。救护车小心翼翼地在小区内道路上前进,路边所有的空间都停满了私家车,一辆一辆首尾相连,只剩下勉强通行的道路。建筑有点年头的小区都有这个毛病,没有足够的停车位。

转到一片空地上,看见一堆人簇拥着一个老头,在楼下的绿化带里坐着等车了。

这一片的房子老旧,街坊邻居多,左邻右舍的人们清晨听到有人呼叫帮忙,穿着汗衫短裤就跑出来帮手搬人。人多力量大,几个壮汉搀的搀、架的架,老头顺顺利利地转移到楼下等着救护车。穿着睡衣的女人们帮忙在拐弯处给救护车指路,车一到,街坊邻里一声欢呼,车子接了病人就走——这算是最没难度的出车任务了。

老彭有点感慨,还是这老小区有人情味。若是城东那种排屋、别墅为主的高档小区,大大的花园,看不见几家住户,周围连个人都喊不到。运气不好的时候,司机、医生、护士得一起花蛮力抬人。

萍姐冷眼注意了一下头一次出车的罗丹青,她从出车开始,就不停地看表,往小本子上记录时间。她果然是带着任务来的。

上了车跟老头的家属聊了几句,她就立刻开启了车上的监护仪,给老头安上了心电监护的导联,接着在急救箱里略微翻找了一下,像是在找什么药物。

急救车到了市二医院的急诊室门口,她从车上跳下来,冲着过来交接班的值班医生说:“胸痛30分钟,急性前壁心梗,启动胸痛中心。”

那二院的值班医生仔细看了一眼,赶紧笑着打招呼道:“……罗主任……怎么你来啊!”,立刻示意前台的分诊护士打心内科电话。

看得出来,罗丹青在急诊这个地盘上有地位、有威望,医生到这个程度,算是江湖上有名有姓的高手……车上那么几分钟时间,就能判断是……前壁……心肌梗死!显然内功深厚。

萍姐望着她往抢救室去的背影,心里想着,这有什么用?这个级别的急诊科大医生,全市能有几个呢?还能大材小用,都去做了120的跟车医生不成?顶梁柱当牙签用,开玩笑吧!万一需要从楼梯往下抬病人,纯靠蛮力的时候,这么小身材,反倒不及陈皓岩顶用。

不管怎样,这事情轮不到她来操心,才相处了一天都没到,底细远没弄清楚呢!她看了眼老彭,老彭也在默不作声地观察她的一举一动,两个人心知肚明地相视一笑。

“萍姐,碰到过体重两百斤的病人,从楼上下不来的吗?”回程的时候,罗丹青问道。

“我们车上还没有过,没有电梯的老小区,要碰上超重的病人,那得打110帮忙了。别的车上有过……”

“急救箱里不备心梗一包药3吗?”

3 阿司匹林300mg、硫酸氢氯吡格雷600mg、阿托伐他汀40mg的药物组合被称为“心梗一包药”,主要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一次性服用,可改善心肌缺血,对抗血小板聚集。在服用该药之后,应积极拨打120,到最近的医院就诊。

“什么药?急救箱按照规定目录备的。”萍姐小心翼翼地看看她。

急救车的空车熄灭了警笛,慢悠悠地开回来。木桥路连接着城西急救站和中心城区,中心城区的那头是四车道的大路,到了城乡结合部就变成了两车道的水泥路,路边一个菜场,清早人头攒动,嘈杂成一片。菜场外面的早饭摊点,做蛋饼的、炸油条的、卖煎包的一字排开,正在生意兴隆的时候。

车在路边停了片刻,罗丹青下车买早饭。

“不用买我们的,我们都是下了班吃,别客气,向来都这样。”萍姐和老彭阻止了她多买两份早点。

城西急救站的早饭都是等交接班了之后,在下班的路上自己解决。木桥路是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地,早饭的花样多,豆浆、包子、烧卖、蛋饼……轮换着吃,又便宜又好消化。

“不客气,太客气了不是处长之道。”老彭淡淡地说。

“好。”罗丹青听了也不推让,刷二维码买了两份早饭。

“还给那小子带啊?”萍姐问。

“举手之劳。”罗丹青笑一笑。萍姐听了不由得也有点感动,她能顺带帮人一把的地方,绝对不会不帮,那臭小子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