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科急症工作实用手册
- 张颖主编
- 1058字
- 2025-03-14 21:30:23
第二章 眼科急症表现辨析
第一节 常见症状
1.红眼
凡累及球结膜与上巩膜血管的病变均可引起“眼白”发红。
根据患者不同的年龄,病程,主诉,单或双眼,分泌物性质,有无疼痛或不适(包括异物感、烧灼感、干涩、刺痛、痒),有否视力障碍等情况,可对红眼进行初步分析。
◎ 儿童两眼红,首先想到急性结膜感染。
◎ 成年人单眼红痛,可能为外伤异物、角膜擦伤、糜烂,其次为角膜炎、虹睫炎、青睫综合征等,少见病变如上巩膜炎、巩膜炎、闭角型青光眼、眼眶假瘤、眼肌炎等。
◎ 成年人两眼稍红伴流泪,急性发作者需了解分泌物性质,有无上呼吸道感染、变态反应、戴角膜接触镜等相关结膜炎。伴非疼痛性不适感,可能为干眼、睑缘炎、结膜炎、浅层点状角膜炎、沙眼;明显疼痛,必须警惕闭角型青光眼、葡萄膜炎;伴眼球突出,可能为重症甲状腺性眼眶病变。
◎ 中年或老年人单眼红痛伴同侧头痛,必先考虑闭角型青光眼,双眼微红,可能为眼表疾病如干眼、睑缘炎。
此外,单纯结膜炎、上巩膜炎、前巩膜炎不影响视力;角膜病变、虹睫炎、闭角型青光眼可引起不同程度视力下降。
红眼按解剖来源分类,包括结膜下出血、结膜充血、睫状充血、巩膜血管充血或兼而有之的混合充血。
球结膜下出血也表现眼白发红,为点片状,多见于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病、用力过猛、外伤等情况所致小血管破裂,亦可见于急性流行性结膜炎。
球结膜充血应与睫状血管充血相鉴别,从血管来源、部位、颜色、形态、移动性、分泌物、提示病变等方面去分析。
◎ 血管来源:
球结膜充血为结膜后动脉的表层结膜血管充血,呈网状交错,轮廓清楚。睫状血管充血为深层睫状前血管充血,血管自角膜缘呈放射状,轮廓模糊。
◎ 部位:
球结膜充血时,越靠近穹窿部充血越明显;而睫状血管充血时,越靠近角膜缘充血越明显。
◎ 颜色、形态:
前者为鲜红色,滴肾上腺素后充血消退,血管呈网状,粗而弯曲,互相吻合;而后者为紫红色,滴肾上腺素后充血不消退,血管直细,界线不清,不吻合。
◎ 移动性:
球结膜充血时,推动球结膜,充血的血管随之移动;而睫状血管充血时,推动球结膜,血管不随之移动。
◎ 分泌物:
球结膜充血时,分泌物多,为黏液性或脓性;而睫状血管充血时,少或无分泌物。
◎ 提示病变:
球结膜充血时,广泛性提示急性结膜炎,局限性提示结膜炎、翼状胬肉、睑缘炎、倒睫等单纯眼表疾病;而睫状血管充血多提示累及角膜及内眼的角膜炎、葡萄膜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等疾病。
上巩膜充血常提示巩膜炎、眼眶淤血等。上巩膜浅层血管比结膜血管粗,放射状走行,色稍暗红,移动度不及球结膜血管。上巩膜深层血管呈渔网状吻合,色紫,紧紧粘住巩膜,不能被推动。
红眼病因辨析思路见图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