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这样戴眼镜最健康
世界各地的人都喜欢戴太阳镜,而且普遍地认为太阳镜的作用是保护眼睛,不受阳光的过度照射。但是并非所有带色眼镜片都是理想的太阳镜,而要有所选择。
一般日常生活,除非夏日郊游或海滨度假,通常没有必要选购时吸收紫外线和红外线的深蓝绿色镜片。这种深色镜片对可见光的平均透光率不到1%,会极大地影响看物的清晰度和辨色的能力,以至戴用时间一长容易视力疲劳,或妨碍对红绿灯的识别,从而给生活或行路带来诸多不便。而浅茶色或中性灰镜片,可见光平均透光率可达20%,戴用时视物比较清晰,层次分明,而且不会影响颜色的对比。
近年来,市场上变色镜很流行,变色片全称应为光色互变玻璃镜片,是近十几年发展的新品种,很受人们的喜爱。变色镜片能随外界光线的强弱,自动改变颜色深浅,在夏季戴用十分方便。变色镜有平光镜,也可配制成视力矫正镜。一般来说,轻度近视,正常300度以下,配戴变色眼镜最为适宜。对于中度近视,即300—600度之间的,一般也可配戴,但若视力不佳,低于1.0,并且伴有散光时,就不宜配戴变色眼镜。
600度以上的近视患者,则不应配戴,这是因为变色片从强阳光下进入室内,复明速度不够快,眼睛要经历一个缓慢的适应过程。机场暗对视力不利,容易引起视力疲劳而加重近视屈光度数。老年人配戴老花镜时,也不宜加变色镜片,因为戴变色镜时,可致光线暗弱,瞳孔就会相应散大,造成眼睛前房狭窄,时间一长,容易诱发青光眼。当然,有轻度青光眼的人,就更不宜戴用变色镜了,勉强戴用会加重病惰。
隐形眼镜
不少人因为眼睛有屈光不正,而需要配戴一副合适的眼镜以矫正视力。但普通框架眼镜限制视野,影响面部自然美,在水雾较大的环境中镜片易上“哈气”。由于有这些缺点,一种新型眼镜——隐形眼镜问世了,它的医学名称应当叫作角膜接触镜。现今,这种时髦的眼镜已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市场上隐形眼镜也非常走俏,很受人们特别是青年人喜爱,近年来已形成一种隐形眼镜热。据估计,我国1988年生产和销售的镜片已突破百万大关,戴用人数已超过50万人。
佩戴隐形眼镜的软镜片,一般很舒适,异物感小,不易脱落,戴用3—7天即可适应。目前已有超薄片和长戴片(可连续戴用一周)大量供应人们戴用,它不仅可以矫正一般近视、远视,还可用来矫正散光和老花。利用镜片的吸收和覆盖作用,还可用以治疗一些眼病。
戴隐形眼镜的人,不宜骑乘摩托车,因为摩托车奔驰时,面部空气流动加速,会使戴的隐形眼镜水分减少,镜片变得干硬,造成眼睛不适,时间一久,还会损伤角膜,引起疼痛或发生角膜炎症。国外一些眼科专家研究发现,妇女在行经期不宜戴用隐形眼镜,因为行经期和月经将到的几天,眼压常比正常时为高,眼球四周也较易充血,此时如佩戴隐形眼镜,会对眼球有不良影响。此外,妇女在怀孕期也不宜戴用隐形眼镜。因为这期间体内激素分泌发生变化,使体内液体郁积,眼皮浮肿,眼角膜变厚。这时常与正常选配的隐形眼镜片不大吻合,故会引起眼睛不适。
目前还有一些工厂产品质量不能令人满意,有些消毒液效力不可靠,或有刺激性,加上使用者卫生习惯较差,这样就容易引起一些并发症。所有上述的这些问题都可构成隐患,佩戴隐形眼镜的人,应当注意避免。
水晶眼镜
很多人认为水晶眼镜能保护眼睛,治疗眼病,故称它为“养口镜”。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因为只说出了水晶眼镜的部分特性。
自然界的水晶,又称水精、水碧、水玉,是石英(二氧化硅)在地质条件作用下,形成的六方柱状结晶体。纯净的水晶,尤色透明,当其含有杂质时,则呈现不同色彩。由于自然界大尺寸水晶产量很少,所以目前市场上的水晶眼镜,都是由人造光学水晶制作的。
为什么人们说戴水晶眼镜舒服,能“养目”,并且经久耐用呢?这主要是由于水晶的导热性比普通的光学玻璃高,戴上水晶眼镜感觉比较凉爽,特别是长时间用眼的人,可以减轻因眼睛过度疲劳引起的充血,起到“养目”的作用。此外,水晶的硬度为莫氏7级,比普通光学玻璃(莫氏6级)耐磨、耐腐蚀,即使长期戴用,镜片也不易出现划痕、起“毛”、变乌。还有,水晶可以很好地透过各种波长的光,像红外线、紫外线和可见光等。人们戴了水晶眼镜后,感到更接近大自然的色彩和光感。这些是水晶眼镜优于普通光学眼镜的地方。
水晶眼镜也有很多的弊端,如果戴用不当,非但不能护目,还可能损害眼睛,招致眼病,例如罹患白内障和降低视力等等。
人们都知道,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造成眼睛晶状体的损害,引起白内障。如果戴用水晶眼镜,由于它不能吸收紫外线,所以在户外强烈的阳光下,或在高原地区、茫茫无际的雪地,戴上它起不到保护眼睛的作用,而应戴用能阻挡紫外线的有色光学玻璃眼镜。
另外,水晶内部结构有十分明显的方向性,在镜片加工时,要求按垂直光轴方向切片,如有偏差,就会产生轻微的双折射现象(指景物经过镜片后成像有偏移,可把一个看成两个,两个看成四个),戴这样的眼镜,会引起眼睛疲乏、胀痛等不适感觉。由于一般切片都不会绝对垂直,所以戴镜后,对视力会产生一些损害,所以应尽量少戴。
二、这样对待羽绒服最健康
冬季来临气温渐降,很多人穿上轻暖美观的羽绒服,以御严寒。可是有些人穿上羽绒服后,便周身不适,出现皮疹、荨麻疹,或者鼻子、咽喉、眼睛发痒,流稀鼻涕,流眼泪,甚至有咳嗽、胸闷和气喘等症状。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他们产生了过敏反应。
羽绒服是由家禽的羽毛加工而成的。制作羽绒服通常采用的羽绒有鹅绒、鸭绒、鹅鸭混合绒或粉碎绒等;其中以鹅绒质量最佳,鸭绒次之。人们在穿用羽绒服、羽绒背心时,由于其面料有的质次,防绒性能差,里面的羽绒粉尘可以透出作用于人体,即可引起人体过敏反应。
据报道,杭州市职业病防治所的科研人员曾对羽绒致敏问题进行过调查研究。他们对该市羽绒制品厂的50名羽毛作业工人进行了检验发现,在首次接触羽毛、羽绒后,短则4小时,多则2、3天出现类似感冒的发热过程和全身症状,持续1~2天不治自愈。其表现还有呼吸道和皮肤刺激症状。长期接触羽毛、羽绒者,64%的人患有鼻炎,88%的人患有咽炎,85%的人患有眼结膜炎。化验室检查还发现,很多人血液内嗜酸细胞增加。此外经检测还发现,羽毛、羽绒中夹有灰尘、细菌、霉菌甚多。科研人员分析研究后认为,羽绒、羽毛对人体的不良影响,是有机尘、无机尘、细菌和霉菌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些羽绒的细小纤维、有机尘和微生物与人体皮肤接触或吸入呼吸道以后,就可作为一种过敏性抗原,使人体细胞产生抗原抗体反应,释放出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例如组织胺、缓激肽等。这些物质可以使毛细血管扩张,管壁渗透性增加,血清蛋白和水分渗出或大量进入皮内组织;这时身体便会出现皮疹、荨麻疹、瘙痒等症状。这些物质还能使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粘膜充血水肿,粘膜内腺体分泌增加,导致支气管腔变得狭窄,使人咳嗽、胸闷、气喘,鼻粘膜和眼结膜发生过敏性炎症。经常吸入羽绒尘还可以引起过敏性间质性肺炎。
那么如何防止那些疾病呢?
经常接触羽绒的工人可以发生过敏反应。对于一些购买羽绒服的消费者来说,也可以发生类似情况。当初次穿羽绒服时,要留心观察自己有无过敏反应症状发生。对于有过敏体质的人,例如经常发生皮疹,对青霉素、磺胺过敏,或患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肠炎、喘息性气管炎或哮喘病的人,不宜穿羽绒服,以免影响健康,引起疾病或加重原有疾病的病情。
三、这样穿尖皮鞋最健康
以前,由于国民经济迟滞,人民生活水平较低,日常的衣着鞋袜,虽然质量可靠,结实耐用,但样式过于普通,例如皮鞋多为方头、圆头,且式样单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装鞋帽花样品种逐渐增多。一些皮鞋厂家参考国际新潮流,不断推出各种流行款式,使得皮鞋样式也越来越多,其中尖头和窄瘦式样的皮鞋,当今最受人们特别是青年人的欢迎。此外,目前男鞋鞋跟高度也有增高的趋势。
然而,很多制鞋厂家,在市场激烈竞争中,为了追求鞋样新颖,鞋子做得过瘦、过尖,形成人们戏称的“火箭式”。这样的鞋虽然样式很新潮和时髦,但却不合乎人脚的生理卫生。如果人们穿上了这种时髦尖皮鞋,很容易引起脚病。
因此,人们在选购鞋子时,不可盲目追求“新潮”、“时髦”,而要着眼于合乎脚的生理特点,穿着舒适合脚。特别是正在成长发育的男女青年,购鞋更要仔细挑选和试穿。所购的皮鞋除头部不宜太尖外,脚趾的周围和前方应有一定的余量,这就是所谓的虚尖。穿这样的鞋子就不至引起脚病。
四、这样穿内衣最健康
俗话说“穿衣戴帽,各有所好”。但这“好”应以不损害人体健康为前提,特别是一个人的内衣,跟人的关系最为密切,与人朝夕相伴,所以,选择内衣时关注一下内衣的质地面料是非常重要的。
有的人为了追求色泽鲜艳、经久耐用、挺括易洗、干的快、价廉等,常选择化纤织物作为内衣。化纤是人造纤维和化学合成纤维的总称,它确有上述的种种优点。但作为化学产品,它不可避免地有许多副作用,选择它作为内衣,对人身会产生很大的危害。
选衣时也要避免将之与化纤或羊绒毛类衣物混洗,每次穿戴时都应抖一抖,将上面的细小纤维抖掉。最好使用质地柔软的棉织品作内衣。
内衣的吸湿和透气性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最好选购透气、吸湿、柔软的纯棉内衣,棉的吸湿率能达8%以上。
其实,人因衣着产生不适,除了化学纤维在作怪以外,还有其他因素。有的人对化学纤维本身并不会有过敏反应,但穿上化纤布料的衣物后,仍然会出现皮肤肿胀。皮炎等不良症状,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来罪魁祸首是化学纤维上的染料。许多工厂在加工布料时常使用一种化学染料——偶氮染料。最能引发过敏反应的就是偶氮染料中的弥散黄色3和弥散红色1。如果你对染料过敏,那么你最好穿脱色的,若实在喜欢有色的,那也要选择以植物汁液如大黄、茶叶、薰黄等为染料的衣服为好。
另外,人们会对化学布料产生过敏,但这并不意味着不会对来自大自然的过敏。蚕丝织物可说是最自然的产品,有的人就会对它过敏,医学上称对蚕丝过敏的人为“异种蛋白过敏症”。因为蚕丝的最外层有一种叫丝胶蛋白的物质,当人穿着的时候皮肤跟蚕丝织物摩擦,这种东西就会产生许多细小的颗粒进入人体,从而使有“异种蛋白过敏症”的人感到不适。一般治疗这种过敏症比较容易,避免穿蚕丝制品和与穿蚕制品的人接触,同时可以使用一些脱敏药物,让身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没多久就能治愈。
五、这样戴胸罩最健康
少女在青春期来临以后,在人脑的丘脑下部的影响下,脑下垂体会分泌一种叫促性腺激素的物质,它能刺激卵巢分泌大量的雌激素。雌激素能促使女性的乳房发育和皮下脂肪沉积,因此,女性的乳房隆起,体态丰满富有魅力。女性乳房发育后,应及时使用乳罩(乳罩也称作胸罩),因为乳房没有肌肉组织,只有腺组织和脂肪,支撑它们的是结缔组织,它和肌肉组织不同,是没有弹性的。如果长期不戴用乳罩,乳房就容易松弛下垂,还会妨碍乳腺内正常的血液循环,造成部分血液淤滞,引起乳腺疾病。
所以,戴用乳罩不仅保持乳房美好的外形,还起到支托、稳定、保护乳房的作用。由于乳罩是生活实用品,又是装饰健美品,在显露女性美态中起着弥补和烘托的作用,目前城市中很多中青年妇女都乐于戴用乳罩。
然而,生活当中常有些经常戴用乳罩的妇女,出现一些肩胸背部不适症状,例如肩背部酸痛、胸闷、上肢麻木、头颈部旋转时有针刺感,并伴头晕、恶心等情况。检查时还可发现肩背部肌肉,如背阔肌、肩胛角肌、胸锁乳突肌等,呈不同程度的萎缩。如果进行X光摄片检查,可见颈椎肥大性改变。临床上对于上述的一组症状称为“胸罩综合症”。
那么,为什么会引起“胸罩综合症”呢?据研究,由于长期使用狭带式的胸罩,或尺寸偏小,穿戴时过紧,当身体活动时,上肢和肩背部肌肉不断运动,而胸罩带则在肌肤的很小范围内频频地摩擦,时间一长,导致这些肌肉劳损,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萎缩改变。过紧的胸罩带还可以限制呼吸肌的运动,使胸廓舒缩不畅,影响呼吸功能,导致肺换气不足,产生胸闷、气促症状。胸罩带过紧,也可压迫颈部肌肉、血管、神经,使之受累,出现颈椎病样症状.如上肢麻木、颈部酸痛、头晕、恶心等情况。
怎样预防“胸罩综合征”呢?
首先应根据自己的胸围尺寸,选购吊带较宽些,大小适中的胸罩。平时也可以将狭带胸罩和宽带胸罩交替使用。戴用的胸罩不宜过紧(正处于发育阶段者尤应注意),并要经常活动上肢和更换吊带佩戴的位置,夜晚睡觉时宜解去胸罩,以免对呼吸和乳房的血液循环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出现前述的不适症状,应及时去医院,求得相应治疗,以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