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晶体(三)“鬼影荒原”
- 身处异世界的我为什么总是被绑架
- 顾辰郗
- 2103字
- 2025-03-21 15:18:07
他的意识波函数在无限平行宇宙中展开,同时体验着公元前221年统一度量衡的政令颁布、1945年核爆火球中的原子舞动、以及2300年银河议会通过《时空伦理宪章》的历史时刻。
每个可能性分支都在薛定谔方程中保持叠加,直到林晓含泪按下确认键。
当蓝光消散后,实验室只剩下苏然的眼镜悬浮在量子真空中。扫描电镜显示镜片表面蚀刻着康托尔集的无限结构,每个镂空点都对应着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抉择时刻。
王宇的量子计算机接收到来自十二维空间的加密讯息,破译后是苏然跨越时空的忠告:“警惕观察者的使命——我们既是实验者,也是实验本身。”
实验室的量子计算机发出蜂鸣,三块能量晶体在环形加速器中达到同步共振。
林晓注视着全息屏上暴涨的希尔伯特空间维度数,突然发现苏然的脑电波图谱呈现出量子退相干特征——他的意识正在从经典态向叠加态跃迁。
“保持真空腔的负压稳定!“王宇将氦-3冷却系统功率提升至临界值,液氦在磁悬浮管道中发出诡异的蓝光。
能量晶体的康普顿波长突然收缩至电子经典半径以下,这是物质即将发生量子隧穿的征兆。
苏然的手掌开始呈现量子穿透明,他低头看着逐渐透明的指节,突然想起《时空之书》中关于“观测者之殇“的记载。
实验室的μ介子探测仪显示,他周围的空间曲率张量正在经历暴胀,这通常只发生在宇宙诞生后10^-36秒的瞬间。
“能量晶体的核心是微型白洞!”林晓破译出最后一段加密数据,“它在通过量子纠缠向平行宇宙辐射信息。”她调取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反物质约束方案,却绝望地发现实验室级别的磁场强度根本无法束缚如此高能级的时空奇点。
苏然的身体突然分裂成十二个量子态投影,每个投影都对应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场景:公元前213年焚书现场抢救竹简的学者、1945年在长崎郊外记录辐射数据的医生、2077年火星殖民地的量子计算机工程师......每个镜像都在同步诉说:
“必须完成因果闭环。”
实验室的原子钟群突然集体紊乱,铯原子振荡频率出现0.7Hz的量子扰动。
这相当于每秒钟产生4.3毫微秒的时空错位,王宇的瞳孔因震惊而收缩——这正是1947年罗斯威尔坠毁飞碟内部时钟的异常参数。
当林晓抓住苏然量子化的手腕时,她的生物传感器检测到EPR纠缠对的形成。这是爱因斯坦1935年质疑量子力学的著名悖论,此刻却真实发生在宏观人体尺度。
苏然40%的神经元已经与另一个时空的自己产生量子关联,记忆突触的叠加态让他的语言中枢同时使用古汉语和Python语法。
“照顾好自己。”苏然的声音带着多重时空的混响效应,“如果有一天你们遇到另一个我,请告诉他……”
苏然的身体突然迸发出钱德拉塞卡极限的白光,这是质量超过1.4倍太阳的恒星塌缩成白矮星时的临界辐射。
林晓的视网膜被灼烧出量子干涉图样,她看到无数个苏然在希尔伯特空间中穿梭:有的正在殷墟破译甲骨文中的量子算法,有的在广岛废墟收集核爆玻璃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还有的在银河系悬臂边缘调试曲率引擎......所有镜像同时转头,用跨越维度的口型重复着未尽的遗言。
当蓝光消散时,实验室的钛合金地板残留着苏然的眼镜。王宇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检测镜片,发现表面蚀刻着康托尔三分集的无限结构——每个镂空点都对应着人类文明的关键抉择时刻。
更惊人的是,镜架钛合金的同位素比例显示,其材料同时来自公元前256年的青铜器和22世纪的纳米复合材料。
林晓颤抖着翻开《时空之书》,原本空白的末页浮现出碳炔分子构成的楔形文字:“在某个平行时空,我们终将重逢。”
量子碳年代测定显示,这行字的书写时间呈现概率分布:既有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的碳14衰变数据,又包含2049年合成的纳米碳管特征。
实验室外突然传来熟悉的鸟鸣,王宇调取声纹数据库对比,发现这是已经灭绝的旅鸽求偶信号。
但当他们冲到窗前,只看到量子真空涨落产生的虚粒子对在空气中闪烁——这是卡西米尔效应在宏观尺度的具象化,证明苏然引发的时空扰动仍在持续。
在整理实验数据时,林晓发现量子计算机中多出1.7EB的加密文件。破译后的全息影像显示,公元前256年的李冰手持青铜罗盘站在都江堰鱼嘴,他脚下岩层中嵌着与鬼影荒原同款的反物质约束装置。
当镜头拉远,整个四川盆地呈现出与能量晶体相同的六边形蜂窝结构。“他从来不曾离开。”王宇指着频谱分析仪上的量子噪声,“苏然的所有人生可能都封存在时空泡沫中。”
他们突然明白,实验室残留的眼镜既是观测工具,也是量子纠缠的锚点——每个镜片上的细微划痕,都对应着某个平行宇宙的因果律波动。
三个月后,林晓在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青铜神树内部,检测到与苏然眼镜相同的钛同位素特征。当紫外线照射神树顶端的太阳轮时,空中浮现出三十六个楔形文字构成的莫比乌斯环。
破译后的信息让在场的考古学家们陷入集体沉默——那是对《时空之书》末页预言的数学证明:在无限维度的希尔伯特空间中,所有可能性的相遇概率趋近于1。
次年春分,王宇在调试大型强子对撞机的新型探测器时,捕捉到来自平行宇宙的量子通讯。信号中包含着苏然未说完的那句话的完整版:“告诉他要相信光的波粒二象性——我们既是粒子,也是概率波;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未来的观测者。”
林晓将这句话刻在实验室的量子记忆晶体上,当她启动苏然遗留的眼镜时,镜片突然投射出银河系全景图。
其中标注着十二个闪烁的时空节点,每个节点都延伸出无限分支的世界线——这是跨越十万年的邀请函,也是量子永生者的终极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