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 血色黎明

夜色如墨,城南码头的焦土中弥漫着焦糊的血腥气。云浅月一袭素白朝服,腰间悬着尚方宝剑,身后二十名羽林军手持火把,火光在焦黑的盐船残骸间摇曳。她俯身捡起一枚半掩于灰烬中的玉佩——正是柳婉儿生前佩戴的楚王玉佩,指腹抚过玉佩表面的裂痕,眉头紧蹙。

“小姐!”暗卫低声唤她,“这里发现了北境军的旗帜,还有……血迹。”

云浅月俯身查看,指尖轻触血迹,眉头紧蹙。她忽然想起柳婉儿临死前那句“真正的皇室血脉不止一个”。若柳婉儿并非楚王亲生,那么……这玉佩的主人是否另有其人?

她转身对羽林军下令:“封锁码头,彻查所有可疑之人。若有藏匿证据者,格杀勿论。”

三日后,云浅月换上平民衣装,独自潜入漕帮聚集的“半码头”。这里是漕运水手交易私货、联络帮派的暗地据点,酒肆间弥漫着浓重的酒气与私盐的咸腥味。

她借着酒意,接近一名满脸疤痕的老漕工:“老哥,听说最近漕运出了大事?”

老漕工眯眼打量她:“你是谁?”

“我只想知道,是谁劫了漕船。”云浅月掏出一锭银子,“只要你告诉我实情,这钱就是你的。”

老漕工接过银子,压低声音:“是北境军的人,他们打着柳氏的旗号,说是要‘清理门户’。可没人敢拦他们,谁不知道柳家和北境王勾结……”

话音未落,门外忽然传来一阵骚动。两名漕帮兄弟被押进来,浑身是血,显然刚从码头冲突中逃出生天。云浅月悄然退至角落,听清其中一人嘶声喊道:“柳氏要断粮,北境军要灭口!他们连漕帮都敢烧,谁还能活命?”

她心头一震,悄然离开。

翌日朝堂之上,永昭帝端坐龙椅,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龙椅扶手上的裂痕。昨夜,他收到李崇山密报——“云浅月已查到北境军与柳氏的勾结,若不阻止,恐动摇皇权。”

“陛下!”李崇山突然出列,手中奏折重重砸在案几上,“漕运劫案虽已平息,但云小姐擅权彻查,恐引发北境军不满。臣建议,速派使者安抚北境王,以免节外生枝!”

满堂大臣齐声附和:“正是!正是!北境军若乱,天下危矣!”

云浅月立于殿前,目光如刀锋扫过满堂喧嚣,最后定格在李崇山脸上:“李大人此言差矣。北境军残部受柳氏指使,意图阻挠新政。若不肃清余孽,岂非纵虎归山?”

“云小姐!”李崇山冷笑,“你口口声声为民请命,可曾想过,北境军若起兵,朝廷能否承受?今日若不安抚,明日便是战乱!”

云浅月冷眼回击:“李大人,您以为北境军为何要助柳氏?因为他们知道,真正的皇室血脉不在柳婉儿身上,而在陛下您。”

永昭帝猛然抬头,指尖在龙椅扶手上用力一拍,震得案几上的茶盏泼洒出半盏茶水。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李爱卿所奏,朕已知晓。云卿,你可愿解释?”

云浅月拱手,声音清冷如霜:“陛下,臣愿以性命担保新政无误。若陛下不信,臣可即刻停办盐铁专营,交由户部接管。”

满堂哗然,李崇山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弧度。然而永昭帝却忽然抬手,一道阴影掠过他眉眼。他想起三日前李崇山递来的密奏——“云浅月擅权,若不制衡,恐动摇皇权。”更想起自己赐予她尚方宝剑时的犹豫:这个女子,究竟是忠臣,还是另一枚威胁皇权的棋子?

“云卿不必为难。”永昭帝缓缓摇头,目光落在李崇山身上,“新政推行,朕已赐尚方宝剑,若遇阻力,可自行决断。李爱卿,你若再议旧事,便是抗旨!”

李崇山脸色骤变,正欲辩驳,却被永昭帝冷眼一瞥,生生将话咽回腹中。他低头退下时,手指死死攥住袖中一封密信——那是北境王暗中送来的,承诺若助他扳倒云浅月,便助他取而代之。

永昭帝独自立于御花园,指尖摩挲着一枚玉佩——那是当年楚王赠予贵妃的信物。他忽然想起母亲临终前的低语:“陛下,若您不是先帝之子,大胤的江山……还能守住吗?”

夜风拂过,吹动他腰间的玉佩,叮当作响。他闭上眼,仿佛听见无数百姓的哭喊声:“我们没有盐吃!”“官府收税,我们活不下去了!”但他只是缓缓摇头,低声喃喃:“只要皇权不倒,天下自会归于太平。”

然而,他的心却愈发不安。北境王的密信中提到柳婉儿的死,而云浅月的调查早已触及皇室血脉的隐秘。他想起自己年幼时,柳氏曾在他耳边低语:“陛下,您的母亲是楚王的贵妃,而非先帝的皇后。”

“若真如此……”他猛然睁眼,目光如冰,“朕的皇位,是否也只是一个谎言?”

与此同时,柳氏府邸内灯火通明。她坐在主位,手中把玩着一枚北境军的令牌,嘴角泛起冷笑:“云浅月查到北境军,不过是第一步。北境王,你且看好了——大胤的江山,终究是柳家的。”

她身旁的侍女低声禀报:“小姐,漕帮已被云浅月控制,码头搜出的证据已毁。”

“毁证据?”柳氏嗤笑,“你以为她会就此罢休?告诉北境王,让他的‘残部’再动一次——这次,我要让朝廷背上‘私通北境军’的罪名!”

侍女迟疑片刻:“可是……北境王已派人送来密信,若云浅月继续追查,他将直接向朝廷上书,指控柳氏谋逆。”

柳氏眼中寒光一闪:“那就让他上书吧。届时,朕若查柳氏,便是‘逼宫’;若纵柳氏,便是‘失察’。这局棋,朕已赢了。”

她起身走到窗前,望着京城的万家灯火,轻声呢喃:“云浅月啊云浅月,你以为你在为天下百姓讨公道?殊不知,你不过是柳家棋盘上的一枚棋子罢了。”

夜色渐深,柳氏府邸的灯火却愈发明亮,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