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吃完饭,大娘在厨房收拾,李远和陈大叔两人坐着继续闲聊。李远看到堂屋神位上挂着一副类似凤凰的图画,不禁问道:“这是什么鸟,是我们供奉的神吗?怎么把它当神敬着呢?”农夫听李远这么问,觉得十分奇怪,回答道:“你咋连我们的神鸟都不知道?这是我们的神鸟凤凰啊!”李远赶忙说:“我刚到这里,不太了解,还请大叔说说。”陈金金解释道:“传说这鸟救过我们的祖先,所以才有了后来的人类,要是没有它,也就没有我们,因此我们把它当作神来供奉。”李远点头道:“哦,知道了。”

聊了一会儿,农夫大叔扛起锄头准备下地干活,李远便向两位老人家告辞。他拿出饭钱,可两位老人说什么也不肯收,李远只好作罢。回到大理寺时,天色还早,李远径直来到院长办公室,跟院长说起今天外出游玩的事。院长听后说道:“这附近没什么好玩的,改天去城里玩吧,那儿热闹繁华。”李远又说:“今天我在科技厅看到大家在讨论一座高塔模型,是打算修建一座高塔吗?”院长点头:“没错,皇上打算斥巨资建造一座摩天高塔,叫通天塔,塔高万丈,建成后将会是天下而且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李远满脸惊讶:“这么高,能建得起来吗?那可得花不少钱吧?”院长神色凝重:“不仅耗资巨大,关键是从未有人建造过这么高的建筑,到底能不能建成,实在很难说。”

李远感慨道:“在我们那个人类世界,唐朝时期有个女皇帝,建了不少大型建筑。在更早的时候,秦始皇修建了陵墓和兵马俑,还修筑了长城。秦始皇的陵墓,几千年过去了,一直没人打开过,据说里面有用鱼油做的长明灯,永远不会熄灭,还用水银做成江河湖海以及天上星辰的样子。为了防止外敌入侵,还修建了长达万里的长城。还有一个叫埃及的国家,那里人类出现得更早,当地人民为他们的法老建造了许多金字塔,直到现在,人们也不明白当时是怎么建成的,至今仍是未解之谜。不知当今皇上建通天塔有什么实际作用?”院长道:“修建通天塔既不是好大喜功,也不是为了防御外敌,而是因为一个传说”

李远道:“因为一个传说?什么传说?就为一个传说建一座通天塔,这倒有意思。”院长缓缓说道:“我们这里流传着一个传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场大洪水爆发,将人和动物全都淹死。为了躲避这场洪水劫难,经过高层商讨,考虑是否建造一座通天塔。等洪水来的时候,人和动物就进入塔里,洪水退去后再出来,这样或许就能避免人类灭绝的危险。至于这个传说的真假,连我们这儿的圣人都不确定。”李远心中一动,暗自思忖:女娲娘娘曾对我说过,这个人类社会是几亿年前的,他们灭绝几亿年后才有了我所处的人类社会,如此看来,这个传说很可能是真的。

此时天色已晚,李远便向院长道了晚安,回到自己房间。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远在大理寺的生活平静而安逸,吃住都由大理寺负责,无需为生计奔波。但有一样,在这里呆时间长了无聊,而且完全回到之前社会的古代社会,没有电,没有电视手机,更无法打电话,也无法看电视,以及新闻,视频,电影。时间久了,大理寺的各个院落、厅堂他都去过,里面的人也大多认识了。这一日,李远闲来无事,实在无处可去,便来到图书室,打算看书打发时间。这里的书也是纸质的,这点和他原来那个世界的图书并无二致,但文字却类似于甲骨文。最近一段时间,李远一直在跟院长以及遇到的其他人学习这里的文字,如今已经认识了不少。他从书架上翻了几本书,都觉得没什么兴致。直到翻到一本名为《太阳金经》的书,这本书制作考究,外观精美且显得厚重,李远便拿到座位上看了起来。

记得之前有一天,院长对他说过,据古籍记载,很久很久以前,大地发生过一场大洪水,人类无一幸免,大地被洪水冲刷得干干净净,什么都没留下。院长所说的古籍,想来应该就是《太阳金经》。果不其然,李远在《太阳金经》上确切地看到了关于洪水的记载。

李远正专注地翻看《太阳金经》,秋明静走了进来。李远放下书,说道:“你来了,最近怎么没看到你?”秋明静道:“最近宫里忙得不可开交,我都没时间来看爹爹。今天稍微清闲些,就过来了,没想到你正专心看书呢,这可打扰你了。”李远笑道:“我正无聊,看书打发时间呢,你来的正好,我正想你呢。”秋明静说道:“你正想我?那就跟我走,我带你去宫里玩。”

李远听说带他到宫里玩,心中既兴奋又高兴,说道:“现在就走吗,你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不多陪陪你爹爹。”秋明静:“改天我向皇上请假,回来多住几天,这几天宫里忙,有很多事要做。你快收拾,收拾好了就好出发了。”李远笑着对秋明静说:“好呀,没什么要收拾的,咱们这就走吧。你是专程回来接我的吗?”秋明静道:“专门回来接你,想的倒美。”

两人相伴走出图书厅,二人来到院长办公室,秋明静对院长说:“爹,我跟皇上提起了李远,皇上对他很感兴趣,让我来接他进宫。”秋院长点头道:“好,代我向皇上请安。”李远说道:“多谢院长了,这些天承蒙您的关照,我都不知该如何感谢您。”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秋院长和蔼地说:“说哪里话,这里就是你的家,你有空随时都可回来。天色不早了,早点出发吧,路上注意安全。”

随后,李卜牵来一匹马,李远接过缰绳跨上马背。秋明静则坐上她来时那顶华美精致的轿子。李远跟在朱露华轿子后面,加上她的仆妇、护卫,一行人前呼后拥地出了大理寺大门,朝着帝京进发。

途中休息时,李远向秋明静问道:“皇宫离这儿远吗?”秋明静道:“大概还要再走两个时辰。”随着行程推进,路上行人逐渐增多,看到的房屋也越来越密集,按着便是城墙、城楼。黄昏时分,一行人便进入了帝京的南大门。李远只见城内人烟稠密,长街上青石铺路,市肆繁华热闹非凡。他早就盼着能到京城游玩,来到这个时代几个月了,除了大理寺,就只去过寺外那户陈姓人家,再没见过其他地方。再往前走过几条街道,看到无数黄瓦宫殿,夕阳照在琉璃瓦上,金碧辉煌,令人目为之眩。秋明静道:“今晚你就住在我府上,明天上午去觐见皇上。”

又行了约莫两里路,众人来到一座大府第前停下。众人下了马,秋明静的轿子一直括进府内。府门前站着十来个身着华冠丽服之人,正门上方有一块匾额,上书“宁国府”三个大字。李远心中暗忖:“这便是秋明静的府上了,想不到如此豪华,她在宫中的地位肯定不低。”秋明静刚下轿,一位中年妇女迎了上来,扶她下轿,说道:“小姐回来了”。秋明静道:“这位是李相公,他以后就住咱家,你安排一下。”又向李远介绍:“桃姐是我的管家,你以后若有什么需要,尽管找她。”桃姐向李远打招呼:“李相公好,来到这儿就安心住下,跟自己家一样。”李远赶忙回应:“谢谢,以后就麻烦桃姐了。”

走进客堂,李远看到大堂上挂着一块写有“福寿堂”三个字的牌匾。两个丫头端上来两个铜盆,盛着清水。桃姐说道:“洗洗手,喝口茶,休息一下,一路上很辛苦吧!”她帮秋明静褪去手上饰物,伺候她洗手净面。之后,两人坐下吃茶。秋明静说道:“吃了晚饭早点休息,明天上午还要朝见皇上呢。”桃姐道:“都预备着呢,知道小姐晚上回来。饭已经好了,小姐和公子这就用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