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李儒茫然,刚不是这样说的!

武库铠甲库房外。

才刚经历过一场械斗,现场是一片狼藉,断掉的刀刃盾牌铠甲鳞片掉得满地都是。

其中还有死伤士兵分别卧于库房左右,传来阵阵哀鸣。

这都是刚才械斗当场暴毙,以及受伤过重的士卒。

有些是械斗过程中就被同袍拖出战场的,有些则是在李傕等人叫停战斗后堆置的。现场还有几个受伤较轻的士卒,在帮伤兵做简单包扎。

一名因身中数创而重伤的凉州士卒,看着面前正在给他包扎的同袍有气无力道;“狗子,你说咱什么时候才能回凉州老家啊,这段时间我也抢了不少东西,还拿了将军给的不少赏赐,回老家取个汉人婆娘应该够了。我娘前些天来信,说隔壁家的三娃子都生第二个娃了,她现在也盼着我能快点娶个媳妇,给他下仔呢。”

面前给他包扎的狗子,在听到士卒的话语后,似乎是触及到了他心底难以言表的痛,两行泪水直接从他面颊上滑落。

“强哥,我前些日子也收到了家书,信上,嗯...信上说我娘...我娘没了,呜...”

还在被包扎的士卒,看着面前的同袍突然泪目,缓缓伸出手搭在他的肩上,“狗儿,想家吗?”

“想,做梦都想。要能回去,我先杀头牛去坟前祭奠我娘,毕竟我娘...我娘这一辈子,都没吃过几顿肉,这次...这次我想让她吃顿好的,呜...”

“咳咳咳,他娘的,老子这凉州是回不去了!我家里也没什么人,但...但他娘的,钱没花完,老子就这么死了,不服。”一旁突然开口的老兵,从内衬里扯下缝在上面的两个金镯子,递给旁边的狗子,“小子,老子这伤估摸着也活不过两天了,这两镯子便宜你了,但等老子死了,你得给老子收尸,别让老子被堆在乱葬岗!”

“哥,你就这么信得过我?”

“哼,这世道老子谁都不信,但你小子还会流泪,估摸着还有点良心,这两个镯子就便宜你了,留在我身上,到时也不知道谁给摸了去,拿着!”

“好,哥,我发誓,等你死后,我给你收尸!”

看着狗子拿过自己手上的镯子,老兵捂着肚子上的伤,缓缓闭上眼,靠着身后的台阶长长的舒了口气。他嘴上虽然没说想家,但他何尝不想在死后能魂归故土,埋葬在那片生养着他的土地。只是他清楚的知道,这一切,由不得他罢了。

鼓楼下。

董卓听完几人的陈述,命令手下亲卫下了面前校尉及士兵的武器,然后将闹事的兵卒围在中间。

这一刻,他在心里想着,不然直接顺着李傕的话,把吕布和这些并州兵都砍了!省得之后内部矛盾激增,上阵杀敌的时候相互构陷卖队友。

但又转念一想,这吕布也是个猛将,手下千余精骑都是并州兵里选出来的悍将,就这么剁了实属可惜。

“李儒来。”董卓招呼李儒,示意耳语。

“你看这事,我直接砍了吕布跟这几个校尉,然后让李傕收编统领他手下的千余精骑,如何。”董卓压低着声音跟李儒耳语。

李儒听完,大为震惊,瞪着一双大眼看向董卓,然后附耳道:“董公,这吕布杀不得,让李傕统领更是无稽之谈,不知董公因何要杀吕布?”

“我担心并州士卒被排挤多了内心积怨,将来恐生变故,其实我想的是把他们都杀了。”

李儒听完倒吸一口凉气,瞳孔又放大了几分。

“董公,不可啊,若担心并州兵与我部积怨内斗频繁,大可让吕布率众离开禁卫,前往一线守关即可,何须一下斩杀千人,这与自断臂膀又有何异。”

面前几个校尉见董卓迟迟没有宣判,仍在与李儒耳语,心里不禁忐忑,都在心里猜测董卓接下来可能要降下的惩罚。

并州兵校尉一想到自己可能要被问责,当着全军的面斩首示众,背后冷汗直流,都在心里期盼董卓用来立威的千万不要是自己。

而凉州方面的长官,身为董卓嫡系则是有恃无恐,就等着董卓的判罚,心想着等下要是让我动手砍人,你们并州佬就看我手上的刀快不快吧。

此时单膝跪地的吕布见李傕一脸玩味的看着自己,恨不得一刀把他囊死,但内心又极其挣扎。

心想董卓应该不会轻信李傕的胡言吧,会?不会?万一信了呢?万一信了要怎样才能保命!

“好,今日之事,老夫已有定论。事出几名士卒因争夺军资而大打出手,最后酿成今日之祸事。”

“本相国,原想依照律令按罪论处,但又感念诸位士卒为老夫征战不易,都曾立下不少功劳,今若杀之,老夫实属忘义。”

“然今日之事,令老夫手下平白损失不少将卒,又乱我军纪,必定要有人为此担责。”

“经过老夫与光禄勋的决议,认为将士斗殴不假,但事出有因。只因考工令处事不公,不能公平对待我军中之将士,才令将士们心有不满,固而争夺军资,白白断送了许多性命。”

“所以老夫认为,其罪不在众将官,而在考工令。今日之伤亡仍算征战,死伤者统计后交于光禄勋,抚恤银两又光禄勋统一分发。”

“而为了给诸位将士一个交代,今日我将于众将官面前,惩办此黑心僚属,以正军心。”

“董旻,你带人去把考工令以及其考工丞捆来,老夫要在众将官面前将其军法从事,以告慰我军中将士!”

李儒听到这,瞬间一脸懵逼,心里嘀咕道:这?什么情况,刚刚商量的不是这个结果啊!

确实,刚才他对董卓说的是:斩校尉三人,带头闹事者斩首二十,其余将卒鞭一百。

但,怎么突然就变卦了?难道这是董卓一开始就想好的打算?

其实并不是,他一开始想的甚至是,杀掉包括吕布在内的所以并州兵。

但听李儒说杀不得,而不杀的话他又不想矛盾激化。因为他清楚的知道,李儒说的斩校尉跟士卒,指的都是并州兵,其余凉州兵肯定碰都不会碰。

毕竟这种事,之前李儒督办的时候,有过先例,只是当时的规模没今天这么大罢了。

所以,董卓思来想去,就想整一个双方都不得罪,还能讨好士兵的法子。于是,他灵光一闪,想起了三国演义电视剧里,曹操因为没有军粮而杀掉督粮官的桥段。

就这样,下面的并州兵听完董卓发言,见自己不需要被惩罚,齐齐高喊,相国英明!相国英明!

凉州兵见隔壁的高喊口号,虽心有不快,但自身也不必接受惩罚,也跟着喊了起来。

只是还在单膝跪地的李傕显得一面懵逼,不明所以,这怎么话锋突变,吕布谋反的事只字不提!连忙起身想要向前询问。

见李傕起身,董卓伸出手掌示意李傕冷静,然后开口道:“李傕,我知你忠心为主,但奉先我儿的秉性,老夫也是知道的,他断然不会做出谋反之事。”

吕布听到这,赶紧重重的抱拳看向董卓:“义父英明。”

“今日之事,实属误会,其罪不在诸位,皆在考工令督办军资不利,才使我将士争夺。”

“虽说此事因误会而起,但李傕仍死命守备武库,此为有功,所以本相国决定,擢升你为城门校尉,顶替伍琼之职,把守洛阳十二门,你意下如何。”

李傕本还有怨,但见董卓要给他升官,他虽然还有点懵,但也有点欣喜,二话没话,单膝跪地:“谢相国提拔,傕今后定效死命,为相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吕布见今日械斗,不但没受惩罚,李傕还被原地升官,他也是一脸懵逼,脑子似乎有一种宕机的感觉。

“吕布!”

突然听见董卓叫唤,吕布才回过神,“儿在!”

“今日之事,我已知原委,你也是算得上大功一件,正因为你早早赶到现场,从中斡旋,才使我军伤亡得以降到最低。”

“所以,老夫决定,将你从骑都尉擢升中郎将,率本部兵马前往荥阳,在徐荣帐下,替老夫镇守虎牢关!明日我便进宫面圣,给你取来印绶,届时你便去到徐荣处报到。”

“而添兵事宜,等你就任虎牢,由本相给你手书一封,交于徐荣让他给你补齐。原本宫廷宿卫就交由董旻代管,你意下如何。”

“谢义父提拔,但让吕布镇守虎牢,义父的安全谁来保障?”吕布见自己也被原地升官,有些不解,并且是从原来的贴身警卫员,被安排出去当边将,这不是一个友善的信号,心想,难道义父真信了李傕的鬼话,对他产生了怀疑?

见吕布有疑惑,董卓也知道需要给他做下心理疏导:“来,奉先我儿,过来这边,义父有些事跟你嘱咐。”

“是,义父。”

董卓把吕布拉到一旁,见稍微远离了人群,他才苦口婆心的对吕布说:“儿啊,义父也知道你是被李傕冤枉的,但你也体谅体谅为父,凉州军毕竟是为父起家的根本,我若因此而责罚李傕,怕是会令手下将卒寒心。而若听信李傕将你惩办,为父又不忍残害忠臣,固而不得不暂时把你调离洛阳,免得在京畿被李傕处处针对。”

“并且虎牢关乃敖仓粮道所在,我料定敖仓今后必然会遭反贼伺机抢夺,所以为父让你去守关,也是在为你增添获取战功的契机啊。到时要能诛灭各路反贼,你也算是为我大汉立下盖世之功,届时义父再升你做重号将军,领一州之州牧,李傕又能有何怨言。”

吕布听完,似乎有点恍然大悟的感觉,好像是这么个理。

见吕布还在思考,董卓并没有给他往下想的时间,直接拍了拍他的肩膀:“奉先我儿啊,你要明白为父的良苦用心啊,这么安排也是在为你将来的晋升考虑啊!”

吕布被拍了这么一下,又看董卓用一脸慈爱的表情看着自己,瞬间有点被感动,当即单膝下跪:“是,义父,吕布明白,义父对布之恩情重若丘山,深如大海。今后儿定不负义父期许,用彪炳的战功自谋晋升通道,绝不会让义父难堪!”

董卓看到吕布此举,心满意足的笑了:“还是吾儿知我心。”

“哦对了,为父想跟你借个人。”

“谁?”

“高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