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鲁肃来了

随着造纸工坊的开建,江陵城内外再度忙碌起来,但和几天前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了。

先前因为征调民夫修筑城墙,城中可谓是“车毂击,人肩摩”,张袂成阴,挥汗成雨。

但随着城墙修复逐渐完工,这些民夫也都被遣散回去,继续做他们自己的营生,街边的小摊也都热闹了起来。

对于周逸来说,他目前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尽快锻炼江陵城这六千新兵。

按照周逸给这些新兵制定的训练计划,除了“站军姿”以外,还要接受常规的动作训练。

周逸先是将动作教给包括魏延在内的六十个方阵领队,然后再让他们去教那些新兵,譬如“立正”,“稍息”,“蹲下”,“起立”,“齐步走”,“跑步走”等队列动作。

这些动作虽然简单,但对于锻炼新兵的身体协调性以及服从性问题上,却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大校场上的训练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江陵城南的津乡码头,却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等到周逸接到通知,跟随赵云一起来到江陵县衙时,正赶上那人走下马车。

只见那人年纪不过三十五六,身穿蓝色曲裾深衣,头戴三梁的进贤冠,下车之后快步来到人群跟前,朝着刘备拱手作揖。

“在下是讨虏将军、会稽太守麾下赞军校尉鲁肃,奉我家主公之命,前来拜见刘使君。”

随着一番见礼,双方各自通报姓字,然后在刘备的邀请下,众人簇拥着刘备与鲁肃二人进了县衙大院。

对于鲁肃的到来,周逸能猜到大概的原因,但因为刚刚经历过魏延的身份问题,周逸一时间也不知道自己脑海中的历史和真实情况有多少偏差,只能静观其变了。

来到堂上,众人分宾主坐定,刘备便开门见山的问道:“子敬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见教?”

鲁肃坐在右首的第一个位置上,闻言长跪而起,朝刘备拱手,其声音低沉且富有磁性,脸上还挂着一丝淡淡的忧色,“我家主公听闻刘荆州不幸薨逝,特命在下前来吊丧。然而在下刚到夏口,就听闻荆州已经投降,故而到此求见刘使君。”

说到这里,鲁肃停顿了一下,脸上的忧虑之色更重了,“敢问刘使君,如今荆州投降,襄阳沦陷,曹操大军不久就要南下,刘使君下一步打算去往何方?”

刘备闻言愣了一下,自己现在稳坐江陵城,凭借着地利,至少能坚守一年以上,这鲁肃刚一见面就这么直白,难道是真把自己当成“刘跑跑”了吗?

心中不爽归不爽,刘备并未七情上面,而且仅凭这两句话,刘备就能猜到,鲁肃此来,绝对不是吊丧这么简单。

于是刘备开始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苍梧太守吴巨与我有深交,我打算前去投奔他。”

闻听此言,鲁肃果然色变,屁股还没挨到支踵上,便再度长跪而起,“苍梧地近岭南,烟瘴之地,且吴巨并非成大事之人,皇叔岂能投身于彼?”

刘备长叹一声,“我从涿郡千里迢迢来到荆州,本意是为了抗曹兴汉,怎奈实力不济,只能四处奔逃,一时间,心中满是天下之大却无处容身之感。目今曹军势大,我也只有暂避锋芒了。”

“不然!”鲁肃沉声说道,“讨虏将军年纪虽小,却聪明仁惠,敬爱贤能之士,江东六郡无不归附。眼下兵精粮足,足以成大事,刘使君何不遣一心腹之人与我同去江东,面见我家主公,共商抗曹大业?”

“哦?孙将军也有意抗曹吗?”

鲁肃:“不错!临行前,我家主公有言,曹操所虑者,不过是散落在各地的讨董联盟而已,今数雄已灭,唯独皇叔尚在,我家主公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故而有意与皇叔结盟,共抗曹操。”

刘备闻言,故作沉思,正巧这时瞥见诸葛亮投来的眼神,于是便笑着对鲁肃说道:“子敬远来,舟车劳顿,暂且先休息一晚,明日再作商议。”

鲁肃看了看刘备,又扭头扫了一眼堂上众人,心知人家君臣之间是有悄悄话要说,于是便按照刘备的安排,起身告辞,回馆驿歇息去了。

等到鲁肃离开,刘备也起身离座,转回后院去了。

此时诸葛亮和关羽也都跟着起身,前者给了周逸一个眼神,周逸立刻会意,也跟了上去。

县衙后院小亭中,四人围坐在石桌周围。

“孔明以为,孙权派遣鲁子敬前来结盟,是真是假?”

诸葛亮闻言,点头表示肯定,“此前我曾与主公说过,孙权在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可以为援。而江东贤才众多,也一定能看出当今天下局势,若不与我联盟抗曹,曹操必会顺流而下,一举平定江东。”

刘备微微颔首,“孔明之言有理,我也是这么想的。那依孔明的意思,该如何回复江东?”

诸葛亮放下羽扇,正襟危坐,“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问主公一个问题。”

“但说无妨。”

“主公觉得,以我军目前的战力,能否保有江陵?若不能,将退往何方?在何处抵御曹操二十万大军?”

此言一出,刘备顿时陷入沉思。

一旁的关羽也默然不语,对于诸葛亮的这个问题,他私下里已经推演过很多次了,无论怎么算计,似乎都无法靠着江陵这一座城池,抵御曹操的推进。

果然,刘备对于局势把握的也是非常准确的,“不瞒孔明,我本以为能靠着江陵城坚守一年以上,但听到你这么问,我反而心里没底了。”

当然不可能坚守一年以上,对于这个结果,周逸早就清楚的知道。

然而在此之前,周逸一直是坚定的主战派,或者说主守派,此时突然跳出来说什么“放弃江陵”、“避曹军锋芒”之类的话,岂不是前后不一吗?

因此周逸自打来到了亭子里,就静静地当一个聆听者,观察着其余三人的反应。

听到刘备的回答,诸葛亮说道:“既然江陵不可守,主公打算什么时候撤走?”

“这我倒是还没想过。”刘备直言不讳,“军师以为呢?”

“眼下曹军败了两阵,正是士气低落之时,恐怕暂时不会来攻江陵,主公不如暂且坚守,静观其变。”

“然后趁此机会与孙权结盟,我军在西抵御曹操,令孙权在东进军合肥、淮阴,以牵制曹军,让曹军顾此失彼,首尾不能兼顾,然后再寻找时机,与曹操决战。”

闻听此言,关羽却先开口了,“军师此计虽好,但恐怕孙权不一定会答应。”

刘备扭过头,“哦?云长以为如何?”

关羽两手撑在腿上,颌下长髯无风自动,“今年春天,孙权起大军沿长江而上,攻杀江夏太守黄祖,其意不在江夏,而在荆州全郡。”

刘备也赞同关羽的看法,“不错,孙文台江东猛虎,当年死在黄祖手中,孙氏与黄祖,以及刘荆州有不共戴天之仇,岂会轻易罢休?”

“因此军师此计,孙权恐怕不会接受。”关羽微微摇头,然后又斩钉截铁的说道,“此次鲁子敬以吊丧之名前来,就是为了探听荆州虚实,若能趁势吞并荆州,何必大费周章,去攻打合淝坚城?”

听到这里,周逸忽然起身,“关将军所言极是,既然鲁肃是来探听我军虚实的,那就把我军的实力展现在他面前,等他看过之后,再商量结盟之后的计划。”

关羽横眉冷对,“我军上下不过一万余人,三弟与元直等人又分兵在外,如何展示?”

这时,刘备和诸葛亮已经反应过来,对视一眼,然后齐齐看向周逸。

周逸也不绕圈子,“明日是我和孔明先生约定好,交付新兵训练成果的日子,届时主公邀请鲁肃一同前去观看场操,定然不会让他失望。”

当天下午,周逸回到大校场,提前验收成果。

随后将明日上午的日程安排吩咐下去,由魏延组织分列式的彩排。

每一个方阵,都选出了四名标兵,站在第一排,剩下的人则排成八排十二列的方阵。

根据鼓声,在标兵的带领下,沿着大校场内圈齐步走,经过将台前的三十丈的直道,则进行分列式表演。

由坐在将台上的众位“评委”负责打分,最终选出一二三名,分别给予不同的奖赏。

虽然没有踢正步的环节,但按照操演安排,每个方阵在齐步经过将台时,都要将手中用来演习的木制长枪从竖握变成前刺动作,再加上整齐划一的口号,便足以达到令人震撼的效果了。

翌日一早,秋风习习,校场外的草地上缀满了露水,映着清晨的阳光,带着一丝秋日的寒意。

位于大校场西侧的将台上,已经提前布置了十个座位,每个矮脚几案上都摆着笔墨,还有一张提前绘制了表格的,用来打分的白纸。

这些白纸并非造纸工坊的产品,而是在周逸院子里做出来的。

座位的右前方,是一个木制的简易演讲台,上面放着一个铜皮喇叭,这是昨天晚上周逸临时让工匠敲出来的。

卯时末,刘备带着目前在江陵的一众帐前文武,簇拥着鲁肃、以及南郡太守郭永等人来到了将台上。

看着座位上的名牌,这些人也无需谦让,直接按照名牌就坐便可。

其中,鲁肃作为嘉宾,与郭永分别坐在最中间的两个位置上,刘备则坐在鲁肃的另一侧。

剩下的关羽、诸葛亮、黄忠、孙乾、简雍、麋竺、以及郭永的儿子郭表,位次就更加随意了。

辰时一到,周逸走到演讲台前,拿起了铜皮喇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