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刘玄德安坐宛城(求追读)
- 三国:从逃出曹营开始
- 雪客栖寒
- 2087字
- 2025-06-17 01:58:02
“伯父,侄儿无能,没有留下曹休。”
宛城县衙,此时已经完全被刘备带来的人马控制住,关平站在堂下,垂头丧气的说道。
刘备却没有怪罪的意思,当然不能怪罪,此次能够攻下宛城,关平的功劳就算不是最高,也应该是排在最前的几个人之一。
“坦之,你说这话,倒是让我这当伯父的觉得愧疚了,应该是我来迟了才对。”
关平抬头望着一脸笑意的刘备,还有周围孙乾、赵云,还有那个新来的周公子,也都带着淡淡的笑意,方才的情绪也都抛之脑后,拱手说道:“侄儿怎敢有这种想法。”
“哈哈哈,既然坦之没有怪我的意思,那我自然也没有怪罪你的意思。”刘备大笑,“况且此战,坦之亲涉险境,才为你父亲和三叔争取到机会,跑了个曹休算什么?宛城不是已经被我们拿下了吗?”
关平也跟着笑了两声,紧接着向刘备请示,带人去城南接应关羽和张飞二人,却被刘备拒绝了。
“我看你胳膊上的伤口不小,快下去治伤,好好休息两天。”刘备心疼的抬起关平的胳膊,然后给了对方一个放心的眼神,“至于你父亲那边,有刘封去接应就够了,你不用操心了。”
关平单膝跪地,高声应诺,然后退了下去。
随后,堂中上下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周逸的身上。
刘备最先说话,“周公子,之前元直说,你曾经给曹操献了十条计策,成功攻下柳城,我还以为是将郭奉孝的事迹安在你头上,今日拿下宛城,才知道元直之言不虚。请受备一拜!”
周逸连忙扶住对方,“使君不必如此多礼。说句实话,我最开始对拿下宛城,也只有六成把握,此次献计,不过是想在使君面前证明自己而已。”
刘备哪里听不出周逸的画外音,立刻笑着说道:“周公子,若是不嫌弃,备愿意拜公子为军师!”
周逸等的就是这句话,连忙拱手回应,“多谢主公抬爱,不疑愿意为主公效犬马之力。”
紧接着,刘备便表示,等回到新野,就会合帐下文武,宣布对周逸的任命。
堂上顿时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没过多久,守门军士来报,徐庶来了。
刘备赶紧让人将其带进来,不过片刻,徐庶就带着一大帮人来到了堂下。
“主公,幸不辱命!”徐庶当先拱手,然后让出位置,亮出身后那群人,并介绍道:“这些都是今晚出人出力的本地豪右,这是朱氏族长朱茂,这是......”
徐庶每介绍一个,刘备就行一次礼,并且朝那些人致谢,顿时让这些本地士族放下心来,纷纷觉得今天的决定正确无比。
等到相互寒暄完毕,刘备按照之前周逸定下的计划,当着众人说道:“在座的诸公都是南阳的高门大户,仕宦家庭,而且在本地百姓中也很有威望。”
听到这句话,有些人已经感到一丝不安,总觉得刘备接下来就会让他们出面,向百姓收缴粮食,作为刘备此次的军粮。
“诸公放心。”刘备察觉到下面几人脸上的担忧,“刘备此来,不需要宛城百姓出一粒粮食,也不拿本地士族的一针一线!我想,徐军师已经和你们说过了,南阳是南阳人的南阳!”
以朱茂为首,众人面面相觑,他们已经做好交税的打算,只要比曹操要的少,就能接受。
至于那句口号,他们之前也是将信将疑,即使此时听到刘备重复这句话,悬着的心也没有完全放下,始终觉得这背后,似乎还有更大的阴谋。
“按照徐军师的意思,本次出力最多的朱氏,自明日起出任南阳太守,其次的赵氏,任宛城县令。”
刘备石破天惊的任命,如同一道炸雷,在一众士族耳边响起,没有一个人能在第一时间相信这件事。
然而刘备并未说完,而是走向卓氏族长卓芳,“卓老先生,在下听说令孙卓膺弓马娴熟,又熟读兵法,是个人才,有意招他入我军中任职,不知老先生意下如何?”
卓芳先是一愣,但很快反应过来,激动的连连拱手,“子继能被使君看中,是他的造化,老夫先代他谢过使君。”
“哈哈哈~好!”刘备大喜,然后面朝众人说道:“诸公家中若有子侄愿意来我军中,备定当折贤重用!”
其余人都附和着笑了两声,却没有人毛遂自荐。
随后,刘备又宣布了税收政策,由太守自行收取,但不得高于曹氏的标准。
至于宛城的防御问题,刘备也豪爽的全权交由本地士族处理,并且将宛城武库中的武器留下一半,作为新太守组建军队的装备。
至于被俘虏的两千多曹军,以及武库中的甲胄,弓弩,则全部作为此战的战利品。
这些士族读了这么多书,一个个的也都不是傻子,明显看出刘备只是来宛城“打家劫舍”,根本没有留下来经营的意思。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由朱茂作为代表,站出来提出疑问,“刘使君,南阳几十万百姓,皆是嗷嗷待哺之婴儿,如今终于得遇明主,难道使君忍心扔下他们吗?”
刘备闻言有些尴尬,扭头看了眼徐庶和周逸,见二人没有任何表情,便自行解释道:“诸公错会了,刘备功微德薄,占据新野已经是刘荆州抬爱,岂敢占据南阳大郡?”
“非也!”朱茂赶紧拍起马屁,“刘使君仁义爱民,声名远播,我等仰慕已久,若非是安土重迁,故土难离,早就携家带口,前往新野投奔使君了。”
卓芳也跟着附和道:“朱老弟说的没错,刘使君不仅仁义著于四海,而且还是天子亲封的左将军,豫州牧,别说是南阳一郡,就算是荆州全境,刘使君也能安坐如山!”
闻听此言,刘备摇头不迭,朝众人摆手,“卓老先生此言太过,刘备岂敢有这种心思?”
谁知那卓芳竟然当众一屁股坐在地上,耍起了老头脾气,“刘使君若是不能留在宛城,那老朽就坐在这里不走了!”
见此情形,刘备只好向众人表态:“诸公盛情难却,备暂且留下,过两日再与诸公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