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准备音乐会

崔明站在镜子前,调整着领带的结。他已经很久没有穿得这么正式了,西装革履的感觉既熟悉又陌生。今天是他陪林小满去见张强的日子,他必须表现得专业——为了小满。

手机震动起来,是小满发来的消息:“我到楼下了,你准备好了吗?“

崔明深吸一口气,回复:“马上下来。“

当他走出公寓大门时,看到林小满站在路边,阳光透过梧桐树叶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今天穿了一条简单的蓝色连衣裙,头发扎成马尾,比平时街头表演时的装束正式了许多,但依然保持着那种特有的清新感。

“哇,崔老师今天好帅。“小满笑着迎上来,眼睛弯成两道月牙。

崔明不自然地扯了扯领带:“别取笑我了。你...感觉怎么样?身体还好吗?“

“好得很!“小满转了个圈,“医生开的药很管用。走吧,别迟到了。“

在出租车上,小满一直望着窗外,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打着节奏。崔明注意到她的指甲修剪得很短,指尖有练习吉他留下的薄茧。

“紧张吗?“崔明问。

小满转过头:“有一点。不过有你在,我就不怕了。“

这句话让崔明心头一暖。自从失聪后,他第一次感到自己还能对别人有价值。

星辉娱乐的办公楼比崔明想象的还要豪华。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面,墙上挂满了旗下艺人的巨幅海报,空气中弥漫着昂贵的香水味。前台的接待员看了他们的预约信息后,礼貌地引导他们前往十五楼的会议室。

“记住,“电梯里,崔明低声对小满说,“不要签任何今天给的文件,带回来我们慢慢看。合约期限不要超过三年,版税比例至少20%,如果他们要你改风格或形象,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底线...“

小满突然伸手握住崔明的手腕:“崔明,呼吸。“

崔明这才意识到自己几乎是在屏息。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感受着小满手指传来的温度。

“我知道你担心我,“小满的声音很轻,但很坚定,“但这是我的选择,好吗?“

崔明点点头,强迫自己放松下来。电梯“叮“的一声到达了十五楼。

会议室里,张强已经等在那里,旁边还坐着一个戴眼镜的年轻女子,面前摊开着笔记本电脑。张强站起来迎接他们,一身剪裁考究的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笑容像是量好了角度。

“林小姐,终于见面了。“张强热情地伸出手,然后看向崔明,表情略显困惑,“这位是...“

“我的音乐顾问,崔明。“小满介绍道,“他曾经是音乐学院钢琴系的首席。“

张强的眉毛微微挑起:“啊,崔明...名字有点耳熟。“他若有所思地打量着崔明,“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崔明面无表情:“可能是在某个比赛上。“

张强拍拍额头:“想起来了!去年国际青年钢琴家比赛,你是亚军对吧?那场肖邦的《英雄波兰舞曲》弹得太棒了!“他突然意识到什么,尴尬地看了看崔明的助听器,“呃...抱歉。“

“没关系。“崔明的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我们现在是为林小满而来。“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张强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们对小满的规划:录音室专辑、MV拍摄、综艺节目曝光、全国巡演...眼镜女子不时补充一些数据和市场分析。小满认真听着,偶尔提出问题,而崔明则保持着警惕,记下每一个可能有陷阱的细节。

“...我们认为你的声音很适合现在流行的民谣风,“张强总结道,“当然,形象上需要做一些调整,更符合大众审美...“

“什么样的调整?“崔明打断他。

张强笑了笑:“比如发型、服装风格,可能还需要减一点体重,上镜会更...“

“我不打算改变我的形象。“小满突然说,声音轻柔但坚定,“我喜欢现在的自己。“

会议室一时安静下来。张强和眼镜女子交换了一个眼神。

“林小姐,“张强向前倾身,“这个行业竞争很激烈,观众喜欢特定的审美。我们只是建议一些微调,让你更容易被接受...“

“如果观众不能接受真实的我,“小满平静地说,“那他们喜欢的就不是我的音乐,而是一个虚构的形象。“

崔明惊讶地看着小满。这个平时看起来柔弱的女孩,此刻展现出令人意外的坚韧。

张强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当然,我们尊重你的想法。不过商业上的考虑...“

“我们可以看看合约草案吗?“崔明适时地转移了话题。

眼镜女子递过来两份文件。崔明快速浏览着密密麻麻的条款,眉头越皱越紧。合约期限五年,版税比例只有12%,公司拥有所有创作歌曲的版权,还有一系列苛刻的形象约束和违约金条款...

“这份合约需要修改的地方很多。“崔明合上文件,“特别是版权和分成部分。“

张强的表情冷了下来:“这是我们给新人的标准合约。林小姐虽然有潜力,但毕竟没有经过市场检验...“

“那我们可以找其他愿意给她更好条件的公司。“崔明站起身,“谢谢你们的时间。“

小满惊讶地看着崔明,但没有反对。张强显然没料到这个发展,急忙站起来:“等等,我们可以再谈谈!条款都是可以商量的...“

最终,他们带着张强“会重新考虑条款“的承诺离开了星辉娱乐。走出大楼,小满长舒一口气,仿佛卸下了重担。

“你太棒了。“崔明忍不住说,“特别是拒绝改变形象那段。“

小满笑了:“我只是说了实话。如果为了出名必须变成另一个人,那还有什么意义?“她顿了顿,“不过...我们这样强硬,会不会失去机会?“

崔明摇摇头:“好机会不会要求你放弃自我。而且...“他犹豫了一下,“我觉得我们可以自己先做些事情。“

“什么意思?“

“与其等着被别人包装,不如先建立自己的听众基础。“崔明的语速加快,思路越来越清晰,“我们可以录一些歌,传到音乐平台上;可以在天桥表演时让观众扫码关注;甚至可以...办一场小型音乐会,就像你之前说的,就在天桥上。“

小满的眼睛亮了起来:“真的可以吗?“

“为什么不行?“崔明感到一种久违的兴奋,“我有音乐制作的知识,你有惊人的嗓音和创作天赋。现在的技术让独立制作变得容易多了。“

他们站在街边的人行道上,阳光洒在两人身上,周围是匆匆而过的行人,但此刻崔明感觉世界仿佛只剩下他们两个人,和这个正在成形的计划。

“那我们需要做什么?“小满问,脸上写满期待。

“首先,“崔明说,“我们需要一首真正属于你的歌。“

接下来的两周,崔明和小满几乎形影不离。白天,崔明去小满的小公寓,他们一起创作;晚上,他们依然去天桥表演,但开始尝试表演原创歌曲。崔明惊讶地发现,小满虽然没受过专业训练,但对旋律有着天生的敏感。她写的歌词简单直接,却总能击中人心。

“这首《心跳》太棒了。“崔明看着小满刚写完的歌词,“特别是这段'我的心跳像鼓点/有时快有时慢/但永远不会停/直到最后一刻'...“

小满微笑着拨动吉他弦:“我想写一首关于我的病的歌,但不那么悲伤的。“

崔明突然想到什么:“等等,如果我们把真实的心跳声加进伴奏里呢?“

“怎么做?“

“用听诊器录音!“崔明兴奋地说,“我可以去医学院借一个专业的。你的心跳...那是生命最原始的节奏。“

小满的眼睛瞪大了:“这...太疯狂了。但我想试试!“

第二天,崔明真的借来了听诊器和录音设备。当小满第一次听到自己心跳的录音时,表情既惊奇又敬畏。

“这就是...维持我生命的声音。“她轻声说。

崔明点点头,开始将心跳声编入伴奏。他发现自己虽然失去了听力,但对音乐结构和节奏的把握依然敏锐。通过软件可视化声波,他能够精确地调整每个音符的位置和强度。

“你知道吗,“工作时,崔明对小满说,“贝多芬失聪后,据说会咬着一根木棍抵在钢琴上,通过颚骨感受震动来作曲。“

小满歪着头:“所以你也在做类似的事情?“

“某种程度上是的。“崔明笑了,“只不过我有现代科技帮忙。“

《心跳》完成后,他们决定在天桥上进行首演。那是个周五的傍晚,下班高峰,天桥上人来人往。小满有些紧张,不停地调整着吉他的位置。

“放松,“崔明轻声说,“就像平时一样唱就好。“

小满深吸一口气,开始弹奏前奏。崔明站在她身旁,负责操作一个小音箱和打击乐器。当小满的歌声响起时,匆匆行走的人们逐渐放慢了脚步。

这首歌与平时小满翻唱的流行曲不同,更加原始,更加真实。当伴奏中出现放大的心跳声时,几个路人惊讶地停下了脚步。崔明看到有人拿出手机开始录像,有人闭着眼睛静静聆听,还有一个中年妇女悄悄抹了抹眼角。

歌唱完后,短暂的寂静,然后是热烈的掌声。吉他盒里的钱比往常多得多,但更重要的是,有十几个人留下来询问这首歌的信息,希望能下载录音版。

“我们成功了!“收拾设备时,小满兴奋地低声对崔明说,眼睛闪闪发光,“他们真的喜欢我们的歌!“

崔明点点头,心中涌起一种奇妙的成就感。这与他过去在音乐厅演出后获得的掌声不同,更加直接,更加纯粹。

当晚,他们将《心跳》的录音上传到了几个音乐平台,并创建了名为“天桥之声“的账号。崔明用自己残存的专业知识做了简单的混音和母带处理,虽然比不上专业录音室的效果,但保留了歌曲的原始感染力。

“接下来呢?“小满问,他们坐在她的小公寓里,盯着电脑屏幕上不断上升的播放量。

“接下来我们写更多歌,“崔明说,“然后...我想是时候认真策划那场天桥音乐会了。“

小满突然安静下来,低头看着自己的手:“崔明...你真的认为我能做到吗?在...时间用完之前?“

崔明的心揪紧了。他轻轻握住小满的手,感受着她纤细手指的微颤:“我们一起,一定能。“

那天晚上,崔明久久无法入睡。他躺在床上,回想着这段时间与小满相处的点点滴滴。从那个雨夜的偶遇,到现在共同创作音乐,短短几个月,这个女孩已经改变了他的世界。她教会他重新感受音乐,教会他面对残缺,甚至开始教会他重新梦想。

窗外,城市的灯光依然明亮。崔明拿出手机,看到《心跳》的播放量已经突破了一千。评论区里有几十条留言,大多是被歌曲感动的人们分享自己的故事。其中一条特别醒目:

“听到这首歌时,我正在考虑结束自己的生命。谢谢你提醒我,心跳是多么珍贵的礼物。“

崔明突然明白了小满所说的“音乐是为了那些需要它的人“是什么意思。他下定决心,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帮助小满实现她的音乐梦想——不仅为了她,也为了所有会被她的歌声触动的人。

第二天一早,崔明就去了音乐学院。他已经很久没回过母校了,走进大门时,熟悉的建筑和草坪让他心头涌起复杂的情绪。保安认出了他,惊讶地打招呼:

“崔明?好久不见!听说你...“

“是的,我听不见了。“崔明平静地说,“我今天来找王立教授,他还在教作曲系吗?“

保安点点头,给他指了路。王立是崔明当年的导师之一,以支持学生创新而闻名。

王立见到崔明时,先是震惊,然后给了他一个紧紧的拥抱:“孩子,听说你的事了。怎么一直不联系?“

崔明简单解释了自己的近况,然后直奔主题:“教授,我需要借用学院的录音室和一些设备。不是为了我,是为了一个...非常有天赋的歌手。“

王立听完崔明讲述的林小满和他们的计划,眼中闪烁着兴趣:“失聪的钢琴家和患病的街头歌手,一起创作音乐...这本身就是个动人的故事。“他沉思片刻,“我可以帮你安排使用学院的设备,甚至找几个学生帮忙。但我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

“让我见见这个林小满,亲耳听听她的声音。“

当天下午,崔明就带着小满回到了学院。在王立的办公室里,小满清唱了《心跳》和另一首原创歌曲。王立闭着眼睛听完,久久没有说话。

“怎么样?“崔明忍不住问。

王立睁开眼睛,里面闪烁着泪光:“纯粹,原始,充满生命力...这正是现代音乐所缺少的。“他看着小满,“年轻人,你有真正的天赋。不是技术上的完美,而是情感上的真实。“

他转向崔明:“录音室明天就可以用。我还会联系几个媒体朋友,他们可能对这个故事感兴趣。“

离开学院时,小满异常安静。走到校门口,她突然停下脚步:“崔明,这一切...真的会发生吗?我的音乐真的能被更多人听到?“

崔明看着她,阳光下小满的脸庞显得格外年轻,却又带着超越年龄的深沉:“不只是能,而是应该。世界需要听到你的声音,林小满。“

小满的眼中涌出泪水,但她笑着擦去了:“那我们最好开始准备那场音乐会了。“

接下来的日子像一场梦。他们在学院的录音室录制了五首歌,王立找来的学生帮忙完善了编曲;一个音乐博主听说了他们的故事,前来采访,报道发布后,“天桥之声“的关注度直线上升;最令人惊喜的是,城市艺术基金会同意资助他们的天桥音乐会,作为“城市公共艺术计划“的一部分。

音乐会定在一个月后的周六晚上。崔明和小满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了准备中。选曲、排练、宣传...崔明甚至设计了一套特殊的震动装置,让失聪的他能通过地板感受音乐的节奏变化,从而准确控制灯光和音响。

随着日期临近,小满的身体状况却开始波动。有些日子她会突然虚弱,不得不取消排练;有时录到一半就脸色苍白,需要休息。医生调整了药物,但明确表示这只是暂时的缓解。

“也许我们应该推迟音乐会,“一天排练后,崔明担忧地说,“等你身体好一些...“

“不,“小满坚决地摇头,“就按原计划。我不想等,崔明。谁知道下次我状态好是什么时候?“

崔明想反驳,但看到小满眼中的决心,只能沉默地点点头。

音乐会前夜,他们在天桥上做最后的场地检查。工人们正在搭建简易的舞台和座位,艺术基金会的协调人拿着清单核对细节。崔明和小满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切逐渐成形。

“想象一下,明天这个时候,这里会站满听众。“小满轻声说。

崔明看着她被晚风吹起的发丝,突然意识到一个事实:他已经无法想象没有小满的生活。这个闯入他黑暗世界的女孩,用她的音乐和勇气,重新点亮了他的生命。

“小满,“他犹豫了一下,“音乐会之后...你有什么计划?“

小满望着远处的城市灯火:“我想去海边看看。从小到大,我都没见过真正的大海。“她转向崔明,微笑着,“你愿意和我一起去吗?“

崔明点点头,喉咙突然发紧:“当然。我们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

那一刻,他决定不管小满的生命还有多长,他都会陪她走完这段旅程。不是出于怜悯,而是因为在她身边,他找到了重新活着的意义。

回家的路上,崔明的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号码。

“是崔明先生吗?“对方是个礼貌的男声,“我是《城市文化周刊》的记者,想采访您关于明天的音乐会...“

崔明正要回答,另一个电话插了进来。他看了一眼屏幕,心脏几乎停跳——是苏媛,他许久未联系的前女友。

“抱歉,我现在有点忙,“他对记者说,“能否明天音乐会后再联系?“

挂断后,他盯着苏媛的来电显示,手指悬在空中,不确定是否该回拨。最终,好奇心战胜了犹豫。

“崔明?“苏媛的声音依然那么熟悉,“我...我看到关于你和那个街头歌手的报道了。“

崔明沉默了片刻:“有什么事吗?“

“我...“苏媛似乎有些犹豫,“我想道歉。当初我那样离开...太残忍了。“

崔明没想到会听到道歉。过去几个月,他已经很少想起苏媛了,那些曾经的伤痛被新的生活和目标所取代。

“都过去了。“他平静地说。

“明天的音乐会,我会去看。“苏媛快速说,“还有...我父亲是医学教授,专攻耳科。他看了你的病例,认为可能有新的治疗方案。音乐会结束后,我们能谈谈吗?“

崔明愣住了。自从确诊后,他已经接受了失聪的现实,甚至开始适应它。现在突然被告知可能有治愈的希望,他不知该如何反应。

“我...谢谢,但明天会很忙...“

“没关系,我会在观众席上。“苏媛轻声说,“祝你们演出成功。“

挂断电话,崔明站在路边,感到世界突然变得不真实。治愈的可能性?就在他刚刚学会与残缺共处的时候?他不知道这是命运的玩笑还是馈赠。

回到家,他打开电脑,发现“天桥之声“的账号粉丝已经突破了一万。《心跳》的播放量接近十万,评论区挤满了感人的留言。明天的音乐会,预计会有数百人到场,甚至有几家媒体会来报道。

这一切都源于那个雨夜的偶遇,源于一个陌生女孩执意要让他“感受“音乐的决心。

崔明打开抽屉,取出一个笔记本,开始写下明天的致辞。他想告诉观众关于小满的故事,关于音乐如何连接两个破碎的灵魂,关于在有限生命中创造无限价值的勇气。

写完后,他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明天将是重要的一天,无论是对小满的音乐梦想,还是对他自己重新找回的人生意义。

窗外,城市的灯光依然明亮,如同不灭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