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主业是厨师,副业是多面手

王春阳举起酒杯,让大家喝酒。

大家响应的很快,特别是二大爷和三大爷。

两人刚才拼命的吃菜。

傻柱炒的菜,整个还算不错。

虽然1951年,傻柱才16岁。可已经得到老爹何大清的真传。

另外还有他的授业师傅,也把真功夫传授给了他。

如今的傻柱都能独当一面了,并且进了第三轧钢厂食堂。

第三轧钢厂就是后来的红星轧钢厂,现在还是公私合营。

娄晓娥老爹,娄半城是厂里最大的股东。

他跟何大清的关系不错,所以何大清很早就把傻柱塞进厂里食堂,也算有份正式工作。

傻柱目前工资不算高,才21块5,也就是21万5千。

好在现在物价低,他一个人的工资足够养活兄妹俩,过得还不错。

或许正是这样,何大清才放心跑。

“来吧,三位大爷,还有春阳兄,谢谢你们劝导我。

我那不靠谱的老爹,干出不靠谱的事,就算我没有这样的爹吧。”

傻柱把酒杯举的最高,一边跟大家碰杯,一边抱怨老爹。

随着所有人手里的酒杯相碰,大家同时说了一声,干,然后吱的一声喝酒。

王春阳只是轻轻抿了一小口,他没打算多喝,虽然酒量不错。

一大爷和傻柱也只是喝了一小口,意思意思。

二大爷,三大爷不太一样,吱的一声差不多就去了半杯。

两个人喝起来挺爽啊。

三大爷一个人的工资,要养活全家五口人,女儿还未出生。

工资不算高,负担比较重,平常根本不会花钱打酒喝。

如今白喝酒,岂有不喝之理?

吱的一声喝了一大口,放下酒杯,拿起筷子继续夹菜。

要说最郁闷,还是许大茂老爹。

傻柱不让他进屋,他又拉不下脸面。

只能万分不舍的离开。

不过他并没有走远,听到屋里碰杯的声音,心里像猫抓一样难受。

这些对王春阳来说,事不关己。

他没怎么吃菜,也没喝太多酒,还早早离开了。

当天晚上睡得很香,第二天正常上班。

燕京大学,华夏最顶级的学府。

现在是4月份,再过2月,著名经济学家,马先生将出任校长。

现在还是校务委员会。

当然,这些跟王春阳也没关系。

他一个厨师,每天负责切菜,炒菜。

每天中午,等学校领导和教职工们用完餐之后,帮着把餐具锅碗瓢盆啥的收拾了,然后准备晚上的。

早上学校供应稀饭,馍馍,不属于他的范围。

所以他不上早班,这算是很不错的。

每天到点儿去,到点儿回,工作很普通,薪水也不高,但架不住单位牛掰。

当别人知道他是燕京大学的厨师,都竖起大拇指。

特别是一大爷,没事儿总夸王春阳有出息。

对于这话三大爷不以为然。

就算当着王春阳他都会说:“老易呀,别把王春阳捧得那么高。

他就一厨子,还不是主厨,也就那么回事儿,有多大出息?”

“老阎啊,亏你还是老师,燕京大学是什么地方,在国内有多重的分量,你应该清楚吧?”

一大爷据理力争:“春阳在这样的地方工作,每天耳濡目染,将来也会变得有学问。”

一大爷的话让三大爷整个笑了。

他扶了扶眼镜,文邹邹的说:“非也,在大学食堂煮饭,就能变得有学问,我天天教书,不变得更有学问啦?”

“你就一小学老师,跟春阳大哥怎么比?”

三大爷和一大爷正较劲,傻柱也来凑热闹。

因为是下班时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以往他们会支个棋摊儿下棋,今天二大爷没出来,正是这样,一大爷和三大爷才有闲心瞎扯。

现在傻柱加入,整个变得更热闹了。

傻柱的话,让三大爷听了非常不舒服。

三大爷本来要跟傻柱怼回去,想到他还是一个孩子,毛都没长齐,也就算了。

刚巧这时候王春阳回来了,他首先向一大爷和三大爷打招呼。

“一大爷好,三大爷好。”

“好着嘞,你这孩子真会说话。”一大爷开心的笑。

三大爷只是敷衍了一声,没怎么回忆。

傻柱趁机挑拨离间:“春阳大哥,三大爷说你只是学校食堂,一个二等厨子,没什么了不起的。”

“我本来就很普通。”王春阳谦虚的笑笑。

对于这种事儿,他都不屑同别人理论。

作为一个穿越者,他的思维不在这儿。

每天下班后,看书学习一个小时以上,有积分拿。

5积分抽奖,随便抽点儿奖品,对他来说,都是刚需。

他哪有心思管这些?

他的毫不在意和轻描淡写,让一大爷更加佩服。

觉得这孩子小小年纪,就已经这么成熟了,每天云淡风轻的。

静静的来,又静静的去,屋子里收拾的干干净净,井井有条。

在没人管的情况下,能做到这样,非常不错,起码比傻柱强多了。

傻柱家里经常衣服东一件,西一件,被子乱糟糟的,就像狗窝。

相比之下,王春阳都不在一个档次。

这么想着,一大爷开口道:“春阳啊,你这孩子,真让人喜欢。”

“喜欢就让他帮你养老呗,反正你都没儿没女。”

三大爷酸溜溜的来了一句。

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三大爷的话虽然难听,一大爷却真的有了新的想法。

当然这是后话。

此刻,王春阳问候了一大爷和三大爷一句,甩着手急匆匆回屋。

至于一大爷,三大爷,还有傻柱后面说些啥?

他才懒得管呢。

这时候天都快黑了,进屋后关上房门,啪的一声拉亮电灯,从背着的帆布包里,拿出在图书馆借来的书。

燕大图书馆,那可是有名的图书馆,里面的藏书很多。

有很多书籍都是孤本,别的地方根本借不到。

在燕京大学食堂工作,王春阳最满意的地方,就是能在图书馆借书。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有这么好的条件,他当然得多学习呀。

今天他借了机械方面的书籍,一共三本,他想主攻机械这一块。

当然,其他的书籍他也会看,他是一个爱好广泛的人。

但重点还是机械制造,和相关理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