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起

第一章:子夜警报(23:47-00:30)

秋雨敲打着工作室的百叶窗,我盯着显微镜下的足迹模型,眉头紧蹙。

办公桌上的铜制怀表指向23:47,齿轮转动的咔嗒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这是本周第七个加班夜,空气中弥漫着冷掉的咖啡味和纸张的霉味。

黑色专线电话突然爆响,惊得我打翻了一旁的墨水瓶。

第七次接听时,话筒里传来断断续续的喘息,夹杂着电流杂音

“沈...沈轩侦探...救我...“

我立刻按下录音键,Recognizing the voice as Zhao Lei, a journalist who'd contacted me three days prior about “strange occurrences“ at an abandoned asylum.“Where are you?“ I demanded, already shrugging into my风衣.

“市立医院...急诊室...他们追来了...“

话音突然被闷响截断,紧接着是布料摩擦地面的声音,以及金属链条断裂的轻响

——那是我为委托人特制的防狼警报器,内置GPS定位。

怀表的夜光指针划过12点时,我已冲进雨幕,皮鞋踩过积水,溅起细碎的水花。

市立医院的急诊楼在深夜宛如一座苍白的陵墓。

值班护士抬起头,眼影在荧光灯下显得斑驳

“您是家属?“

“侦探。“我出示证件

“颈部割裂伤患者,刚送来的。“

她领着我穿过走廊,消毒水的气味刺得鼻腔发疼。

急救室门口,地上有新鲜的血迹,呈滴落状,间隔约30厘米——伤者在移动中失血,意识可能还清醒。

急救室里,医生正在缝合伤口。

赵磊的颈部缠着纱布,右手紧攥成拳。

“血压80/50,脉搏110。“护士报出数据。

我注意到他右手小指内侧有淡红色灼痕,形状像是火柴梗按压所致

边缘微微起泡,说明灼伤发生在2小时内。

“随身物品?“我问。

护士递来证物袋:“手机碎屏,没电了,还有这个。“

铜徽章躺在袋底

中央是五角星,边缘刻着拉丁文“AVE MARIA“,背面有三道平行刻痕,间距精确到2毫米,像是用手术刀刻的。

我掏出放大镜,发现徽章缝隙里嵌着少许黑色纤维——棉质。

带煤油味,可能来自工作服。

手机开机后,壁纸是片向日葵花田,拍摄日期是2023年9月15日,地点标注为“城郊向日葵庄园“。

相册里最新照片拍摄于10月12日21:47,正是废弃精神病院的铁门。

门柱上挂着枚铜徽章,与证物袋里的不同,背面刻着数字“07“。

第二章:血色病房(01:17-02:45)

凌晨1:17,VIP病房的窗帘被风吹得轻晃。

赵磊终于苏醒,监护仪的绿光在他脸上跳动。

当他看见我胸前的侦探徽章时,瞳孔剧烈收缩,右手颤抖着抬起。

“别说话,“我按住他的肩膀

“先告诉我,是谁袭击了你?“

他摇摇头,喉结滚动,发出沙哑的声音

“不是人...是影子...从墙里钻出来...“

“墙里?“我凑近,“是废弃精神病院的7号病房?“

他突然抓住我的手腕,力气大得惊人

“徽章...门柱上的徽章...是钥匙...“

话音未落,心电监护仪发出刺耳警报。

护士冲进病房,我退到走廊。

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思绪回到三天前——

赵磊第一次来工作室时,带来了精神病院的传闻:

深夜的哭声、游荡的白影、墙上的血字。

他说,有病人家属告诉他,那些血字会在月光下显现,如同某种召唤。

我掏出手机,拨通小周的号码:“查一下赵磊近三个月的行程,重点看他接触过哪些人,尤其是精神病院的旧员工。

还有

......

追踪他手机里向日葵花田的位置。“

回到病房时,赵磊已陷入半昏迷状态

枕边多了盒火柴——护士说他坚持要拿。

我翻开火柴盒,内侧用指甲刻着“3V3“的符号

与他之前提到的“墙里的符号“吻合。

第三章:旧院初勘(06:03-09:12)

清晨6:03,废弃精神病院笼罩在灰蓝色的雾中。

铁门锈蚀严重,推开时发出刺耳的吱呀声,惊飞了栖息在门柱上的乌鸦。

门柱上有四个钉孔

周围有新鲜的撬痕,边缘残留着少许铜锈

——三天前赵磊拍照时,徽章还在

如今却不翼而飞。

“沈哥,这地方太阴森了。“

小周抱着勘察箱跟在身后,鞋底碾碎了满地的枯叶。

他穿着防水靴,裤脚扎紧,显然做了功课。

我点点头,目光落在铁门内侧的涂鸦上:

用红漆写着“STAY OUT“,字母边缘毛糙,像是用手指涂抹的

干涸的漆渍呈暗红色,与血迹的氧化程度相似。

主教学楼的走廊天花板有多处漏水

墙皮剥落露出砖块,地面散落着碎玻璃和医用垃圾。

7号病房的门虚掩着,门缝里透出股陈旧的霉味,混杂着若有若无的腥气。

推开房门的瞬间,一股灰尘扑面而来

我下意识屏住呼吸。小周打开紫外线灯

墙面瞬间浮现出密密麻麻的血红色符号,如同无数条扭曲的蛇,在紫外光下泛着诡异的荧光。

“赵磊说只看到一个符号。“

小周的声音有些发颤

“但这里至少有十七处喷溅血迹,最早的血迹氧化程度高,应该超过十年,最新的血迹...“

他用便携式血迹检测笔扫过墙面

“含铁血黄素反应强烈,不超过48小时。“

我蹲下身,用镊子夹起血迹旁的纤维:

“棉质,含5%次氯酸钠,是医院专用的消毒工作服。

但伤口周围没有纤维残留,说明凶手作案时穿了隔绝式防护服

——可能是生化实验室级别的。“

抽屉深处,半枚烧焦的火柴梗躺在灰尘中。

我用放大镜观察:磷面刮痕呈逆时针螺旋状

起始端宽,末端窄

——显示划火者用左手拇指按压火柴盒

食指顺时针推动——典型的左撇子划火方式

但力度不均,可能有手部旧伤。

“联系法医,“我站起身,踢到一个金属物件。

“查全市左撇子的失踪人口,尤其是有烧伤记录的。“

脚边,那枚刻着“07“的铜徽章在晨光中闪烁,与赵磊照片中的徽章一致。

第四章:档案迷踪(09:42-12:30)

上午9:42,市立医院档案室内,空调出风口挂着蛛网。

档案管理员陈姨戴着老花镜,手指在键盘上缓慢敲击....

“精神病院的档案...唉,当年那事儿闹得沸沸扬扬,后来就封了。“

屏幕上跳出泛黄的电子档案,林月如的照片有些模糊,齐耳短发,嘴角微微上扬:

“1993年入职,护士长,工号190723,死于同年12月31日地下室火灾。

死亡原因:吸入性窒息。

尸体碳化严重,左手攥着半枚铜徽章。“

“陈木,“我指着下一份档案,“后勤科,1993年3月3日入职,火灾后失踪。

入职申请书写着'擅长手工制作'

备注栏有'左利手'标记。“

陈姨凑近屏幕:“这小伙子手可巧了,听说会做火柴,还帮护士们修过手表。

火灾前一晚,有人看见他和林护士在花园吵架,吵得可凶了,第二天就出事了。“

我翻开火灾调查报告:“助燃剂是四氯化碳,1993年已禁止使用,但陈木负责的仓库里有库存。

现场发现火柴梗残留,磷面成分与陈木自制火柴一致。“

小周突然指着屏幕:“沈哥,林月如的死亡日期是12月31日,而陈木的入职日期是3月3日,正好相隔300天...

这数字...“

“可能是实验周期。“

我喃喃道

“Project Eve,夏娃计划,西方神话中夏娃是第一个人类女性,而精神病院的实验对象,全是女性。“

第五章:地下秘室(15:08-18:27)

下午3:08,地下室的铁柜前,我们已经折腾了两小时。

“这锁是德国制造的古德洛克密码锁,1990年代产,“小周擦着汗,“齿轮结构复杂,没有钥匙根本打不开。“

我盯着锁孔周围的刮痕:“痕迹新鲜,说明最近有人用万能钥匙尝试过,但锁芯磨损严重,普通钥匙无法匹配。“

突然,我想起赵磊火柴盒里的“3V3“符号,试着将数字转化为字母:3=C,V=22,3=C,组合起来是“22C“——可能是密码锁的初始密码。

“试试220719。“我突然说。

“这数字是?“

“林月如工号倒过来,190723→230791,去掉首尾,就是220719。“

小周将信将疑地输入密码,锁芯突然发出“咔嗒“声,齿轮转动的声音沉闷而缓慢。

柜门打开的瞬间,一股腐臭混合着甲醛的气味扑面而来,我下意识捂住口鼻。

铁柜里整齐摆放着十二本实验日志

封面用烫金字体印着“Project Eve“,第一本的日期是1993年3月1日。我翻开第一页,字迹工整,透着股病态的严谨:

“Subject 01,female,25岁,精神分裂症。次声波频率调整至18Hz,通过通风管道输送,受试者出现幻听,声称听见墙壁在哭泣。配合药物注射(编号E-01),可诱导其产生'镜像人格',第二人格自称'Eve'。“

第十二本日志的日期是1993年12月30日,最后一条记录让我脊背发凉:

“Subject 07(Lucy Lin)出现人格融合障碍,第二人格试图占据主导。

实验必须终止,陈木提议用火灾掩盖一切。他说..

镜子碎了以后,每个碎片里都会长出新的夏娃。“

第六章:双重人格(19:57-22:40)

傍晚7:57,工作室的白板上贴满了照片和便签。

小周整理着化验报告:“血迹中的抗精神病药物成分,是氯氮平,1990年代常用,但副作用极大,会导致记忆混乱和人格分裂。“

我盯着时间线,用红笔圈出关键节点:

- 1993年3月:陈木入职,实验开始

- 1993年12月:林月如“死亡“,实验终止

- 2023年10月:赵磊调查,新血字出现,仓库纵火

“三十年,正好是一代人的时间。“

我紧锁着眉头

“凶手在复制当年的实验,赵磊不是第一个目标,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电话突然响起,是市立医院的护士:“沈先生,赵磊一直在喊'镜子',您能来一趟吗?“

病房里,赵磊瞪大眼睛,盯着墙上的影子:“她们在动...那些女人...穿白大褂,拿着刀...“

“谁在动?“我握住他的手,“是林月如吗?“

“Lucy...她说她被困在镜子里,出不来...“他突然剧烈颤抖,“火柴...给我火柴...“

小周递来火柴盒,赵磊用左手划燃火柴,火苗在他瞳孔里跳动:“看...镜子里的火...和当年一样...“

我突然意识到,他的左手划火方式与陈木完全一致——拇指按压,食指顺时针推动,力度不均,因为他的食指受过伤,指甲上有道细疤。

第七章:镜像杀人(01:14-04:32)

凌晨1:14,我在办公室打了个盹,梦见自己走进7号病房。

墙上的血字突然流动,组成“HELP ME“的字样。

惊醒时,小周正在摇晃我:“沈哥,郊区仓库起火了!“

赶到现场时,火焰已吞噬了仓库顶部,消防员正在架设水枪。

火场中传出爆炸声,热浪扑面而来。

小周指着仓库后方:“后保险杠刮痕,和之前的SUV一样!“

焦尸趴在仓库角落,右手紧攥着半枚铜徽章,后颈有五角星刺青。

法医初步判断,死亡时间在10-15年左右,与陈木失踪时间吻合。

但诡异的是,尸体左手小指内侧有新鲜灼痕,与赵磊的灼伤完全一致。

“这具尸体至少死了十年,“小周声音发颤,“但灼伤是死后造成的,为什么?“

我盯着尸体手中的徽章,突然想起实验日志中的“Subject 07“——林月如的编号是07,而赵磊照片中的徽章也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