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风云┃

蒙古族是我国一支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隋唐时期,蒙古族开始和中原内地发生联系。公元1206年,蒙古乞颜部首领铁木真在统一了草原各部之后,建立了蒙古汗国,被尊奉为“成吉思汗”。

此后,骁勇善战的蒙古军队陆续发动了三次西征,先后征服了今中亚、俄罗斯及欧洲大部地区,建立起了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超级帝国。

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帝国出现分裂。公元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继承汗位,并于1271年决定更改国号,因为仰慕汉族文化和华夏文明,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并定都大都(今北京)。

公元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战中彻底消灭了南宋政权,重新统一了中国。

到了元朝统治后期,由于朝廷内部派系林立,权臣专政,政变频繁,民族矛盾加深,最终导致了农民起义的爆发。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建立了明朝。随后明军誓师北伐,将元朝廷一举赶到了漠北草原,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宣告结束。

在元朝统治期间,西藏和云南被纳入了中国版图,并开创了中国行省制度的先河。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元朝首创流通纸币,海外贸易也比较繁荣,并出现了元杂剧和散曲等新的文化艺术形式。

元朝的建立,结束了自唐末藩镇割据以来,中国南北对峙,五六个民族政权长期并存的分裂局面,客观上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但是元朝统治者穷兵黩武,这也给包括蒙古族在内的广大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战争创伤和深重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