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邢娘子

兖州帅府大堂内,一片寂静。檀香袅袅升起,在阳光下形成一道淡淡的烟雾。

钱谦益手持檄文,目光如炬,声音铿锵有力:“毁我孔林,拆我孔庙,中华数千载文明礼教,诗书典则,尽数荡然!此乃开天辟地以来未有之大变!”

他的声音在大堂内回荡,目光扫过在座的南京五部尚书和众多侍郎。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凝重。

“受之兄此言差矣。”史可法揉了揉眉心,语气中带着几分疲惫,“鞑子入山东,所为何来?若真要毁孔林,何必大张旗鼓?”

钱谦益正要开口反驳,一旁的黄澍突然拍案而起:“史阁老此言差矣!圣人之道,礼教之基,岂容亵渎?如今圣驾被挟,我等岂能坐视不理?”

这位江陵巡按御史的话语中带着几分咄咄逼人。他本不该出现在兖州,却因朱慈烺改革监政院而被召至此地。

“黄大人,”钱谦益眼中闪过一丝寒意,“何来天子被挟之说?太子殿下奉旨出征,难道还能是假的不成?”

大堂内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众人面面相觑,谁都没想到这两位东林党的重臣会在此时起了龃龉。

“诸位!”史可法站起身来,“当务之急是要稳住山东局势。太子殿下已至济南城下,马上就要到兖州了。我等还是先议一议如何应对为好。”

与此同时,济南城内一片紧张氛围。

高杰的官署内,传令兵来来往往。一道道军令从这位援剿总兵手中发出,飞快传遍城中各处。窗外传来士兵操练的声音,马蹄声和兵器碰撞声不绝于耳。

“报!”一名斥候匆匆跑入,额头上的汗水还未擦干,“太子殿下的大军已至城外十里,约有四万之众!”

高杰斜倚在指挥席上,头疼不已。他的两个心腹大将李成栋、李本深分坐两侧,都露出忧虑之色。

“总戎,”李成栋压低声音道,“不如弃城南下?眼下形势不明,若是...”

高杰猛地一拍案几:“北有鞑子,西有闯贼,你让老子往哪里走?”

“去兖州投奔史部堂如何?”李本深小心翼翼地建议,“有史部堂硬生生扛着,咱们也好左右逢源。”

正说话间,一名家丁匆匆进来:“总戎,夫人到了。”

“好,正好与她商议。”高杰眼前一亮。

“夫人没有入城,去了柳岸镇。”

高杰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太了解自己这个夫人了,她若不入城,必有深意。难道她已经看出了什么?

“传令下去,”高杰沉声道,“加强城防,严密监视城外动向。传我军令,但凡发现可疑人员,格杀勿论!”

济南城头上,士兵们紧张地注视着远处的尘土。朱慈烺的大军正在逼近,那支以战胜鞑子闻名的克难新军,即将兵临城下。

高杰站在城头,望着远处的旌旗。寒风吹起他的衣袍,也吹乱了他的思绪。史可法给的银子不少,可朱慈烺手中的权柄更大。这一步该如何走?

城下,克难新军已经开始安营扎寨。军营中号角声此起彼伏,战鼓声震天动地。

朱慈烺的中军大帐内,气氛凝重。

“殿下,”吴伟业拱手道,“高杰此人向来反复无常,不如先礼后兵?”

朱慈烺摇了摇头:“高杰此人,我已经摸透了。他现在就像是困兽,越是示弱,他反而越会得寸进尺。”

“那依殿下之见?”

“传我军令,”朱慈烺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命李率泰率骑兵绕到城北,断其退路。再命孙应元率水师封锁大运河。我倒要看看,他高杰还能往哪里跑!”

夜幕降临,高杰的府邸内,灯火通明。

“总戎,”李成栋低声道,“城中粮草不多,若是太子殿下围城,我们撑不了多久啊。”

高杰坐在太师椅上,眼神阴晴不定:“你以为我不知道?可现在的问题是,投降了又能如何?太子殿下会相信我吗?”

“那依总戎之见?”

高杰沉默良久,突然问道:“夫人那边可有消息?”

“回总戎,夫人只说让您三思而行,切莫意气用事。”

崇祯十七年七月初七,济南府历城县境内的官道上,一支商队正疾驰而过。

马蹄声急促,扬起漫天尘土。烈日当空,暑气蒸腾,道路两旁的庄稼在微风中摇曳,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

领头的是一位身着红衣的女子,面纱遮面,但从那婀娜的身姿和优雅的骑姿便可看出不是寻常人物。她时不时回头张望,眼中闪过一丝警惕。

在她身后紧随着一位白衣妇人,同样蒙着面纱,宽大的衣衫遮掩了身形。她骑在马上,不时低声与身边的护卫交谈,语气中带着几分焦虑。

“前方可有异常?”白衣妇人问道。

一名护卫策马上前,压低声音回答:“回禀夫人,前方十里处有一队人马,看旗号似是官兵。”

“绕道。”红衣女子果断下令,“现在不宜节外生枝。”

这支看似商队的队伍,每个人都配备着刀弓火铳,胯下骏马更是精挑细选,一看便知来历不凡。他们避开了历城县城,转道向东,直奔二十里外的柳岸镇而去。

柳岸镇曾是济南府最繁华的商镇之一,依托大清河水运,商贾云集。街道两旁曾经店铺林立,茶楼酒肆鳞次栉比。但自从五年前玄军入寇,这座繁华了两百余年的商镇逐渐衰败。

如今的柳岸镇,萧条得几乎看不到人影。残破的店铺招牌在风中摇晃,发出吱呀的响声。街道上堆积着厚厚的尘土,偶有几个衣衫褴褛的乞丐蜷缩在墙角。

唯有靠近码头处还有几间铺子在勉强支撑,其中一家酒楼的掌柜见到这支队伍到来,连忙迎了上去。他身材瘦小,眼神却格外机警。

“穿越山岭,目光扫向远处,山巅矗立着一块古朴的石碑:龙岭北斗长城岭!”掌柜拱手说道,目光在红衣女子身上停留片刻。

红衣女子勒马而停,声音清冷:“原来是长城岭的朋友,凤凰山红娘子,有礼了。”

这一番黑话交谈,道出了双方的身份。酒楼是长城岭山匪的产业,而来者更是名震江湖的红娘子。她现为太子朱慈烺军师李岩之妻,当年在信阳凤凰山纵横时,便是一方豪强。

掌柜闻言大惊,连忙跪地行礼:“小的有眼不识龙岭,还请红夫人恕罪。”

“起来吧。”红娘子摆摆手,目光扫过四周,“店内可有闲杂人等?”

“回夫人的话,店里只有几个伙计,都是自己人。”掌柜擦了擦额头的汗珠。

红娘子却不再理会他,转身搀扶白衣女子下马:“邢姐姐,这里虽是黑店,但看着还算干净。”

“黑店就黑店,能有额黑吗?”白衣女子咯咯笑道,浓重的陕音暴露了她的来历。她摘下面纱,露出一张风韵犹存的脸庞。

这位便是当年坑了闯王李自成,又与其部将高杰私奔,威震江湖的邢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