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恩道尔国际地缘政治丛书·目标中国:华盛顿的“屠龙”战略
- (美)威廉·恩道尔
- 4206字
- 2025-05-19 11:33:16
一、世界新秩序与地缘政治
为了充分理解这一计划的发展过程,我们有必要回顾20世纪70年代全球石油和粮食危机期间基辛格说的一段话。20世纪70年代中期,基辛格任美国国务卿、尼克松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是华盛顿实际的当权派。他说过一段鲜为人知的大白话:“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整个世界。”那时候,基辛格是美帝国最有权势的公众人物,这个没有正式命名的帝国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取代了英帝国。
作为贯穿我所有作品的主题,我就是以基辛格这段话的视角来记录现代历史所发生的事件。基辛格是权势极大的洛克菲勒家族的仆从,同时也是英国地缘政治及其均势理论的门生。
美国国防战略
2022年5月,美国五角大楼向美国国会提交了一份题为《2022年国防战略》的机密文件,其公开的摘要有以下这段表述:
本(国防)部将紧急行动起来持续加强威慑,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视为我们最重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和对本部步步紧逼的挑战。俄罗斯构成严重的威胁,表现在其对乌克兰野蛮无端的侵略。面对俄罗斯的侵略,我们将与北约盟友和伙伴一道加强有力的威慑。本部将保持有能力应对其他持续威胁,包括来自朝鲜、伊朗和其他暴力极端组织的威胁。
很显然,2022年5月俄罗斯在乌克兰发起军事行动两个月之后,五角大楼和北约为它们引诱俄罗斯进入了致命的陷阱而深信不疑。但到现在,形势却十分明朗,北约远未取得胜利,俄罗斯所动员的军事能力让华盛顿和布鲁塞尔那些蹩脚的战略家们猝不及防。
自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华盛顿发动第一波“颜色革命”以来,也即导致华沙条约解体和苏联垮台等一系列行动之后,俄罗斯就不再被视为任何外部强国的威胁,尤其对美国构不成威胁,这大概就是美国智库的结论。中国在邓小平领导下实现了经济复兴奇迹,这些奇迹的取得来自与美国、欧洲和日本紧密的经济贸易往来,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为“外包”或“产业全球化”。不言而喻,中国无意对西方列强形成军事威胁。同样,伊朗也从未对美国构成过威胁。
那么,为什么这些国家就成了世界上最大军事强国美国的眼中钉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认真地研究一个多世纪以前起源于英国的“地缘政治学”,一门研究一国地理条件与其政治潜力之间关系的学问。
英美地缘政治
自19世纪中国鸦片战争以来,同样一伙英美主要的金融家族蓄意发动了包括1914年和1939年在内的所有重大战争。对于他们来说,战争是重新组织对其有利的全球地缘政治均势的有效手段。
1815年,拿破仑率领的法国军队在滑铁卢战败。到了19世纪40年代,英国毫无争议地成为世界强国。英帝国控制了印度及其巨大的财富,主宰了非洲的众多丰富黄金和矿产资源,从而成为无可匹敌的全球霸主,而美国那时尚未从血腥的“内战”中摆脱出来。在德意志,各公国之间明争暗斗,一片混乱,尚未形成集中的经济空间。到了19世纪40年代,世界形势开始发生变化。
英国的精英们着手研究世界,探索如何维持“日不落”帝国霸权之策。在这个过程中,诞生了划时代的经典之作《历史的地理枢纽》。这篇文章是由英帝国的捍卫者、地理学家哈尔福德·麦金德爵士1904年为皇家地理学会撰写的。麦金德发展了其世界实际上是按照自然地理划分的“心脏地带”理论,认为地球陆地表面可划分为:
世界岛,由相互连接的非洲、亚洲和欧洲构成(非亚欧大陆),是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最富有的陆地组合。
离岸岛,包括不列颠群岛、日本列岛、马达加斯加、马来群岛、斯里兰卡等。
边远岛,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相互连接的大陆(美洲)以及大洋洲。
这是英帝国理论的首次系统阐释——一幅决定对谁发动战争以维持其全球霸权的清晰的路线图。到了1904年,只有两个可能争夺全球霸权的对手——统一的工业化德国和“内战”后的美国。正是麦金德的地缘政治决定了发动联美抗德的战争,这是英国维持其全球控制的最佳选项。
早在1904年也就是10年之前,麦金德实际上就向英国的精英们阐明了之后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必要性:
均势朝有利于枢纽国的倾斜导致向欧亚边缘陆地的扩张,这将为利用广袤的欧洲大陆资源建造舰队提供有利条件,由此全球帝国呼之欲出。如果德国与俄国结盟,这种情形就很可能发生。
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其意图就是要摧毁俄德欧亚陆权国崛起的任何机会。在英国联合美国打败德国之后召开的凡尔赛和会期间,麦金德阐释了他的地缘政治观点:
谁统治了东欧,谁就掌控了心脏地带;
谁统治了心脏地带,谁就掌控了世界岛;
谁统治了世界岛,谁就掌控了全世界。
——哈尔福德·麦金德爵士,于1919年
对于麦金德来说,英国作为占主导地位的岛屿强国,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防止东欧与心脏地带的陆权国联合。麦金德定义的心脏地带实质上是指整个欧亚大陆板块,包括俄罗斯、中国和中东。
战后美国霸权的主要设计师们在麦金德临终前向他请教有关盎格鲁-美利坚霸权联盟主导世界的想法,请他为位于纽约的外交关系协会的刊物《外交》写一篇关于战后地缘政治秩序构想的文章。
外交关系协会是美国地缘政治精英的智库,由华尔街的国际银行和洛克菲勒石油卡特尔资助。麦金德的文章《圆形世界与赢得和平》于1943年7月,即差不多在盟军入侵诺曼底一年之前发表。
在这篇文章中,麦金德勾画了美国主导的战后秩序的愿景。他重申,1904年最初定义的“心脏地带”就是战后盎格鲁-美利坚首要地位的最强大对手。他将“心脏地带”定义为实际上由当时苏联所涵盖的区域,这就为后来的冷战埋下了地缘政治的种子。
不可避免的结论就是,如果苏联以这场战争中德国的征服者身份出现,她一定是地球上最强大的陆权国,而且她将成为处于战略上最强大防御地位的强国。心脏地带就是地球上最大的天然屏障。
对于苏联来说,尽管斯大林为了打败希特勒统治的德国在战争期间与邱吉尔和罗斯福结盟,但是很显然,他和他的顾问们认真研究了麦金德的心脏地带理论,将战后中苏联盟置于优先位置,以遏制盎格鲁-美利坚1945年战后全球帝国的计划。
围绕在纽约外交关系协会周围的精英集团,从1939年战争前夕到1945年战争结束,花费了数年时间潜心于一项绝密项目“战争与和平研究”。这个项目由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其目的是将麦金德的强国、枢纽强国和全球控制的地缘政治思想应用于新兴的美帝国,一个未被正式命名的彻头彻尾的帝国,只不过刻意地不叫“美帝国”,而美其名曰“美国世纪”。他们宣称,这个“美国世纪”是建立在所谓“美国民主生活方式”基础之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重要的结果之一就是削弱了英帝国,使得华盛顿和华尔街坐收渔利。自此,英国沦为美国的“小伙伴”。
纽约外交关系协会的策划者们为建立联合国(包括设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而设计了一整套方案。华盛顿对这两个金融组织通过阻止股份表决权进行控制。1945年,华盛顿还设法窃取了沙特的石油权利而为洛克菲勒石油巨头所用。华盛顿还设计了“马歇尔计划”,这个骗局导致欧洲成为美国的附庸,满目战争疮痍的欧洲不得不用“马歇尔计划”提供的美元购买美国的工业品进行战后重建。
1947年,杜鲁门总统设立了中情局,自此中情局操纵的“冷战”拉开了序幕。华盛顿于1949年4月建立了北约。北约第一任秘书长、英国的伊斯梅勋爵恬不知耻地讲明了北约的目标:“赶走苏联人,按住德国人,留下美国人。”所有这一切都贯穿了盎格鲁-美利坚地缘政治霸权和控制的理念。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情局的资金就秘密地用于操纵西欧、非洲、南美、日本、韩国以及其他国家的选举,以确保亲美政权上台。凡此种种都是麦金德地缘政治理论在美国的具体实践和发展,由地理学家、约翰·霍布金斯大学校长艾赛亚·鲍曼领导下的外交关系协会专门小组具体策划实施。
麦金德与俄乌冲突
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就开始秘密武装乌克兰对抗俄罗斯,那时苏联已濒临解体。中情局伙同亿万富翁乔治·索罗斯带着资金和特工溜进乌克兰建立据点,企图将乌克兰从与俄罗斯联邦的经济和政治合作中分裂出来。
设定这一目标也是基于麦金德的地缘政治学。乌克兰是连接西欧经济体和俄罗斯广袤心脏地带的纽带,大多数苏联时期通往德国和其他欧盟国家的天然气管线都经过乌克兰。2014年3月,中情局策划的独立广场政变强迫基辅脱离俄罗斯,迫使乌克兰合法选举的总统维克托·亚努科维奇流亡俄罗斯。从那时起,北约先是秘密地、后来发展到公开地武装乌克兰对付顿巴斯和克里米亚的俄罗斯族公民,甚至挑衅俄罗斯本土。2014年,美国国务院承认,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美国共投入50亿美元在乌克兰策动反俄“民主”政变。
1997年,美国总统前国家安全顾问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他与基辛格一样同为戴维·洛克菲勒的门徒)写了一部关于后苏联世界的地缘政治专著,书名为《大棋局:美国至高及其地缘战略要务》。他在书中写道:“作为欧亚大棋局中一个新的重要空间,乌克兰是一个地缘政治枢纽,因为它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存在本身就有助于改变俄罗斯。没有乌克兰,俄罗斯就不再是一个欧亚帝国。”
这本书写于1997年,远早于俄乌冲突,美国针对俄罗斯的秘密议程由此昭然若揭。布热津斯基的儿子马克·布热津斯基和他父亲一样,是一个十足的仇俄分子。2024年,他担任了美国驻乌克兰盟友波兰的大使。
随着乌克兰腐败的总统泽连斯基在北约的暗中支持下上台,2022年华盛顿开始秘密支持乌克兰针对俄罗斯进行大规模军事集结。几个月后,也就是俄乌冲突开始后的2022年9月,一系列大规模的水下大爆炸严重破坏了价值300亿美元的俄—德北溪天然气管道。这构成了现代史上最大的工业恐怖主义行为之一,俄罗斯与德国的能源联系瞬间灰飞烟灭,对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能源供应造成长期严重的影响。据事后披露,美英情报机构是幕后黑手。
布热津斯基在1997年冷战结束时写的那本《大棋局:美国至高及其地缘战略要务》中洋洋得意地宣称:“美国现在是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欧亚大陆是世界的中心角斗场。因此,欧亚大陆发生的权力分配对于美国的全球至高战略和美国的历史遗产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关于中国,他是这样说的,“中国的非中央集权制经济改革带来的活力,包括对外部世界的社会开放,从长期来看,与相对封闭、官僚僵化的威权统治互不相容。”布热津斯基对中国并不友好,他致力于在全球终结民族国家,建立一个由权势极大的跨国银行和跨国企业管理的、由专家组成的全球独裁统治——“社团主义技术专家统治”
。他并不待见像中国和俄罗斯这样强大的国家。布热津斯基深谙麦金德地缘政治之精髓,他在迟暮之年建言:在用经济战攻击中国之前,首先倾全力摧毁衰弱的俄罗斯。他于2017年去世,恰恰是在这一年,特朗普开始对中国实施严厉的贸易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