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孩子的情绪需要被好好对待

对现在的家长而言,他们面临的挑战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前辈,他们不仅要面对五花八门的育儿经,还要探索如何建立一种新的家庭模式,让每个成员都明白自己的角色和任务,更重要的是,他们要学会科学育儿,因为社会越来越期望他们“成为好父母”,他们被要求:

“积极向上!”

“认真细心!”

“亲和慈爱!”

儿童精神科医生、育儿专家丹尼尔·马塞利(Daniel Marcelli)这样解释道:“从人们发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技能和潜质那一刻起,父母的角色就完全变了。‘育儿’ (parentalité)[1]这个词的出现便足以说明这一转变。何谓育儿?育儿指的是父母要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如今,父母都要学会如何适应自己的孩子;而以前,大多数家长从不思考自己是不是称职的父母,对他们而言,父母仅仅是一种身份,而他们只需要满足孩子的生活需求,为其提供良好的教育即可。”

70%的家长认为社会希望他们成为好父母。

不少人认为,育儿对年轻父母来说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然而,在这段常常被美化的人生历程背后,是父母的艰辛与疲惫,当然也有独一无二的欢愉时刻。为人父母不仅是一种幸福,更意味着操不完的心、数不尽的责任、做不完的事情,以及要解锁各式各样的养育技能。

那么,为人父母为何变成了一种压力,甚至是一种负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糟糕的一刻、糟糕的一天、糟糕的一周并不会让你成为糟糕的父母。

两性角色的变化

近几十年来,两性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传统观念中,女性负责照顾家庭,男性负责赚钱养家。随着女性主义的兴起,男女角色分配冲破了传统的束缚,女性开始进入劳动力市场,如今的她们需要兼顾家庭和事业。性别解放也让女性拥有了选择和决定个人娱乐生活的权利。当然,父亲不再只是工作和赚钱的代名词,社会同样期望男性承担起养育子女的责任。两性角色的转变进而深刻影响了家庭中的育儿问题。所有父母都不得不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平衡点。

生育观的改变

随着生育观的改变,人们可以选择:

孩子的数量;

生育的年龄;

两次怀孕的间隔时间。

生育的可选择性必然会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育儿观。因为一旦生育成为伴侣之间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那么社会就会默认,家长不应该为此诉苦和抱怨。也就是说,人们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教育投入的增加

当下的教育和过去几十年甚至过去几个世纪的教育截然不同。儿童社会地位的变化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教育方式,这一点我们都有切身体会,例如,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已经完全不同于父母一辈的教育方式。社会正在加速变化,我们这一代人已经很难与老一辈们产生共鸣了。

如今,各种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都在传播各类育儿方法,令人应接不暇,而所有这些育儿方法和我们当年接受的教育截然不同。我们经常听到“育儿”一词。1960年,贝内德克(Benedek)和拉卡米尔(Racamier)两位精神分析学家创造了该词(指前文提到的“parentalité”),用来形容父母心理发展成熟的过程。

总之,家长们几乎没有可供参考的经验,我们必须自己摸索出一套新的育儿方法。

父母要学习如何做父母,并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理解他的发展和变化。

我相信每一位家长都能创造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教育是不断进化的,并且要有意识地进行。

“如何帮助孩子应对情绪波动?”

“如何撇开孩子的个性和身份来看待他的行为?”

“怎样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为什么这个小家伙让我不知所措?”

“为什么别人教育孩子那么轻松?”

以上是每一位家长都可能会产生的疑惑。这本书将会帮助你回答这些问题。

为什么选择这本书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幼儿园园长、法国幼儿教育协会会长及两个孩子的母亲,我致力于为家庭保驾护航。我希望通过本书分享和传播神经科学领域,尤其是情感和心理学领域与儿童发展有关的最新知识。我还在这本书中提供了一些充满趣味性的游戏和实践活动(包括家长活动和儿童活动),让你和孩子增进对自己及对彼此的了解。

没有完美的父母和完美的孩子,但一路走来有许多完美的时刻!

在我看来,我们必须先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接受自己,之后我们才能让孩子成为他自己,然后成为他理想中的大人。对家长来说,最重要的不是:

成为完美的父母;

样样做到最好;

创造一个完美的家庭。

而是按照我们自己的节奏养育孩子,同时尊重和倾听他人的意见。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向伴侣、家人、朋友、邻居或者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我们要学会善待自己!

因此,虽然育儿方法多种多样,但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

尽管我们深爱自己的孩子,尽管我们想成为最好的父母,我们下意识的反应有时仍会导致不和与疏远。这在所难免,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关键在于要认识到我们遇到或引发的人际矛盾都能通过沟通解决。

——乔恩·卡巴-金(Jon Kabat-Zinn)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其大脑就是父母大脑的一面镜子。如果父母情绪稳定,孩子也会从中受益,朝着更平衡的方向发展。这意味着整合与培养自己的大脑是你能够给予孩子的最美好的礼物。

——丹尼尔·西格尔(Daniel Siegel)

原版插画为漫画风格,人物非写实,手、脚等部位有夸张或省略。——编者注


[1].在法国,育儿(parentalité)这一概念出现于20世纪末,源于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用来定义亲子关系。——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