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潘柽章与顾炎武论朱棣生母

【父皇驾崩,我欲往京师吊丧而被中途拦下。】

【那时我便察觉到了不对,不过我还是将高炽高煦派往了京师,替我尽孝。】

【我回去后,小侄子就开始犯糊涂了。】

【洪武三十一年,小侄子用齐泰为兵部尚书,黄子澄为太常寺卿兼翰林学士,共谋削藩之策。】

【小侄子天真无知,满朝文武也皆是无用书生。】

【或许是父皇当年屠杀的太狠了,没给小侄子留下一点可用之才,否则我再如何也没法在小侄子手里翻身。】

【首先被拿来开刀,杀鸡儆猴的,是五弟周王朱橚。】

【五弟向来多才好学,但也因此有些恃才傲物,多有妄行。不过罪不至削藩。】

【五弟这次是受了我牵累,黄子澄说五弟是“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

【只是不知道,若是二哥三哥在世,他会不会也剪二哥三哥如剪本王手足。】

顺治十七年。

吴江唐湖古风庄(后世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东南部)。

惊隐诗社。

此时正值初秋,晚风徐徐。

天幕横亘于高空之上,将残月衬的黯然无光。

古道上,一个书生,背着满箱典籍,每走一步,都在泥泞路上留下一个脚印。

“咚咚咚~”

平缓的敲门声响起。

古风庄内,几人围炉而坐。

突闻得敲门声,庄子主人叶继武动作一僵。

他给院内另外两人使了个眼色,二人当即跑到帷幔后躲了起来。

“谁啊!”

一边将案上一本《天潢玉牒》初版塞入暗格,叶继武一边高声喊道。

“古风大哥,是我顾炎武。”

“是宁人兄弟来了!”

顾炎武声音不小,帷幔后两人都听到了。

不过出于谨慎,他们还是没有弄出动静。

“来了。”

叶继武(字瞻山,号古风)同样不确定门外来人的身份。

他不敢多说什么,只是脚步不由得加快了几分。

伴随着咔的一声,门闩取下,大门打开后,露出了门口风尘仆仆的人影。

得益于天幕明亮如十轮满月。

叶继武一眼看清眼前人的容貌,可不正是亭林先生顾炎武(字忠清、宁人)。

“宁人老弟,你怎么来了!”

将顾炎武请进院中,叶继武反手将院门闩上,方才问道。

“我前些日子刚从北京回来,去太祖孝陵考据了一番——噫!晦生贤弟,圣木贤弟也在!”

话到一半,顾炎武眼睛突然一亮,看着从帷幕后走出的两人,脸上掩藏不住的喜悦。

“兄长对那天幕怎么看?”

两人中,一个身形清瘦,面庞狭长,眉目疏朗的素衣书生直勾勾的盯着顾炎武,开口就直问天幕之事。

几人分别已有一年半载,而天幕出现不过半月,这是两人第一次在同一处看天幕。

吴言(字晦生,号赤溟)头裹方巾,虽身在顺治年间,亦着明装,穿一身布衣。

他来到陆继武身旁,笑道:“圣木老毛病又犯了。”

顾炎武苦笑着摇摇头:“圣木贤弟你不该先请我喝茶,给我接风洗尘吗?”

“先谈过再接风不迟。”潘柽章(字圣木,号稼堂)依旧板着一张脸,“天底下谁不知道大儒亭林先生,脚不生根,游踪不定,不趁现在多问几个问题,等一下兄长跑了,小弟我跟谁哭去。”

“好好好~”

顾炎武无奈的点点头,碰的一声将沉重的书箱放下:

“这是我给你们带的古史孤本——圣木,先说说你怎么看的吧。”

潘柽章闻言,也不磨叽,直接道:“依我观之,天幕并非神圣,只是自然而成,能见后世剧本戏台罢了。”

“噢!何以得见?”

顾炎武向来主张“巫觋(音习)惑众”“谶纬乱政”“鬼神之事,圣人存而不论”,天幕现世以来,不少儒生视之天降祥瑞,他一直不以为意。

潘柽章的说法深得他心。

“兄长可还记得我在写一本《国史考异》?”

“这事兄长我可是资助了你史书千卷有余,怎么会记不得。”

潘柽章点点头,指着天幕道:

“近年来,稼堂与诗社兄弟一起暗修明史,其中考据了不少成祖事情的史事。”

“结果如何?”

“成祖发靖难之役而得天下,为正其名,多改《实录》,矫枉过度,甚至于编造篡改原史。”

“何以得见?”

潘柽章自暗格中取出两本《天潢玉牒》。

此书是明代早期的官修史书,主要记载太祖洪武皇帝的重要事迹以及后妃所生皇子状况。

“依小弟研究,如今所见《天潢玉牒》多为成祖篡改重修之后的,而且是二次重修。”

说罢,潘柽章翻开第一本:“此本位绣石书堂手抄本,当为成祖早期篡改杰作。”

顾炎武顺着潘柽章的目光看去,就见其上写着:

长子朱标、次子朱樉、三子朱棡为诸母所生,仅朱棣、朱橚为高后嫡出。

见此,顾炎武眉头一皱:“这改的也忒不合理了。”

“是极。”叶继武在一旁道,“若成祖真为高后嫡出,又哪来的后来壬午之难。嫡长子身份,早该承位大统了。”

“所以又有了第二版。”潘柽章翻开第二本,其上写道:

朱标、朱樉、朱棡、朱棣、朱橚五子均为高后嫡出。

很显然,史书有问题。

而天幕之上。

刚刚那位永乐大帝自己说的【只是不知道,若是二哥三哥在世,他会不会也剪二哥三哥如剪本王手足。】,显然是以二次修改版本为依据。

“神圣无错,而有错者绝非神圣。”

四人各自点头。

顾炎武突然问道:“除了这《天潢玉牒》外,可还有他证?”

“早知道你会这么问。”潘柽章面上微笑,反手掏出另一本书。

“这是《太常寺志》。兄长刚从应天府回来,应该不陌生,其上亦写了成祖生母为妃。”

“按其中说法,孝陵神位布局是左李淑妃为太子朱标、秦王、晋王母,右妃,为成祖朱棣母。”

“此外,钱谦益自言,其亲往拜见过,正如《太常寺志》所记。”

“莫提那姓钱的软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