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干名老中医应用花类中药治疗脾胃疾患经验
魏凌雪 李军军 林晓辉 胡灵敏 柯 干(指导)
浙江省台州医院中医科
柯干1965年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为浙江省首批高等院校中医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先后就业于玉环县第二人民医院、台州卫生学校,尤其是在台州卫生学校期间,他教授“金匮要略”“中医内科学”等课程,博览众多古典医书,积累了雄厚的中医基础理论功底。1997年调到台州医院中医科,从临床到理论,再从理论到临床,他临证施治、辨证思维及遣方用药思路更缜密,用药精简,药效显著。2001年凭其精湛医术获浙江省名中医称号,2002年获评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即使功成名就,现在退休返聘,他仍秉持多年来不骄不躁、恪守医德、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作风,数十年如一日。本人有幸跟随其门诊3年,从他身上学得的东西太多,本文仅举柯干医师应用花药治胃经验来学习分析,望能窥得柯干医师辨证论治医术方法之一二,以飨同道。
柯干医师自拟双花胃灵汤基本方组成:玫瑰花10g,梅花10g,党参20g,炒白术10g,炒白芍10g,海螵蛸10g,白及10g,醋延胡索10g,炙甘草3g。全方治疗脾虚气滞型胃脘痛、脘腹胀等脾胃疾患。《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称玫瑰花归肝脾经,能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用于肝胃气痛,食少呕恶,月经不调,跌仆伤痛。梅花,开郁和中,化痰解毒,用于郁闷心烦,肝胃气痛,梅核气。两者合用,疏肝理气健脾,且其理气力平,气舒而不滞气。党参健脾和胃,甘温益气,滋生化之源以补其本;炒白术补脾益气,燥湿利水,培补脾土;炒白芍缓中止痛,养血柔肝健脾;海螵蛸制酸敛疮;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有利于黏膜溃疡愈合修复;醋延胡索活血利气止痛;炙甘草补脾和胃,缓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开郁健脾益气、行气和中、缓急止痛之功。
柯干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常作如下相应加减。偏胃寒,恶寒喜温者,可加良附丸或桂枝,以温中散寒;胃寒寒凝而痛者,加甘松、九香虫,温中行气止痛;偏气虚甚者,加黄芪,协党参补气之力,另黄芪可起到托毒生肌之作用,胃镜显示有慢性溃疡或糜烂者,也可辨证加用;偏血虚者,加当归、川芎,以行气血;偏气滞重者,加佛手、香附;反酸、胃脘烧灼者,加浙贝母,与原方海螵蛸组成海贝散以制酸,或加用煅瓦楞、煅牡蛎、左金丸等制酸;兼有痰饮者,加二陈汤,健脾化痰助运。
医案举例:
案1:
陈某,女,40岁。2014年5月3日初诊。腹胀不舒2年余,伴嗳气,纳差,进食后腹胀加重,时有反酸、胃脘烧灼痛,大便时稀,舌红苔白,脉细数。半年前行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中度糜烂。西药予多潘立酮片、铝碳酸镁片、奥美拉唑肠溶片等治疗半年,效果不显。
柯老方用:玫瑰花10g,梅花10g,党参20g,炒白术10g,炒白芍10g,海螵蛸10g,白及10g,醋延胡索10g,黄芪30g,浙贝母10g,六神曲10g,佛手10g,炙甘草3g。7剂,日1剂,水煎服。辨证属脾虚气滞、运化失常,方用双花汤加黄芪益气健脾;加佛手加强理气;加浙贝母合海螵蛸制酸;加六神曲消积助运。
5月11日复诊:患者诉腹胀、反酸好转明显,纳转佳,大便偏软、日1行。予初诊方去浙贝母、六神曲,加山药,继续服用7剂。
5月18日三诊:患者诉所有症状消失。后予维持此方间断巩固治疗,症状未复发。
案2:
蔡某,男,51岁,2013年6月24日初诊。胃脘疼痛反复发作2个月余,疼痛隐隐,饭后较著,胃纳差,大便量少、质可、日1行,舌淡红苔薄白,脉细。之前不规则服用治疗胃痛的西药(具体不详),效果不显,仍反复发作。
柯老方用:玫瑰花10g,梅花10g,党参20g,炒白术10g,炒白芍10g,海螵蛸10g,黄芪30g,醋延胡索10g,厚朴10g,桂枝6g,枳壳10g,制香附10g。7剂,日1剂,水煎服。患者胃脘痛呈隐隐发作,胃纳不佳,舌质淡红,辨证属脾虚失运,气滞不通而痛,方用双花汤加黄芪益气健脾助运,桂枝、醋延胡索温中行气止痛,厚朴、制香附宽中行气。嘱平素饮食注意忌油腻、煎炸、辛辣刺激之品,调畅情志。
6月30日复诊:胃脘隐痛明显缓解,胃纳仍差,大便同前。予初诊方加谷麦芽各15g,续服10剂。
7月10日三诊:症状悉除,临床痊愈,嘱继续控制饮食,调畅情志。
脾胃疾患为当今常见、多发病之一,患者、医家深为其苦。柯老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发现今人多发脾胃病,一方面为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多食肥甘厚腻、辛辣刺激之品,伤及脾胃;另一方面,今人工作生活节奏较快,压力过重,思虑过多,忧思伤脾。临床证型以脾虚气滞、脾虚湿热、肝郁脾虚证较多见,而这些证型多不离脾虚为本,因此他认为治疗脾胃病应首重疏肝健脾益气、复健助运。双花胃灵汤恰恰就是这样一个方剂,药味简单,价格便宜,随证加减即可合成小建中汤、健脾丸、四君子汤等常用经典方,也可根据症状轻重,随意增减,临床应用简便灵巧,虽只9味药,但深含多方之意,深寓柯老用药风格,临床应用颇多。
另外,脾胃疾患病程长,迁延难愈,且易复发。柯老强调应辨证准确,用药精专,不可拖延失治,甚或误治,如诸多患者西药诊治半年、一年不效才转治中医,致使脾胃更虚,病症更复杂,更加重肝郁,治疗愈难。其次,柯老强调,脾胃病的防治,情志调畅和饮食调护是关键。《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不宜过饱,需避免生冷硬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减轻脾胃负担;保持心情舒畅,使肝气条达,则脾胃升降功能得以保持正常。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因此,“移情易性以健脾,饮食有节以和胃”,两者相辅相成,于日常生活中配合调护脾胃,以达事半功倍之效果。
(原载于《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