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林海雪原(存目)
-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导读
- 贾丽萍主编
- 708字
- 2025-04-28 11:21:24
曲波
曲波(1923—2002),山东龙口人,代表作《林海雪原》《山呼海啸》《桥隆飙》等。
《林海雪原》写于1955年12月至1956年8月,1957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单行本。《林海雪原》是以作家本人及战友们当年的战斗经历为基础创作的,带有浓厚的纪实性质。小说发表之时反响巨大,后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戏剧等多种形式,影响深远。其中“智取威虎山”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片段。作品讲述了解放战争初期,由36位解放军战士组成的小分队在东北的林海雪原上搜剿国民党残余和土匪的故事,以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火烧大锅盔、激战四方台等剿匪战斗为主线,穿插民谣、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地理风情等,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传奇色彩。
小说集中描写了人民解放军与匪患斗智斗勇的战斗过程,刻画了众多性格各异的解放军战士。少剑波年轻有为、足智多谋,杨子荣胆识兼备、智勇双全,刘勋苍骁勇威猛、急躁冲动,栾超家身怀绝技、诙谐风趣,孙达得吃苦耐劳、沉稳忠厚,小白茹美丽善良、机灵活泼……小说还刻画了许大马棒、蝴蝶迷、座山雕、老妖道、马希山等土匪形象,他们相貌丑陋、荒淫无道、凶狠毒辣、奸诈狡猾,与解放军战士的光辉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人性中善与恶、美与丑的两极。
作为一部英雄传奇小说,《林海雪原》的传奇性还表现为情节紧凑、环环相扣、大开大合、波澜起伏。几个大故事各具特色,既相互连贯又相互独立,每个大故事还分成若干小故事,结构统一和谐又富于变化,带有较强的可读性,明显受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影响。当然,《林海雪原》也有明显的艺术缺陷,比如,以弱胜强的战争场景过度夸张,消解了战争文学的悲壮美;人物形象的过度拔高,损伤了人物的真实性;过度突出主要人物,忽略了对次要人物和反面人物的塑造。
(田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