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太平洋霸权体系下美国同自由联系国关系建构的研究意义

本书从美国霸权体系理论的视域研析美国与太平洋自由联系国的关系及其演变历程。本书在研究中主要采用“权力架构”理论探索美国与太平洋自由联系国的建构过程。在同样的理论框架下,本书亦深入探讨美国与自由联系国的建构、巩固和发展的演变轨迹,从而为探寻21世纪美国在太平洋地区霸权的演化路径提供理论和实证指导,也为本地区有关国家因应美国太平洋地区霸权发展的新变化提供理论指导。本书因此在地区霸权理论、地区霸权研究方法论和地区霸权应对等理论和应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对美国在太平洋岛屿地区的自由联系国部署加强研究可以深化对美国在该地区的霸权建构和护持的系统性和实证性研究,对于完善和发展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体系的同盟理论、霸权理论和“权力架构”以及权力架构理论等具有较大的学术和学理研究价值。美国建立自由联系国的构想发端于二战后太平洋岛屿地区民族独立和政治自决风起云涌之际,其根本目的是服务于美国的全球霸权,特别是护持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霸权及既得利益。美国主导的自由联系国安排的首要目标就是要维护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霸权体系与秩序,阻遏苏联和其他新兴大国的挑战。因此,自由联系国部署就是要以此控制太平洋地区战略位置重要的岛国,为美国的太平洋霸权和既得政治、经济、军事利益服务。因此,不论西方学界宣扬的霸权理论——如霸权稳定论、友善霸权论等——给“霸权”穿上多么华丽的外衣都难以掩盖其服务于帝国主义对权力和利益争夺的本质。我国学界对美国在太平洋岛屿地区的自由联系国部署及其演变缺乏系统性理论和实证研究,我国学界目前对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和“印太”地区的霸权体系研究较多,而对美国在太平洋岛屿地区自由联系国体系的研究很少,并且只以学术性单篇论文形式出现,而研究性和学术性专著则处于空白状态。因此,从美国对太平洋霸权的护持视角,对美国在太平洋岛屿地区自由联系国体系开展系统性理论和实证研究对于填补国内学术研究空白,深化美国同太平洋岛国关系和太平洋地区霸权研究具有重要的学理和学术意义。

第二,对美国在太平洋岛屿地区的自由联系国安排展开研究对于维护太平洋岛屿地区,乃至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地区合作与发展,推动新的区域秩序建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美国在太平洋岛屿地区的霸权正遭遇当地民众日益觉醒的民族独立和政治自觉的挑战。太平洋岛国政府和民众自21世纪以来加速实行“北向方略”,谋求与亚洲国家全方位发展经贸合作和平等互利关系,以摆脱对美国和其他前殖民宗主国的依赖,动摇前殖民宗主国支持的美国地区霸权体系和秩序,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真正独立和自决[30]。因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霸权及其背后的支撑——美国在亚太地区构建的“轮辐”体系在后冷战时期已经成为亚太地区和更广袤的太平洋区域安全架构中最为重要的变量,其存在和发展趋势已经、并将继续对亚太地区和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和平和繁荣产生重要影响。把握其发展方向,洞悉其对地区合作和安全的影响,有利于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趋利避害地发展互利合作关系,推动地区经济繁荣,维护太平洋地区,特别是亚太地区的持久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