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26. 夜巷血洗叛徒命

另一边,张明澈的资产仍在悄然扩张,仿佛一条潜藏在繁华都市深处的暗流,无声无息地涌动。

此时的上海,正值鼎盛时期,十里洋场,灯红酒绿,纸醉金迷。

自1920年起,汉口、广州、港城等几大商埠因政治风潮的冲击,繁荣景象逐渐褪色,许多中外商人纷纷转投上海,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1928年,南京被国民政府定为首都,原本聚集在BJ、天津的政客们也纷纷南下,不少人选择在上海租界定居。这座城市的繁华,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流与财富。

张明澈的财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悄然积累。

1930年初,他购入的房产,在随后的几年里价格急剧攀升。他名下的五家玉器店也在稳步盈利,大部分利润被他悄然投入房产,尤其是租界内的地产。

他行事低调,从不参加富商聚会,也不在镁光灯下露面,因此偌大的上海滩,鲜有人知晓他的真实财力。

在外人眼中,玉器店不过是小打小闹,贸易公司规模有限,黄包车公司更是无足轻重,无法与黄包车大王顾竹轩相提并论。然而,张明澈的财富早已悄然扎根于大都会的房产之中,这门“躺赢”的生意,正为他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

他本可以走实业救国的道路,创办几家企业,生产自行车、手表等现代工业品。然而,他需要抽出大量时间修炼,提升自身的功力,因此没有足够的精力去管理公司。他也不愿让自己的名字过于响亮,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于是,他选择了低调行事,将大部分财富投入房产,静待时机的成熟。

与此同时,他还要为师傅张仁奎操盘。每个月,他都会与师傅见面,顺便结识一些青白党上层的大人物。然而,由于他无官无职,双方地位不对等,那些大人物并未将他放在眼里。他们只知道他是张仁奎喜欢的青年才俊,却不知他有何特殊之处。

张明澈虽然认识不少人,但他无意与这些人攀交情。因为他深知,若干年后,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将离开祖国大陆。他若与他们走得太近,可能会受到牵连,像杜月笙那样逃亡港城,或像黄金荣一样沦落到扫大街的境地。

1931年9月1日,张明澈的功力再次提升,达到了炼气第五重。

这一境界已非同小可,凭借机敏的步伐,他能够躲避手枪子弹。只要不陷入重兵围困,几乎没有人能伤害他。

张明澈心情愉悦,决定去玉器店调来一批翡翠原石。

然而,当他从赫德路附近经过时,抬头看了一眼32号住宅,心中猛然一惊:“坏了,这地方暴露了!有人在附近监视。不知道为什么还没动手抓人。”

他迅速前往报社,发现报社门口无人监视,心中略微放松了一些。看样子,敌人刚刚发现赫德路的电台,还未及调查发报员的身份。

张明澈走进报社,想找陈莲香,但她外出采访未归。于是,他前往主编室,敲响了房门。

“请进!”陈升卿的声音从房内传来。

张明澈推门而入,陈升卿抬头看了他一眼,问道:“你是?”

张明澈关上门,自报姓名后,直截了当地说道:“我刚刚从赫德路经过,发现有三名特务盯着32号。”

陈升卿猛然坐直了身子,眼中闪过一丝紧张:“你怎么知道我住那儿?是莲香告诉你的吗?”

“她没告诉我!但我什么都知道,事情危急,你赶紧撤离。”

“不行,我有东西在里边,得回去一趟。”

“不能去!有什么东西,你告诉我,我帮你取来。”

“这是要命的事,你不怕危险?”

“我等天黑了进去。我身手好,能避开盯梢的人。现在的关键,如果你撤了,会不会牵连陈莲香?”

陈升卿沉默片刻,缓缓说道:“应该不会,她有好几个月没过去了。她也没跟邻居说过话,除了一个叫‘张祜’的人之外,没有人近距离见过她。”

张明澈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我觉得有些奇怪,特务既然查到了32号的电台,为何没来报社外边盯梢?”

“因为有了新的发报员,过去半个月,都是别人在收发电报。他们不晓得我是干什么的。我有好几天没过去了。”

“那也要离开上海,在外面避一避,等过了风头再回来。”

“小张,你能不能将那两人救出来?同时取出电台和密码本?”

“没问题,你告诉我名字,然后赶紧离开。”

陈升卿迅速说出了两名发报员的名字和接头暗号:李成和张林。张明澈心中隐隐担忧,担心电台小组出了叛徒。若这两人叛变,交代出陈升卿,再顺藤摸瓜查到陈莲香,那麻烦就大了。

陈升卿似乎看出了他的担忧,安慰道:“李成是从根据地来的,父母都是党员,应该不会叛变。张林是从南京来的学生,是别人推荐的,背景看似清白,但还没来得及仔细调查。他们都没见过莲香,就算叛变,最多把我供出来。”

“那也不行,你是莲香的叔叔,你出事会牵涉她。还是赶紧避一避。”

“好吧,我出去躲几天。”

当天晚上,张明澈运功改变脸型,化身为另一副模样,悄然来到赫德路32号附近。他悄无声息地摸过去,将三名特务打晕,缴获了三支手枪,随后大摇大摆地敲响了32号的门。

屋内有两名年轻人,年龄都在二十岁出头。其中一人留着短发,警惕地问道:“你找谁?有什么事?”另一人头发稍长,探头往外看,似乎在确认张明澈背后是否有人跟随。

张明澈沉声说道:“这里暴露了,有特务在外面监视。赶紧走!”

两人露出惊讶的神色。短发青年问道:“你究竟是谁?”

“老田派我来的!快走,别磨蹭!”张明澈口中的“老田”,正是陈升卿的化名。

长发青年则追问:“老田自己怎么不来?”

张明澈冷冷答道:“老田同志牺牲了!”

“什么?”两人同时惊呼。

“你们两个,谁是李成?谁是张林?”

短发青年面露悲色,答道:“我是李成,他是张林。”

张明澈点了点头:“赶紧走,我负责收尾。密码本呢?”

“在这儿。”李成递上一本书。

张明澈接过密码本,迅速检查了一番,确认没有重要文件遗漏后,催促两人离开。李成和张林匆匆出门,沿着赫德路分头离去。

张明澈则悄然跟在张林身后,发现他朝南走去,前方不远处便是力行社特务处。他心中一紧,快步上前,伸手捏住了张林的脖子,将他拖入一条无人小巷。

“说吧,你是什么人?为什么做叛徒?”张明澈的声音冰冷刺骨。

张林挣扎着,想要大声呼救,却发现自己的声音嘶哑低沉,根本无法传出。他颤抖着说道:“我……我……不是叛徒,你搞错了。”

“你再狡猾,还能逃出我这双眼睛?老实交代,你的背景来历,谁派你来的?什么时候叛变的?跟特务组织说了什么?”

“你真的搞错了!”

张明澈不再废话,左手捏着张林的脖子,右手一指点在他的肋部。顿时,一股又痒又麻又痛的感觉涌上张林的心头,他很快便承受不住,颤抖着说道:“我交代!我是东吴大学的学生,受贺衷寒的逼迫加入力行社,在大学期间被吸收进入大赤党,然后被派到上海来学习发报技术。”

“为何这么快泄露电台位置?”

“因为这几天,我发了好几封重要电报,引起了上面的关注,想尽快收网。”

“你上报了什么内容?关于老田,你说了多少?”

“我只交代了电台位置,没说老田的事。”

“为什么不说?”

“我想直接汇报给贺衷寒,可他去北平了还没回来。”

张明澈并不完全相信张林的话,他深吸一口气,一指点在张林的脑门上,施展“搜魂术”。这门法术极为霸道,强行施展会导致对方思维混乱,甚至变成疯子。张明澈的面色也变得苍白,心跳加速,手足出汗,但他依然坚持着,从张林的记忆中捕捉到了关键信息。

片刻后,他收回手指,一掌将张林拍死。随后,他回到赫德路,将那名特务小头目也一并解决,确保李成的安全。至于另外两名特务,他并未动手,因为他们并未掌握重要信息。

处理完这一切,张明澈毫不在意地回到家中,仿佛什么事都未曾发生。杀人这种事,他前世早已司空见惯。作为元婴真君,他曾经历过无数生死搏杀,手中沾染的鲜血早已不计其数。因此,连杀两人,对他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毫无心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