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郭药师?!

龙王关,按理来说只有漕工才能参加。

可却有很多非漕工出身参加。

这也就罢了,陈坦之对此不会多管。

但像是蒋魁这种手上沾染人命的家伙来参加龙王关,却是绝对不被允许的。

可以说,陈迟瑞邀请对方来的做法,大错特错。

龙王关,本是为赞颂凡人抵抗江河波涛而设立的,是歌颂人与自然对抗的不屈意志。

让屠戮同类的蒋魁参加,无疑是对龙王关的侮辱!

作为漕帮帮主次子的陈迟瑞明知如此,却还是邀请蒋魁。

这……若非年老昏花的陈坦之暗许,金雄卫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让对方参加!

接下来几日,徐澜本以为会安然度过,只等后面龙王关开始即可。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李光却给他传来了一个令人惊悚的消息……

县衙。

徐澜进来后,就见李光照常煮了壶茶。

“小友来了?坐吧。”说着,他便为少年斟了杯茶。

“多谢。”

徐澜道谢一声,拿起白瓷杯,却并未喝下去,而是看着李光。

此刻的李光,似是在沉思着什么,又好似在忧虑,眉头紧皱,嘴唇下意识的紧紧抿着。

“李县尊,近来可有发生什么事?”徐澜将瓷杯放下,双眸直视着对方,轻声问道。

李光闻言,脸上露出一抹郁色,旋即沉声道:

“有消息传来,金军再度南下了。”

听到这话,徐澜也不由眉头一皱。

他知道,李光所言的金军,不是那种小股人数的骚扰。

而是金人决定派成建制的军队侵略了。

“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是啊……”李光陷入沉默。

按理来说,就算边境发生敌国派军之事,也轮不到他这一县之官担心。

可问题是,南乐县便是地处边疆的缓冲地带,若是金军大举入侵,第一个遭殃的就是他们。

“那现在军情如何?朝廷可有派军前来支援?”徐澜问道。

李光闻言,轻轻摇了摇头道:

“并未……但是上面却遣了一纸调令,命郭药师率领‘常胜军’阻击。”

“郭药师?!”

在听到这个名字的一瞬间,徐澜便不由瞳孔一缩,脑海中电光火石,想到了不少东西。

前世他历史不算好,可对于北宋末年这段屈辱的历史有一定了解。

导致“靖康之耻”发生的导火索,就是郭药师叛宋降金,令北宋失去了一股重要的战斗力量。

而郭药师叛宋后,北宋末年还能撑门面的将领,也就不过寥寥几人。

其中为后世广为人知的“老种相公”种师道,便是其中之一,在王朝末年为宋朝续了最后一段时间的命。

可当他将金军击退,暂时缓解了燃眉之急,却立即被钦总罢了军权。

就连其提出的建议也被忽视,没过多久便郁郁而终。

而当金军再次发动攻势的时候,便再无人能够抵挡他们的铁蹄。

“郭药师……”

对于此人,徐澜的印象便是“三姓家奴”的军阀。

从辽至宋,再到金,也算历经三朝了。

他本身是个投机军阀,有才能有谋略,最开始叛辽降宋,也是认为宋朝家大业大,是有实力的。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北宋实际上没想象的那么弱……但也没他想象的那么强。

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类人的君主,就算给他们带甲百万的雄兵,也只会沉溺享乐而不用。

更可怕的是,他们连带着朝堂上的软脚虾,面对着金军的逼迫都一再退让,而不反击。

所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道理,他们是不懂的。

就在前两年,作为叛金降宋的降将张觉被朝廷交了出来。

当时金人要求把张觉交出来,而张觉已经逃入燕京,就在同样作为降将派系的郭药师军营中。

燕山知府王安中想冒名顶替了事,杀了一个长得有点像张觉的人应付了事。

没想到却被识破,接着完颜宗望以发兵威胁,北宋君臣一合计便把张觉交了出来。

他们不仅砍了张觉的头,就连其两个儿子都没有幸免,以水银腌渍后一并送了出去。

临死前,张觉痛骂北宋,说朝廷毫无信义。

史载:“数以罪,觉骂宋人不容口,遂杀觉函其首以与金人,自是,降将卒皆解体。”

而张觉的死,更是令燕京城内归顺北宋的“义军”将士痛哭流涕,对朝廷也是大失所望,担心自己会成为下一个张觉。

当王安中准备把张觉头颅献给金人时,郭药师则是毫无顾忌地直言问:“若金人来索药师奈何?”

王安中不知如何回答好,内心认定这郭药师会谋反,连忙向朝廷汇报。

怎奈昏君佞臣谁也没当回事,一没有安抚郭药师,二没有采取办法,完全听之任之。

自此,郭药师心中也扎着一根刺,不再信任朝廷。

现在是宣和七年,也就是1125年……徐澜若是没记错,就是在今年,郭药师叛宋降金了。

金人以北宋违约,大举攻宋,沿边那些宋将一个个望风逃窜。

郭药师率部在燕京东面的白沟一带与金军血战,与他共同迎敌的将领是张令徽、刘舜仁。

郭药师虽然作战勇猛,又得士心,鏖战三十里,直杀到金军营寨前,但张令徽、刘舜仁这两个混蛋却惨败。

就在郭药师想要乘胜追击的时候,可谁知张令徽竟然畏惧金兵,率宋军提前撤离战场。

随后金兵回头反击,郭药师抵挡不住战败,又想到张觉之事,心下发寒,便直接投降金朝。

……

“原来,现在就已经到这个时间点了吗?”

徐澜心中暗道。

现在郭药师被派来抵抗金军,满怀雄心壮志,却不知道自己以后会被人卖了、不得不投降金朝的命运。

“不知道这其中,有没有我参与的机会……”

辞别李光后,徐澜便不由想道。

走在车水马龙的长街中,徐澜忽的定住,站在原地,双眸望向远方。

恍惚间。

他仿佛看到历史的大势,滚滚如潮水,裹挟着无数人的命运,厮杀着、咆哮着、呜咽着向他涌来。

少年下意识握紧了拳头。

“如果是我的话……能否扭转那本会崩坏的大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