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叔孙通赠《礼》

将阖清楚自己的优势所在。

眼下是始皇帝二十六年,天下刚刚一统,大秦即将踏上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

而他,作为一个穿越者,知道后世两千年的时代发展轨迹,

这对于一个尚处于迷茫摸索着的庞大帝国而言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一个现代人所拥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体系对于古代而言是降维打击的,他能够给大秦提供无数条可供参考借鉴的道路。

当然,将阖也不会过分的高估自己。

他知道,自己对于秦王朝的了解仅限于书本之中,而在他切身实地的真正了解这个时代之前,他的一切所学皆是空中楼阁。

他需要尽可能的利用自己的先知先觉朝着二世之位发起冲锋。

但在自己尚未完全充分的了解这个时代之前,也不能忘了多听,多看,多学,多问。

诚如眼下,他一个没有母族依靠,且并不受始皇帝宠爱的公子,若非刻苦用功,也无以开口借太史令胡毋敬之手为自己代呈奏疏。

尽快崭露头角之时,亦需不望内功。

否则,三言两语,内里不足便显露无疑。

“好在……我才九岁。”将阖笑了笑。

人们对于孩童总会有更低的心理预期。

若是穿越成和长公子扶苏一般年龄相仿的公子,那夺嫡难度将会直线上升。

不论其他,光是追上其余公子的知识储备和深度,就需要数年头悬梁锥刺股的苦功。

而眼下的自己,甚至只需要拿出成年人的自制力和一些刻苦奋斗的精神,就能够博得一个聪敏的评价。

而且,作为一个幼年公子,他所需要面临的考验也只不过是入门难度。

“先生,写完了。”

将阖甚至有闲工夫边写边想,在将闾三人愁眉苦脸的被打发回去重新复习的同时,将阖已经将两篇篆书默写完毕。

叔孙通闻声接过将阖递过来的竹简,简略的扫了一眼。

“善……”说罢,有些为难的看了一眼胡亥三人。

将阖的学业进度已经远超三人,在其余三个公子还处于入门阶段之时,公子将阖已经出色的完成了结业考核。

学习进度相差极大……

但这是四位公子统一授课,自然不可能为了公子将阖一个人的进度而忽略其他公子强行提高难度。

只是……

为人师者,面对聪敏好学之生,亦不忍璞玉荒废。

总不能,让公子将阖继续听讲《太史籀书》。

叔孙通很确定,公子将阖已经将雅语的切韵和大篆的书写完全学习完毕。

“公子可想学礼?”叔孙通有些按耐不住的开口问道。

温故学业是一件好事,可是其余三个公子很明显会在这里停留很长一段时间,温故的太久对于公子将阖而言实在是太浪费时间了。

当然,这其中或许也夹杂着一些其他的想法。

毕竟公子将阖的表现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童而言实在是超标。

而恰好,他还是大秦的公子。

总之,他有了一些为公子将阖开小灶的心思

“嗯?”

将阖愣了一下,尔后躬身执礼。

“固所愿也。”

说实话,将阖有那么一瞬间的犹豫。

毕竟秦国以法治国……而始皇帝推行的种种政策皆以法治。

大秦朝堂的最终政治斗争也以廷尉李斯获取胜利而告终。

礼乃儒学,但从历史上的表现来看,始皇帝似乎对儒家并不感冒。

不过这种犹豫也仅仅持续了一瞬间。

毕竟,叔孙通只是给自己开小灶罢了。

叔孙通、乃至于太史令胡毋敬、严格意义上都不能算是将阖的师长。

他们只是为诸皇子集中授课罢了。

学习知识远谈不上贴上身份标签,而且韩非子,乃至于备受始皇帝信重的廷尉李斯,都是师从荀子。

很显然,知识的来源并不重要,外在的表现才是关键。

自己也需要汲取更多的知识来丰富自己,来加深对于这个时代诸子百家的认知。

况且……始皇帝,真的会是法家的信徒么?

将阖持怀疑态度……

“善!”叔孙通抚髯,他的胡子不长,但是很笔直,井井有条的,看的出来是经过精心保养。

这个时代的人对自己的须发十分重视。

这一点倒是不分任何学派,而是这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共识。

说罢,叔孙通从案几上拿出三卷竹简递给将阖。

“此乃《礼》第一篇,其后皆余心得,公子通读《太史籀书》,可自读之。”叔孙通开口说道。

第一卷竹简是《礼》的第一篇,剩下的两卷竹简是叔孙通的个人心得注释。

将阖接过叔孙通递过来的竹简道谢。

这意味着接下来叔孙通的授课时间之内,将阖可以光明正大的不用听讲,阅读课外知识了。

很显然,这是对于天才的一些额外优待。

“去罢……先通读几遍,有不懂处明日再问。”叔孙通笑着开口说道。

待看着将阖翻开竹简以后,叔孙通这才正色看向将闾、胡亥、公子高三人。

“请诸公子听讲。”叔孙通收敛脸上的笑容变得严肃起来。

虽然这个时代各国的文字语音已和《太史籀书》迥异,但是一些古籍,尚用周篆书写。

简而言之,若要深造学术知识,通读《太史籀书》是几本门槛。

因此,叔孙通相当严厉的训斥着学习成绩不怎么理想的三人。

三人尽皆一脸苦色,将阖并不在其中,饶有兴趣的看着三人的神情,心中也多有感慨。

可惜……

倒也怪不得他们。

实在是时代发展的问题……

而恰好,他们处在了一个尴尬的时间点。

旧的启蒙书籍已经落后于时代,而新的启蒙书籍却尚未诞生。

而在思维的惯性之下,《太史籀书》依旧是贵族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这个时代就是如此,一切都方兴未艾,一切都刚刚开始。

七国文字不一,语言不一,一个学问高深的学士需要掌握七门语言七门文字……

纵横家更无需多言,掌握多门外语是基本要求。

同样的,但凡是搞学问的,不论是诸子百家的哪一家,都好不到哪里去。

“统一文字,统一语言……不仅仅是始皇帝个人的伟业,同样也是时代需要。”将阖一边翻看手中的《礼》一边想到。

“车同轨,书同文……”

学室之内,将阖的心思,逐渐飘向了遥远的章台宫。

他知道,这一切都尚在酝酿之中,还未开始。

……

(今天风贼大,断电了……给我整得跑网吧去了。十一级大狂风,恐怖如斯,出个门这家伙差点给我吹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