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收购

举一反三!

陈凯品尝到收购的美妙,他开始在想,是不是可以收购香江的摩托车制造厂,这样的话他便可以提前制造摩托车。

陈凯打听着香江摩托车产业的情况。

然后陈凯就有数了。

香江的制造业主要集中在轻工业,包括纺织、电子、玩具等,摩托车生产并非香江核心产业。

香江的摩托车产业规模非常小,主要以组织和少量生产摩托车为主,工厂规模非常小,远不及日本、意大利和宝岛。

香江就只有一个小型的摩托车厂,专门是用于组装和少量生产摩托车,年产量只有3000辆摩托车。

而且最妙的是,这家摩托车制造厂的老板,是一个鬼佬,正着急着甩卖摩托车制造厂,可是都挂牌了大半年的,就是找不到买家。

陈凯主动上门,直接以白菜价买下这座摩托车制造厂,甚至连鬼佬一家所住的洋楼房都给买下来。

鬼佬拿到钱后,立马屁颠屁颠地离开香江,生怕晚走一天,就走不了。

陈凯参观过这家摩托车制造厂,还是很满意的,仪器设备都挺齐的。

摩托车制造厂年产量是只有3000辆摩托车,但是设计时是可以达到10000辆摩托车。

只不过香江摩托车市场有限,再加上这家摩托车制造厂名气有限,生产出来的摩托车并不怎么受欢迎。

这家摩托车制造厂最主要的订单,其实是来自于港府、驻港部队的摩托车订单。

陈凯重新恢复摩托车制造厂的生产,工厂名称也改为了中华摩托车制造厂,而不是原来的英文名。

陈凯招工,工人调到内地,那就是属于内部调动,很多香江人就不那么抵触了。

终于,第一批摩托车生产出来,5款摩托车,各生产出200辆。

陈凯为了打响名气,请了程龙、张国荣当代言人,1000辆摩托车浩浩荡荡的在街上骑着,引起了瞩目,很快便在香江打响了名气,

有酷炫的摩托车,有专门用于上班的摩托车。

新开的摩托车销售店,生意很好。

50CC排量的用于上下班的车,一辆只要5000港元。

60CC排量的,一辆5500港元.

70CC排量的,一辆6000港元。

80CC排量的,一辆6500港元。

90CC排量的,一辆7000港元!

而这时候,香江市场上根本就没有这种小排量的轻便摩托车,最小排量的都是100CC的雅马哈RX100,最便宜的都要10000港元!

中华摩托车推出的这五款摩托车,凭借着出色的性价比,迅速地受到市场的欢迎。

对于很多人而言,摩托车就是用来上下班的,现在最便宜的只需要花一半的钱就可以实现,省下了一半的钱。

现在香江经济前景并不好,能省一笔钱,对于消费者而言是非常有吸引的。

短短一个月时间,中华摩托车就销售出1200辆。

卖得最好的,不是其他型号的摩托车,而是排量50CC的轻便摩托车!

......

羊城。

陈凯看着又一批自行车,送出厂。

他不由得打了个哈欠。

去年米兰国际自行车展的订单,到现在终于全部完成,提前了两个月完成订单。

这对于华夏自行车厂,并不容易,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很多以前不是工人,快速地被培养成工人。

当然,这些都是初级工人,只能做一些简单的生产。

三班倒,节假日几乎无休。

正是在大家的努力下,提前了两个月完成了去年的外贸订单!

而到了现在,已经有一些新建厂房被投入使用了。

而整个公司,拥有的各类机床设备,已经达到了500台。

如果全部都用起来,工人也熟练的话,年产自行车可以达到1000万辆。

现在中华自行车厂,足足有8000名职工,哪怕是在羊城,都是属于大厂。

原本的宿舍,早已不够住,都是住在周边村庄,而厂里每个月则是发放固定的住房补贴。

陈凯叫上刘军,由刘军开车,前往省建筑设计院。

会议室,省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陈向华’亲自介绍着。

几个月的努力,设计团队终于完成了初步设计。

“陈老板,摩托车生产基地共分为生产区、仓储与物流区、办公区、住宿区等。”

“生产区,分为总装车间、焊接/涂装车间、冲压/机加工车间、发动机生产车间......”

年产250万辆摩托车厂区面积1400亩,年产300万台摩托车发动机厂区面积350亩,再加上8000人员工宿舍区大概70亩地,以及食堂、厂区道路、绿化、停车场等,大概是需要2300亩地。

而陈凯拿到的是6000亩地,其他3700亩地作为发展备用地。

这还是因为现在华夏工业水平比较低,若是像现在日本,年产250万辆摩托车、年产300万台摩托车发动机的工厂,只需要1600亩地便可以。

因为日本的工厂不需要对工人包吃包住,有熟练的产业工人,比较高的自动化生产,需要用地就要少了许多。

厂区大,投资也是非常惊人。

哪怕扣除机器设备方面的,同样也是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数字。

也因此,项目按照总体规划设计,包括备用地都一起规划设计,以后需要扩大生产,直接就能施工。

而现在要建的,则是分成三期工程进行建设。

陈凯对于设计院的方案,是认可的。

好吧,陈凯得承认,他不懂,所以他选择相信设计院是专业的!

陈凯心中盘算着,如果顺利的话,6000亩地,年产摩托车700万辆、年产发动机数量850万台。

要是真的实现的话,他就是华夏摩托车大王了!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陈凯让省建筑设计院将设计方案提交给有关部门进行审查,他则是要忙着去参展。

因为日本国际自行车展要开始了!

日本,可不仅仅是摩托车王国,同样也是自行车王国。

作为资本主义国家中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工业非常发达,自行车工业也是如此。

去年日本的自行车年产量达到了750万辆,在日本本土销量650万辆,出口100万辆。

因为陈凯的缘故,日本的自行车出口量在今年直接腰斩了。

在芝加哥自行车展上,日本的自行车制造商甚至拿不到10万辆的订单。

相比起‘飞燕牌’自行车,日本自行车根本没有竞争力,外观上比不上,舒适性比不过,技术性同样也不足,更不要说价格了,日本自行车可不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