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丽丝·沃克的混杂性书写研究
- 王秀杰
- 789字
- 2025-04-25 19:29:17
第一章 混杂性叙事:美国黑人、印第安文学的文本表征
“身份总是在可能的实践、关系及现有的符号和观念中被塑造和重新塑造着。”[1]在这一点上,文学彰显其叙事力量,通过各种不同的叙事方式,文学与文化、叙事与身份之间形成了一种复杂的互动关系。叙事策略不仅属于小说的结构范畴,还属于社会学范畴,折射现实社会的权力关系。给予人物以叙事话语本身便是赋予人物一种话语权力。作为有着美国黑人和印第安混合血统的边缘人,沃克在自己的文学叙事中践行着此种话语权力。沃克深受西方主流文学的影响,又受到多元传统文化的浸润和熏陶,在叙事模式上富于多元文化相互交合的混杂性,对多元文化身份与多元传统不乏洞见。沃克以一种综合方式书写当代美国黑人和美国印第安民族的生活经验,反映两个民族均能认同的普遍价值观,并将作品中传统文化的精粹与重要的人物形象投射于非美国黑人和非印第安读者也能认同的文本叙事中,不仅传承多元的民族特性,也令作品富含时代气息和普遍吸引力。
为此,沃克的文学叙事既沿袭主流文学的主题或形式,又跳出自己黑人传统文化的框架,将美国黑人和美国印第安人民的传统理念融汇,使文本在叙事框架、叙事模式、主流文学的题材修正方面凸显沃克混杂性的文本表征:沃克在作品中不仅注入诸如美国黑人传统文化布鲁斯音乐、意指、百衲被、印第安人民的圆形理念以及非西方时空观等美国黑人和印第安文化文学元素,还通过模拟和修正性创作技巧对主流文学话语的权威性进行质疑或挑战,模糊了美国主流文学与美国黑人文学的边界,体现白人、黑人和印第安文化的多元交融。这种“似是而非”的“模拟”叙事模糊了黑/白文本的边界,叙写美国黑人文学和美国印第安文学在主流文学的边缘处混杂。它对主流文学和美国黑人文学“似乎是又不太一样”的修正性策略超越了大多数美国黑人作家只强调黑人文化传统的模式局限,同时亦挑战西方主流文学的权威性定式,从而重塑当代美国小说的叙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