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先秦兩漢量詞研究現狀與語料

量詞豐富是漢語乃至漢藏語系諸多語言語法的重要特點之一,因此量詞研究也一直是語言學界所關注的重點;漢語量詞系統的産生、發展和成熟經歷了一個長期而複雜的語法化歷程,其語法化的動因與機制也一直是漢語發展史研究的重點與熱點問題。殷商至西周時期是漢語量詞的萌芽階段,春秋戰國至秦是漢語量詞的初步發展階段,兩漢時期則是漢語量詞的茁長階段,因此系統地整理與研究先秦兩漢文獻中的量詞,不僅對先秦兩漢量詞斷代史的研究具有決定性作用,而且對於進一步探討漢語量詞系統,乃至漢藏語系、南亞語系等量詞語言中量詞系統的産生、發展及其語法化動因與機制等問題都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

如劉世儒先生所言:“對於漢語量詞史的研究,是完全有必要的。但漢語量詞,歷史悠久,材料浩繁,全面地進行研究,这顯然不是一人一時所能辦到的事。因此,我們應該盡先来作断代史的研究。我以爲,祗有把量詞的各個歷史横断面兒都研究好了,漢語的整套的系統的量詞史纔有可能建立起来,否则没有材料,‘遊談無根’,要建立科學的漢語量詞發展史那是永遠也不會辦到的。”[1] 劉先生首先對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量詞系統進行了全面考察,完成了我國第一部漢語量詞斷代研究的專著《魏晉南北朝量詞研究》,並由中華書局於1965年出版,爲漢語量詞研究、特别是量詞斷代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礎並提供了範本,此後漢語量詞研究發展迅速,大量學術論文涌現出來,但全面系統的量詞斷代史研究仍然罕見,進一步的漢語量詞通史的書寫更是道長路遠。因此,本書試圖借鑒前人及時賢的研究成果、理論和方法,對先秦兩漢時期文獻中的量詞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與研究,進而對先秦兩漢量詞系統作一斷代史研究,從而力圖使上古漢語量詞發展史的研究擺脱目前可謂“遊談無根”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