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一 本书的研究意义

1.《绿野仙踪》是研究近代汉语的重要语料,具有很高的语言价值。它语言上最大的特点是口语性强,基本上反映了清朝中叶的口语。它的叙事语言老到、大气,富有幽默感,时而调笑微讽,时而尖刻冷峭,用笔十分老辣。所写的人物对话,则口吻毕肖,绘声绘色,能把人物的个性、身份、心理在口语中刻画出来。《绿野仙踪》基本反映了清中叶的语言实际面貌,加上篇幅较长,有65万字,语料丰富,是研究近代汉语,特别是清朝中叶语言的重要语料。

2.对《绿野仙踪》副词进行研究,有利于加强专书语法研究。蒋绍愚(2001: 341)曾经指出:基础性的研究工作仍应放在重要地位,无论语音、语法、词汇,都要扎扎实实地做好专书和专题的研究工作。专书的词类研究是专书语法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副词的专书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副词在发展史中的轮廓还不够清晰,这种状况必然影响对副词演变规律的深入研究。

3.对《绿野仙踪》副词进行研究,有利于加强断代语法研究。《绿野仙踪》成书于清代,而清代是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的重要阶段。蒋绍愚、曹广顺(2005: 8)明确指出:“以往对近代汉语的前期即唐宋时期的语法研究得比较多,这在今后还要继续做,但同时要向两头扩展。一是上溯到中古时期,一是下推到元明清时期,这个时期是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逐步发展的时期,这方面的研究对于了解现代汉语语法体系的形成和加深对现代汉语语法体现的认识有更直接的关系。”因此,对《绿野仙踪》副词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4.对《绿野仙踪》副词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有助于全面揭示《绿野仙踪》副词的特点和汉语副词的历史发展轨迹。我们在对《绿野仙踪》副词做全面细致描写的基础上,将其副词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横向比较方面,将《绿野仙踪》副词与同时代的《儒林外史》《红楼梦》《儿女英雄传》三部书中的副词进行比较。这种横向对比,能清晰地展现《绿野仙踪》副词的特点,同时也能更清晰地展现清代副词的基本面貌和特点。纵向比较方面,将《绿野仙踪》中的副词与宋元明时期以及现代汉语中的副词进行对比。这种纵向比较,能比较清晰地展现汉语副词的历史发展轨迹,有利于发现汉语副词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