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庆宫,夜已深。
月色朦胧,星光驳杂,柿子呆呆坐在对岸,隔着一条木板,凝望着平静的秋水。
脚步匆匆而来,是一道健朗的男影,从宫外碎步走入,手中的卷轴披在肩膀,面色露出焦急难堪之色。
柿子看见那人,恭敬作揖:
“王公公,可是殿下的秋闱贴榜了。”随着柿子的话音,王承恩颔首将怀中的卷轴递给了他,临走时还不忘叮嘱:
“圣上,提前了秋闱放榜时间。”
“内容都在卷轴上,看过后便自知,咱家就不再不叨扰你了……”王承恩扶着手,弓着腰,恭敬退却,迈步门槛就此离开。
柿子恍然,看着公公的背影,摊开手中的卷轴字里行间都一目了然。
从左到右,依次写着: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天启二年秋闱入举榜单,秋韶华,南承韵,古七月……
放眼望去,红纸白字,字体十分醒目,工整排列书写。
但依然……
柿子认真扫视一圈后,并没有发现朱由检三子,反而更多的是其他皇子。
这让她很生气。
正欲拿着卷轴离去,她像是又想起来什么,将手中的卷轴用绫罗包裹后,偷偷露出一角泛黄的纸页。
做完这一切后,她又开始收拾院子。
很快将院子清扫干净,招呼下人们好生招待院子里的那棵梧桐树苗,每日都要施肥浇水不可懈怠。
交代完琐碎事后,她深吸了口气。
这才迈步走出,朝着远处的坤宁宫而去,她要去找惠妃娘娘寻找帮助,再不济也难在圣上耳边耳语几句。
只有这样,她才心安。
趁着夜色,柿子来到了坤宁宫前,拿出来了之前朱由检给他的令牌:
“这是信王令牌,我要入宫找惠妃娘。”
几位守卫莫名看着少女,其中一人站出来接过令牌面露沉思后,他才将那令牌揣入怀中,厉声言语:“你叫什么名字?”
柿子一愣,旋即回应:“慈庆宫,丫鬟柿子,求见惠妃娘。”言语之中,尽是凄凉。
她俯首作揖,面露难色。
“候着,我去通报一声。”说完,那名侍卫装模做样般朝宫里而去,不知所踪。
没一会,他便折返回来:“惠妃娘不见,你回去吧!”话音刚落,他便将怀中的令牌,随意抛给了柿子再没有正眼瞧她一眼。
柿子闻言,愣在原地。
许久。
她还是不愿接受事实,便拉拽那位守卫,面露乞求:“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
“麻烦将军再去禀告一趟,就说宫外俾女柿子求见娘娘……”
说着,她吸了口冷气,一滴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仿佛下一刻便要倾泄而出:
“拜托……你们了……”
旋即,她说完最后一句话后,昏厥跌倒在地不知生死。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然而,也是巧。
夜色星辰中,竟然飘起雪落,晶莹剔透的雪花飘落在少女绯红的脸颊,冻的她瑟瑟发抖继而蜷缩成一团,犹如大雪中受伤的雪兔。
下一刻,便是死亡……
与此同时,坤宁宫。
惠府院内。
“惠妃娘,外面开始飘雪了,您真的不见那个名唤柿子的丫鬟么……”红鲤眨巴着大眼睛,有些不解般看着自己的主子。
前些日子,她被康妃娘派来,照顾惠妃与淑娥公主的日常起居生活。
不过……
来到惠府以后,她才明白之前的放纵自由,都是康妃娘默许的,没有真的和她计较,自从来到了惠妃府,她感觉以前太洒脱任性了。
于是,便收敛了性子……
府内上下,全凭惠妃定夺判决。
“话说……那信王殿下去辽东已有月余,不知有没有遇到危险……什么时候回京……”
听闻,有关朱由检,角落里的小淑娥眼睛亮了,头也不疼了,傻乎乎笑着:“阿娘,阿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陪淑娥玩……”
没成想,惠妃发怒了:“一天就知道玩,丝毫没有公主的气质,还有……阿娘想问你……夫子先生布置的课业,你怎么又没有完成……”
“写字!”
顿然,小淑娥被训哭了,哇哇嚎啕大哭了起来……
完全和公主不搭边。
红鲤刚想去哄她,却被惠妃拦阻:“别理她,让她哭一哭也好……省的以后净给我生事……你去把厨灶拿来,生个火。”
红鲤见状,默默照做。
很快。
一块铜铁的火灶便搭了起来,熊熊烈火在锅灶中燃烧,不乏还有零碎的火星蹦出,温度迅速蔓延整个房屋。
与屋外雪落,天差地别。
惠妃抬头望着满天飞雪,嘴里尽是对自己的苛责:“傻丫头,是惠妃娘对不起你……”
……
坤宁宫外。
“怎么办,她是不是死了……”一个守卫壮着胆子,上前一步来到少女身旁,不觉伸手放在了少女鼻尖。
嗖——
守卫猛然抽离,面露惨白。
“看给你吓的,死了没有……”远处另一个守卫,似乎有些着急。
男子战战兢兢,久久不能言语。
“你个家伙墨迹什么……不就是看看死没死……怎么这么麻烦。”
一个粗犷汉子,上前一步。
将手指放在少女鼻尖,三息之后这才断然抽回:“去找个好人家,把她给埋了……切忌不能让任何人发现,不然后果自行承担!”汉子大手一挥,欲要离去。
“那头儿,这钱的事……”
随即,大汉朝众人丢出三袋子铜钱:“够了没,剩余的请兄弟们逛楼子!”
“前提是事情办利落。”
几人笑着应承找来一辆马车,互相拖拽着少女将其放置在马车上,临走时还不忘用麦草所掩盖尸体。
看样子,像是个老手。
“走嘞!”
“兄弟们,赶紧处理了,都好几天没去红怡馆了。”
“今个,指定要放松一下……”
粗犷汉子目送众人远去,这才原路折返来到惠妃院前,拱手弯腰禀报:“死了。”
“娘娘放心。”
“后面的事,都打理好了。”
“不会有人发现,那丫鬟死在了我们惠妃府上……”
惠妃拿起一根干柴,随意丢入火灶,默默注视着烈火将它吞噬:“来世……希望你能投个好胎……一生不入帝王世家。”
“有的时候,我其实也……”
“无能为力啊……”
注1:落榜,在科举时代,指应试未考中;或现代指考试未被录取。
榜上无名即为落榜。
具体地说,在古代科举制度中,经过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选拔,最终由皇帝钦点并公布名次,称为“金榜题名”。
而那些未能进入榜单的考生,则被称为“落榜”。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如高考)或其他重要考试中,未达到录取分数线或未被心仪的学校和专业录取的情况,也常被称为“落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