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天语文阅读真题精练:6年级(语文专项突破系列)
- 刘剑 孟灿主编
- 1416字
- 2025-04-22 13:22:47
练习2 情思家乡山杏花
煜辅
①春节过后,打开电视,足不出户,就能跟上春天的脚步。
②从岭南到华北,翻过苍青叠“雪”的杏花岭,跨过粉樱点翠的桃花坪,越过碧玉飘金的菜花海,穿过返绿拔节的冬麦田。美丽的中国,春光无限,柔风细雨,春醉禾田。春耕、春种、春管,繁忙的春天,田野里已是希望满满。
③我的心仿佛来到了户外,乘一叶扁舟,顺南风而北上,去拉开故乡的巨幅画卷,让已经来临的北国之春绽露芳颜。
④我的家乡在长城以北的塞外腹地。坡岭沟壑,起伏叠嶂,成片成片的山杏林绵延数十公里,煞是好看。
⑤家乡春花的品类并不多,像梅花、玉兰等是很难见到的。山杏花就是春季里开得最早、范围最广的。进入花期时,山上花儿陆续绽放,漫山遍野,非常壮观。毫不夸张地说,有山的地方就有山杏树。小一个月的花期,宣告着渐行渐浓的春意。这时,用南宋诗人宋祁(q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诗句写意家乡之春,是极为贴切的。
⑥山杏花就是我们家乡的报春花。人们踏青赏春,正是跟着杏花的节奏,在浅山和田园杏树下融入自然。穿红戴绿的观景者,于娱乐、欣赏和品读之中,也成就了另一道灵动的风景,不经意地点缀和活跃着春天的画面。
⑦我喜欢杏花。她寻常、低调,没有所谓高贵的名分,没有令人咋(zé)舌的身价。她不用精工细管的投入,绝大多数都是自生自长,自立自强。春华,夏果,秋丹,冬枝,集观赏、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于一体。她们的美,从容、潇洒、自信。每每相见,都让我感到畅目、顺心,感到温润、亲近。
⑧记得我在老家居住的那些年,每到这个季节,躺在床上就能看到南山杏林:山顶青松一个山头一层绿,山腰杏花一个坡洼一片白。山脚下的火车和高速路穿山越岭,直达云天。赶上丽日蓝天,我们一定会沿着步道,登临山腰,在杏林中席地而坐,听春风,沐花雨,赏景谈情。清风徐来,柳枝摇曳,撩动发际,杏林散花,沾衣欲湿。杏花雨、杨柳风,犹如仙界瑶池。此时此刻总是令人心旷神怡。
⑨最值得一提,也是让我最为感动的,就是山杏花那种凌寒独自开的品格。北京以北的家乡,冷,似乎是大自然的特殊馈赠,经常光顾的倒春寒总是想拖住春天的脚步。这时,只有杏花坚强地含苞萌动,复苏于料峭之中,给人们标识出春天的音符。那嫩如露的花蕾,薄如纸的花瓣,细如丝的花蕊,虽娇小单薄羸(léi)弱,却有着惊人的毅力。
⑩笑对寒袭,在贫瘠中以极少的索取,把美丽和利好慷慨地反哺于我们。这不正是家乡人的真实写照吗?每年开春,在家乡东山脚下,有一大片山杏林盛花如期,两头老牛翻铧(huá)耕地,种田人扬鞭一举,杏花飘落一地。洁白的花瓣就像一颗颗种子,随即被埋在了湿润的土层里。我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片片杏花,种下了一串串青春的梦想。
⑪啊!家乡的一年之计,起始于春天的杏花飞雨。此时,我的人生之计,也筹谋在承载着希望的深耕铁犁……
(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绵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心旷神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有一项是引起“家乡美景描写”的一个过渡自然段,正确的是( )
A.第②自然段
B.第③自然段
C.第④自然段
3.文章中第⑧自然段和第⑩自然段是两个场景描写。用小标题形式加以概括。
第⑧自然段描写的场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⑩自然段描写的场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选项是四个同学对文章第⑤自然段引用的诗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意思的理解。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杏树枝头,蜂飞蝶舞,春意盎然。
B.杏树枝头很多果子,孩子在玩闹。
C.粉红的杏花开满枝头,春意妖娆。
D.杏花的数量不计其数,纷繁美丽。
5.文章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