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联未来:5G车联网创新商业模式
- 吴冬升主编
- 3582字
- 2025-04-22 12:26:29
1.3 5G车联网政策进展
2011年科学技术部(以下简称科技部)就将“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研究”列入863计划重要课题,近年来智能网联相关政策频发,具体如表1-2所示。
表1-2 智能网联相关政策


2020年2月,11个国家部委联合出台《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推进车联网产业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① 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汽车产业应对严峻挑战的突破口之一。
② 汽车电子产业发展获得智能、网联、安全新契机。
③ 车路协同核心之一的智慧道路将呈现爆发式建设。
④ 汽车产业新商业模式和数据开放模式成为重要方向。
2020年3月,工信部发布《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推荐性国家标准报批公示。同月,工信部印发《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明确提到“促进‘5G+车联网’协同发展,推动将车联网纳入国家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促进LTE-V2X规模部署。建设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丰富应用场景,探索完善商业模式。结合5G商用部署,引导重点地区提前规划,加强跨部门协同,推动5G、LTE-V2X纳入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建设的重要通信标准和协议。开展5G-V2X标准研制及研发验证。”
2020年4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公路工程适应自动驾驶附属设施总体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这是国家层面首次出台与自动驾驶相关的公路技术规范。
2020年8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交通运输部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先进信息技术深度赋能交通基础设施,精准感知、精确分析、精细管理和精心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成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有力支撑。协同建设车联网,推动重点地区、重点路段应用车用无线通信技术,支持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
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力争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同月,交通运输部发布《道路运输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积极推进大数据、信息技术、自动驾驶等技术在道路运输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加强电子证照的推广应用。
2020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交通的可持续性发展》白皮书,推进“互联网+”交通发展,充分运用5G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装备领域智能化不断取得突破,出台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管理规范和封闭测试场地建设指南。同月,交通运输部制定《关于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指导意见》,坚持鼓励创新、多元发展、试点先行、确保安全的原则,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统筹科研资源,围绕自动驾驶在行业应用的关键技术开展攻关;结合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指导地方组织实施一批自动驾驶先导应用示范工程。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建设城市道路、建筑、公共设施融合感知体系,打造基于城市信息模型平台,集城市动态和静态数据于一体的智慧出行平台。
2021年3月,发改委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印发《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协同发展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打造智慧出行平台“车城网”。开展车联网电信业务商用试验,加快全国优势地区车联网先导区建设,探索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和规模部署。加快制定相关应用标准和管理办法,有序推动无人配送、无人驾驶在产业园区等特殊场景落地和示范。
2021年4月,公安部起草了《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明确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进行道路测试和通行的相关要求,以及违法和事故责任分担规定。
2021年5月,住建部、工信部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确定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一批试点城市的通知》。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建办城函[2020]594号)有关工作安排,确定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无锡6个城市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一批试点城市。2021年12月,两部委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确定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二批试点城市的通知》,确定重庆、深圳、厦门、南京、济南、成都、合肥、沧州、芜湖、淄博10个城市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二批试点城市。
2021年7月,工信部起草了《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征求意见稿)》,提到强化车联网安全能力建设,针对网联汽车及其网络关键设备,推进轻量化身份认证、车载安全网关、车载防火墙、入侵检测等关键技术及产品应用,强化纵深防御技术能力建设。针对V2X通信,推进基于PKI的安全认证与审计技术,加快车联网身份认证和安全信任体系建设。针对车联网平台及应用,建设安全运营中心,推进一体化云安全防护、数据合规保护与安全检测、监测和应急处置等技术产品落地。推动网络安全技术在OTA(Over-The-Air ,空中下载)技术升级、远程监控、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重点场景的应用部署。
2021年7月,工信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在行业融合应用深化行动中明确提到“5G+车联网”。强化汽车、通信、交通等行业的协同,加强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间联系,共同建立完备的5G与车联网测试评估体系,保障应用的端到端互联互通。提炼可规模化推广、具备商业化闭环的典型应用场景,提升用户接受程度。加快提升C-V2X通信模块的车载渗透率和路侧部署。加快探索商业模式和应用场景,支持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推动车联网基础设施与5G网络协同规划建设,选择重点城市典型区域、合适路段以及高速公路重点路段等,加快“5G+车联网”部署,推广C-V2X技术在园区、机场、港区、矿山等区域的创新应用。建立跨行业、跨区域互信互认的车联网安全通信体系。
2021年7月,工信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试行)》替代了2018年4月的管理规范,其中的道路测试,是指在公路(包括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区域范围内等用于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各类道路指定的路段进行的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测试活动;示范应用,是指在公路(包括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区域范围内等用于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各类道路指定的路段进行的具有试点、试行效果的智能网联汽车载人载物运行活动;测试区(场),是指在固定区域设置的具有封闭物理界限及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测试所需道路、网联等设施及环境条件的场地。
2021年8月,为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维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工信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数据和网络安全管理、规范软件在线升级、加强产品管理。
2021年9月,工信部印发《关于加强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工作的通知》,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基本要求,加强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防护,加强车联网网络安全防护,加强车联网服务平台安全防护,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健全安全标准体系六个方面做出部署。
2021年9月,工信部印发《关于加强车联网卡实名登记管理的通知》,启动车联网卡实名登记工作。从夯实管理职责、强化实名登记、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组织监督检查等方面提出了12项工作举措,进一步规范细化车联网卡实名登记要求。
2021年9月,交通运输部印发《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立足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和海南自贸港等重点区域发展战略,依托京哈、京港澳、杭绍甬、沈海、沪昆、成渝、海南环岛等国家高速公路重点路段,以及京雄高速、济青中线等城际快速通道开展智慧公路建设,提升路网运行管理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缓解交通拥堵,提升通行效率。
2021年11月,工信部印发《“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提出重点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实现蜂窝车联网(C-V2X)规模覆盖。加快车联网部署应用,加强基于C-V2X的车联网基础设施部署的顶层设计,“条块结合”推进高速公路车联网升级改造和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协同发展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积极开展城市试点,推动多场景应用。推动C-V2X与5G网络、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统筹建设,加快在主要城市道路的规模化部署,探索在部分高速公路路段试点应用。推动车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及测试验证,探索车联网运营主体和商业模式创新。协同汽车、交通等行业,推广车联网应用,加速车联网终端用户渗透。加快建立车联网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扎实推进车联网卡实名登记管理,建立完善车联网卡安全管理技术手段,健全车联网网络安全防护、检查、通报、处置等制度,建设车联网产品安全漏洞专业库,推动建设车联网身份认证和安全信任能力,加快构建车联网安全态势感知技术平台,增强车联网安全保障能力。
除了国家部委相关政策之外,各地纷纷出台的“十四五”相关规划中也提到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如表1-3所示。
表1-3 智能网联地方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