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创业意愿与创业行为关系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一 主要内容

(1)本书从创业过程的动态视角出发,构建了“创业意愿—创业学习、创业机会识别—创业行为”的理论模型。本书以具有创业意愿的人为研究对象,从创业者创业过程的角度展开研究,借鉴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从理论上阐述了创业意愿、创业学习和创业机会识别对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进一步拓宽了创业研究的视角,丰富了创业行为的研究,为创业者的自主创业提供了理论依据。

(2)本书提出了创业学习和创业机会识别的双中介效应及链式二重中介效应的作用机制。创业行为的开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创业学习和创业机会识别作为创业过程研究的重要变量,对创业决策的制定和创业行为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本书拓展了“创业意愿—创业行为”的理论模型,引入创业学习和创业机会识别作为中介变量,并通过了实证检验,完善了创业行为研究的理论模型,深化了创业者对开展创业行为的理解,为创业者开展创业行为提供了理论指导。

(3)本书识别出创业者特质和环境不确定性这两个调节变量。创业者特质较好地解释了哪些人能够较顺利地开展创业行为,而哪些人则不会开展创业行为。创业研究者们研究的另一个热点问题就是创业环境。环境不确定性会为具有创业者特质的个人提供更多可识别的创业机会。将创业者特质和环境不确定性作为调节变量引入“创业意愿—创业学习、创业机会识别—创业行为”的理论框架模型,进一步拓宽了创业行为的研究,丰富了创业行为的理论,为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进行整合研究提供了借鉴,更重要的是为创业者创业行为的开展提供了更宽泛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二 主要方法

本书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规范分析方法是研究中广泛使用的方法,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分析并总结出经济发展运行过程中的相关规律,这些规律的得出具有研究者的主观判断。本书采用规范分析方法,通过整理与归纳现有关于创业的文献,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创业意愿、创业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的研究进行梳理,厘清各变量的概念及变量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查找理论研究的缺口,通过归纳总结发现,在关于创业意愿和创业行为的研究中更应该引入创业学习、创业机会识别、创业者特质和环境不确定性等变量,在此基础上提出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以此来完善创业意愿对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

实证分析方法是运用一系列分析工具和数学模型对客观现象的一种描述,即描述事物客观存在的状态。本书运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数据收集,包括问卷的设计、问卷的发放、数据的采集,然后运用SPSS 19.0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在量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得到保障的基础上,进行回归分析来检验本书提出的研究假设。

三 技术路线

本书的技术路线如图1-1所示。

图1-1 本书的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