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天纵之才
- 明风八万里:从穿越正统二年开始
- 努力的雪糕
- 2267字
- 2025-04-28 13:30:01
“是也不是!”
李鄂在回答阮安的问题时玩了个花活。
“什么叫是也不是啊!”
阮安还没说话,徐恭却是有些怒了。在他看来,李鄂既然有这样的算学天赋,那么李鄂就不应该在这个问题上边胡说。
“说是,这确实是我以新思路为前提,为了在计算时省却一些麻烦,以前人的算学积累为基础写出的东西。可是话说回来,我这套与前人也没有根本上的区别。”
李鄂说到这里,用他现在能做到的最严肃的语气说:“所以,这也确实谈不上是我研究出来的东西,我研究出来的东西,这里还没有呢!”
“你对算学还有更深的研究吗?”
“有点。不过,那些东西,暂时用不上啊!我这本书写出的东西与范例,可以让所有学会的人,都用一种极其简单的办法计算,一般人会这个也就够了。”
徐恭听到这里点了点头。
他读的这册手稿主要是小学数学的内容,李鄂这个抄本做得,又舍得在纸张上边浪费,徐恭的脑子又足够优秀,他很快就把手稿读完了。
他这个时候,坚定了李鄂之前是老虎扮猪的判断。
“那你后边再有算学的东西,务必要给我一份,我挺好奇,你所说的,一般人不需要会的算学讲得都是什么东西。”
“好说!”
李鄂随即答应了徐恭。
阮安这个时候,刚刚读完了李鄂写的三角函数部分的内容。干了大半辈子工程的他,自然知道这些东西的作用,而且他能确定,古人的算学书里没这些东西。
当然这还不是阮安认为的重点,阮安认为的重点是,李鄂比他想象的还要聪明上很多倍。
算学这个东西,不会就是不会,会的人就是比不会的人聪明。
“你也务必给我一份!另外,三角函数这部分,你有空务必给我写一个更细致点的讲解文章,我看得懵懵懂懂,还没有彻底想明白呢!”
“明白!那我后边的算学手稿也请阮公公帮忙看一看,您能看懂,我再把那部分献给陛下。”
“那是我的荣幸。”
阮安这时恨不得立刻站起来,向李鄂作个揖。他虽然只是猜出来,徐恭读的仅仅是入门级的简单的算学,但是他能确定,李鄂单凭算学也能名垂史册。
他甚至有了种,与李鄂生在同一个时代很荣幸的感觉。
他作为安南人非常清楚,古往今来无不亡之国、不掘之墓,但是算学这个东西,只要用的地方本身不变,那算学本身就不可能有错误。
徐恭也被阮安这个话震到了,他一边把手里的手稿放到了桌子上,一边站了起来说:“伯伯我回头给你笔墨钱与抄写钱,你把算学的书也给我来一份。”
“那倒不用。”
“不!不!阮安他帮过你,你回报他这些是应该的,伯伯之前可没有帮过你什么事的,笔墨又不便宜,抄写也挺累的,我不能白占这便宜。”
“那好吧!”
徐恭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李鄂也不好硬说不要钱,那显得是徐恭给面子他不接,这不太合适了。
“我跟你的事就那些,最晚后天这个时候,你要把事情给我做好。”
“明白!”阮安放下了手里的手抄本,“你也要小心,你年纪也不小了,别到头来死在这件事情上!”
“这你不用担心。一者,杀我徐恭的贼人还没生出来呢!二者!”
徐恭这时望了一眼李鄂。
“人活着才能看见这个人世间,会不时出现的有意思的人与事!伯伯走了!老韩,走吧!”
“好!”
韩佥事对算学一样厌恶,又因为对李鄂的怒气还没有完全散去,他倒是表现得十分平淡。
李鄂目送徐恭与韩佥事离开,不想让袁彬、门胜等太久的他,这个时候也打算向阮安告辞。
毕竟现在这个时候,阮安还有不少事情要去做,他留在这,也是继续耽误阮安办正事的时间。
“阮公公,没有其他的事我先走了啊!”
“你等一等!三角函数部分,你给我讲一讲这个例子再走!这个定理!我现在能拿过来套着用,但是跟别人讲,我肯定是讲不透的!”
“这个简单!”
李鄂以他写的例题为核心,把三角函数部分详细地讲了一下,也没用到太多时间。
阮安在他讲的过程中不时地提问,也让李鄂对阮安有了些惺惺相惜。他认为阮安的脑子,要是生在现代,也会是一个会有一定成就的人。
那是用他这么个手稿,这么短时间内,自己看就看了个大概的聪明人,李鄂都不认为自己有同等水平的聪明。
……
两个时辰之后。
御花园里。
张太皇太后、英国公、杨溥在内的辅政大臣全部聚集在这里,听徐恭在这汇报起了他之前这段时间,对麓川那边情况的详细的汇报。
用一句话来概括麓川那边的情况,就是黔国公分析的是正确的,麓川那边的思任法是一定会入侵大明的。
原因无他,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臣能确定,思任法境内所行之法与暴秦实为一丘之貉,他那样对待治下的民众为的就是对外用兵。现在不太能确定的,也就是他们什么时候会对大明用兵。”
徐恭心中犹豫了好一会,还是没有说大明应该先发制人这件事情。
他的身份太过敏感,这个问题张太皇太后她们不问,他主动说出来很不恰当,对他的前途也有着一定影响。
“徐指挥,你认为有没有招抚的可能?”
问这个问题的是杨荣。对他这种对麓川的情况有所了解的人来说,一想到朝廷对麓川用兵的麻烦就头疼。
徐恭还没回答,杨士奇感慨说:“古往今来汉人兵锋,有在渡过金沙江之后打出大胜仗的吗?”
“李鄂想出来的那个火枪,如果真能大批量地制造出来,我不认为大明会在征讨麓川上失利。”
李鄂如果在场的话,会非常错愕这个话是杨士奇说出来的。
“火枪?那小子还能明白火枪吗?”徐恭还不知道新式火枪的事。
张太皇太后一挥手,一个小太监把一份火枪图纸给了徐恭。
徐恭接过一看,立刻认出了这个火枪设计上的优点,那确实是聪明人才能够想出来的东西。
那个小子,竟是如此天纵之才!
可是,这样的人,不应该学不会八股文啊!
徐恭越想越有些同情李成,他有了一个这么聪明的小儿子,这个小儿子偏偏就没有科举天赋。
“徐指挥,你在西南方待了不短的时间,你认为这样的火枪,能在那里发挥出足够的作用吗?”
“能!只是……”
徐恭想起了明军的后勤水平,这个火枪一旦火药受潮了,也只能当个棍子来用了。
徐恭这时突然有了一个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