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李玉娘的奇幻前景

来人还真就是找李玉娘的。

那是一个长得挺不错的小厮,一看就是给人跑腿的人,年纪不大,但是他的机灵劲任谁一眼就能看出来。

不过,李玉娘就没办法看得这么清楚了。

现在的她的头顶上戴着一个斗笠,落下的纱布把绝大多数的脸都遮上了,她只能透过纱布打量那小厮。

袭烟这时候说:“你来我们家是为了什么事啊?”

“书稿。小人是为了《西游记》第二卷的书稿来的。现在书卖得太好了,掌柜想先把第二卷排排。”

“书稿在这,拿着走吧!”

袭烟把《西游记》第二卷的书稿取了下来,递向了那小厮。

小厮连忙双手接过书稿。

袭烟严厉地说:“下一次来取书稿不要说出会让人误会的话,直接跟这位李管家说是为了书稿来就可以了。”

“你说得对!是小人办事不周了。”

“再有,让你们家老板,多找一些刻书的人,我们过一阵子有一些算学的书,需要你们家来刊刻,需要的人不多。”

“明白,小人回去之后,立刻便会告知东家!”

“有劳!”

“您客气了!”

简单的寒暄后,那个小厮被送走了。

袭烟帮李玉娘取下斗笠,认真地说:“小姐,咱们真有必要多赚些钱,咱们家现在还是太过寒酸了,不然的话,刚才这么不体面的事情也不会发生了。”

李玉娘摇摇头。

事情确实是这样的。

换成一个条件更优秀的人家,小厮来取书稿的事,根本不需要袭烟这样的大丫鬟来出面应付。

这在北京这个环境,太容易让某些人看轻了。

于是,李玉娘对写教辅这个事,心中的兴致更大了。

她很快以李鄂的算学书为基础,开始对最基础的那些地方之后的部分,进行起了详细构思。

她在晚饭时,确定了这部新手稿的体例。

……

宫里。

顺德公主寝宫。

顺德公主也在与李鄂的算学书籍较劲。

她这辈子,之前还没有遭遇过这么大的挫败。

明明例题她都能看明白,李鄂的算学手稿的题目与答案写得很清楚。

可是,后边那些难题,她不看答案,或者让学得好的小太监重新出个题,她就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想明白。

这个时候,一个小太监被宫女领了进来。

“殿下,陛下有请!”

顺德公主望了过去,一眼就认出来,那个小太监是王振的干儿子。

“陛下有什么事?”顺德公主顺嘴问出这句话后就后悔了,那个小太监根据宫里的规矩,根本就不可能知道,她那弟弟到底是因为什么事想见她。

“算学的事。”

那个太监,却十分意外地给了她这个答案。

“我换一下衣服就过去,你先回去跟陛下说一说吧!”

“奴才遵命!”

小太监立刻领命离开了。

顺德公主用她最快的速度,换了一身崭新的锦衣卫高官的蟒袍,望了一眼桌子上散乱的算学手稿,心中的挫败感更大。

……

“阿姊,你可来了!”

朱祁镇一见到顺德公主,就如释重负地笑了出来。

张太皇太后与孙太后两个人,见到朱祁镇现在的轻松的样子,不得不暗暗地担忧起了这个小皇帝,究竟是不是能成为一代明君的好皇帝。

“陛下!您是想让我讲讲算学题目吗?”

“不,我是想让阿姊你证明,那些题目对我来说太难了,我现在学不明白,主要是年岁问题。”

顺德公主听到这里,彻底绷不住了,无法控制情绪的她,脸色十分不好地说:“陛下,您即便这样想,也不应该大张旗鼓地这样做。”

“阿姊你说得是,同样的错,我肯定不会犯二次,你帮我看一看这些题吧!”

朱祁镇笑着把手伸向了顺德公主,把她拉到了自己的书桌前边,让她翻阅起了自己正在计算什么样的问题。

顺德公主一见到那些题,简单地确认了一下题目,就把那些草纸,十分不优雅地放回了桌子上。

“回陛下、太皇太后、太后!”顺德公主垂头丧气地说,“陛下的旨意传到前,顺德也在计算这些题,根本就是,不看答案做不出来。这些题确实太难了。”

“那这些题,谁能讲呢?我听人说,六部那边,现在有一些困难的问题,要送到李鄂家,找李鄂的妹妹来写解答。”

张太皇太后说到这里,眼中闪过了一丝锐利的光芒。

“让李鄂那妹妹入宫来讲讲吧!北京不是一直有传言说,李家现在都拿出李鄂妹妹的嫁妆都不容易吗?她入宫来,朝廷就让她嫁得风风光光的。”

“这!”朱祁镇听到这里脸都黑了。

他之前还以为,有了顺德公主证明那些题太难后,会被允许暂时不学那些个算学了。

可是,现在竟然还要让李鄂的妹妹,来皇宫里给他上算学课,他不得不感觉这让自己太没有面子了。

“陛下,你莫忘了,你是要当大有为之君的!”

张太皇太后的说教,在这个时候再一次响了起来。

朱祁镇其实对此非常的不耐烦,可是他也是只能说:“孙儿受教!”

这是他现在不得不做出来的态度。

他这时想起了王振。

……

王振这个时候正在东厂,他的手里,接到了一个奇怪的消息。

那是一张纸条,一张由信鸽传来的奇怪消息。

消息本身不复杂,只是一句话:诸公展信之时,徐恭定然已死,还请静待噩耗。

王振现在对这个信息很为难。

这样的信息,他上报不上报都有些问题。

可他更加为难的是,现在,究竟是否应该派人南下,试试能不能帮助到李鄂。

王振想了一想,选择立刻入宫。

这件事,现在还不能大张旗鼓,那么他就不大张旗鼓地做事情,至少要把自己的责任摘出去。

……

同一片天空下。

李鄂现在的情况不太糟,他在英国公府家人的带领下,跟在逯杲的后边走进了国公府在南京的大院里。

他简单地观察了一下四周的情况,不得不再一次感慨起来,国公爷家不愧是国公爷家,那就不是一般人家能有的条件。

可是这时,李鄂他们的屁股还没有坐热。

国公府在这里看家的总管,带来了一个让李鄂很高兴的消息。

总管恭敬地说:“于廷益于巡抚人已经进城了,公子你最好快点去见一见?这样也好让于大人能知道,咱们国公府的少爷是有礼数的。”

总管既然都这样说了,他们自然就再次出发了。

自然,逯杲在李鄂提醒下,以南京不太平为由,带上了李鄂带来南下的所有人。

李鄂对于见到于谦,心中十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