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摘水果1

晚上,等安装师傅都弄好后,太阳都准备下山了,回到家后就看见老头又在那弄他十几只鸡,还真别说,村里养得鸡味道不是城里买的那些可以比的,前两天有只公鸡要咬蓝嘉敏,晚上就让他爸做成了白切鸡。

这丫头早上一起床见到鸡笼里有只鸡蛋,想去掏,赶了一下旁边的公鸡,结果被追着满屋跑,那时他成没起床,最后还是老头赶跑了。

:爸,煮饭了没有。

:早就煮好了,就等你这个大厨回来炒菜。

到家后见老头在建弄鸡食,然后问。

:行,我去炒菜,嘉敏你上楼洗澡去吧,等你洗好了应该能吃了。

:嗯,放辣点,今天叔买了牛肉回来,做个小炒黄牛肉吧。

:行,去吧。回来以后,蓝嘉敏每天比自己忙多了,有时候一大早就去买菜,又是拍视频素材,又是看房子装修,有什么材料没有,或者不够的情下都是她骑摩托车去镇上买。

所以每次晚上回家他都让其先去洗澡,一会吃完饭就可以早点剪好视频,上传后就能休息,要不然有时忙到十二点都还没能休息。

……

快到能吃饭的时候,城里电动车店便把他买的三轮车运到了。

:好好的,你买个三轮车干什么。

门口,孙父看着眼前的电动车说差。

:有用就多噜,能上山,能下地,有了三轮明天你去卖甘蔗杨桃就不用开你这个小摩托了,三她车运得又多,又安全。

孙父听到后也不再说话,毕竟孩子说得也有道理,自家现在还好到了年底,砂糖橘丰收的时候就不方便,每年都借人家的。

孙白他家水果一年四季都没停过,从开始种的甘蔗,到孙母喜欢吃酸,他爸就种了三华梨,蓝华梨,后来又种了荔枝,龙眼,黑榄,八角等等。

没办法,山多,就他家就分了一面山,以前他爷爷是地主,虽然家产被没收了,但山地却没有,山里还有一个水库,只是早在几年前就出租承包给别人了。

二伯家分得最多田,和鱼塘,就鱼塘就三口,田就更多,至于三伯分家时把他爷爷的现金,还有一些算命的什么分走了,他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

:对了,爸,明早我跟嘉敏去卖杨桃吧,今年杨桃我看挺丰收的,我打算运到城里去卖。

他想着可以拍点摘水果,还有卖水果的视频,应该有点看头。

:那行,不过明天要早点起来,到时候你跟我上出去摘,要不然这么大个三轮,装不满就浪费。

…………

一夜无话,农村没什么娱乐项目,要不就是去广场那边,在家除了看电视外,只能在家玩手机。

砰砰砰!

又是他爸开始做早饭,只是今天天都还没亮,孙白听到动静后也不准备赖床:嘉敏,嘉敏起床了,准备上山摘果子了。

起床后,他去刷牙回来看到蓝嘉敏还躺在床上睡着,十一月上中的天气早晚都有些微凉,是要盖被子的。把人叫醒后,来到一楼客厅老头已经做好了饭。

知道今早大家都要干体力活,老头也没煮粥面,用老人的话来说,粥面不顶饿,撒了泡尿就没了,所以干活早上都是吃饭。

看到桌面上有红薯,有青菜也有昨晚的剩菜,又看到老头端着一碟刚煮好的经烧鱼走进来。

:虎头,你说你硬要去干嘛,还害得阿敏跟着上山受罪。昨晚他就不同意蓝嘉敏跟着上山,他也不懂什么视频,什么直播。

:唉,爸你不懂。

这次回来他很明显感觉老头变了不少,特别是对蓝嘉敏,感觉比对他亲姐都好,以往这老头有什么就是他姐说,现在脾气性格变了不少,连烟都不抽,但唯独还是喜欢现金,他回来后就给了一捆现金他,把这老头吓得一晚没睡,第二天就去银行存了起来。

……

吃过早饭后!

:虎头走了,上山了。孙父喊道。

成,你先过去,我们马上就来。孙白叫上蓝嘉敏,让她赶紧把无人机升空开始出发,只要无人机升空直播就已经开始,孙白掏出手机只是看到直播间上没几个人。

经过这段时间她的宣传,连微信朋友同学都知道了这个抖音号,粉丝也涨了不少,视频每条播放量也从一开始的几百上千,到现在每条视频播放量都过万,但靠播放量是挣不到什么钱的。

:哇,老白,这颗是什么树啊,这么大。刚准备上山,蓝嘉敏就看到一颗两人都抱不过来的大树,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这个是黑榄,据说还是太公小时候种的,但结出的黑榄大,就是油特别多,每年来打都弄得一手的油。

:但这个榄核可以做工艺品,前提是你会雕刻。以前自他就听说过,隔壁市有一棵黑榄王结出的榄核达到收藏级的尺寸,不大老板来收,一棵卖出二百多万,是按个收的。

到了山上。

连孙白都有点懵住了。

心想自家果园什么时候这么丰收了,一片的杨桃树结满了杨桃,那股果香味散发出来的杨桃味真香,大老远就闻到了。

哇,好想吃啊。蓝嘉敏都快流口水了,赶紧控制着无人机,给这些结满果的杨桃树来了一个特写。

孙白见她玩得开心便没管他,走到老头附近一路摘着去,摘果子就要赶鸭子一样,一路摘着去,要不然这里摘一颗,那里摘一颗,提果蓝都累死人。

没一会,蓝嘉敏把无人机调成自动模式后,也加进摘果子的行列中,孙白看她干得火热朝天的,他就去把摘下来的背到三轮车上的胶框上,还好这座山又矮,小时候失火烧了以后国家就免费在几座大出开路。

然后国家又免费提供苗,让大家种,刚开始大家都茶子果,说种好了国家来收,后来就种好了没人收大家就改种肉贵,只有他家种了果树,肉贵大家种多了价钱就低了。

但还是少看了肉贵的价钱,就是生桂皮人家都收三块多一斤,晒干后就翻了一倍,最高的收购价达到九百多一百斤,要知道不远有个镇号称华夏肉桂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