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启人生:在冥想中收获能量与富足
- (马来)维申·拉克雅礼
- 675字
- 2025-03-13 18:25:29
究竟什么是慈悲
和大众观点相反,慈悲并非可怜他人。
慈悲不是同情,慈悲是怀着满腔的爱意,和对方联结,无论他们是谁,或来自何方。
当修行者进行慈悲冥想时,他们并非沉思这个世界上所有的苦难和不幸,然后唱诵“太惨了”。他们是在联结整个人类。有时候,还会联结整个地球。他们感受着自己在其中的位置,享受着天人合一的和谐。他们所练习的,是联结所有人。当他们面对这个世界时,他们会抱以无条件的爱,心中一片安宁。这比同情要酷很多,不是吗?
同情是“你真惨”。慈悲是“愿你安好,因为我们本为一体”。
区别看似细微,但实则天差地别。同情会吞噬你的能量,但慈悲会赐予你更多能量。难怪修行者脸上总是挂着一副宁静而祥和的神情——原来他们早已发掘出慈悲的力量。
如今许多科学家终于关注到慈悲这个话题,而相应的研究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他们想知道慈悲是什么,以及它是否真的值得被进一步研究。
下面是目前科学家所得出的关于慈悲的最佳定义:
慈悲,是从评判走向体谅,从孤立走向联结,从分歧走向理解。
如果你问我的话,这个定义相当准确。而且有趣的是,你实际上还可以在某人的大脑扫描中观察到大脑“走向体谅、联结和理解”的部分。一个充满爱与慈悲的大脑甚至和“普通”的大脑看着都不一样,亮着的脑区如圣诞树上的彩灯般光彩夺目,并展现出对积极情绪更强的感知力。这么看,慈悲的的确确重塑了心灵。
于我而言,慈悲很简单。它是臣服于更好的自己,它是将内在的温暖向外传递,它是真诚地关心自己,在乎他人。
一如伟大的诗人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所言:“我们投诸于世,不过方寸之地,应如世间万物,承接爱的洗礼。”
那么,我们还在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