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缘相续皆欢喜
一位朋友因颈椎病发作,到北京协和医院做了核磁共振检查。晚上,她忽然接到一个电话,是放射科医生打来的。原来,这位医生在读片子时,发现她的甲状腺也有问题,于是马上打电话询问情况。一个电话,让患者感到无比温暖。
历史常常有相似的细节。1984年,北京协和医院外科专家曾宪九写信给一名患者,信中说:“您诊视后已近一个月,应该返院随诊,以明确诊断,希望您不要延误。”这名患者因胰腺增大被怀疑是胰头癌,自己都放弃了希望,就没来复查。曾宪九比患者还着急,又给患者单位领导写信,请求催促患者复诊。此时,年过古稀的曾宪九已经是肺癌晚期。当患者来到医院时,曾宪九说:“你终于来了!你对自己的生命怎么不珍惜呀?”一句话,让这名患者记了一辈子。
两个年代,两位医生,其举动如此相似,令人感慨。时代在变,但医学的追求没有变。善良是医学的基因,也是医生的本色。作为医生,谁都希望手到病除,让患者早日解除痛苦。一旦遇到疑点,总想查个水落石出。北京协和医院著名心血管病专家方圻曾经说:“我的悲喜和病人交织在一起。”可见,医患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假如患者不是以善意来揣测以上两位医生的用心,完全有可能得出相反的结论,这无疑会让医患关系蒙上阴影。
一度时期,我国医患关系较为紧张,其根源在于信任缺失。医患之间发生矛盾,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每一起纠纷的背后,都有其特殊的原因。是非对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不能因为个别医生存在瑕疵,就质疑甚至否定整个医生群体的道德操守,这样只能使医患矛盾扩大化。医患双方需要换位思考、彼此尊重,因为善意总比戾气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当前,我国医患关系总体是好的,和谐是主流。一时一地偶发的医患纠纷,不影响医患关系的整体局势。眼下,我国深化医改已取得明显进展,阻碍医患信任的体制机制藩篱正在逐步破除。网上关于医生正能量的帖子越来越多,很多网友用手机拍下医生救死扶伤的感人瞬间,或者用漫画等形式表达对医生的感激,引发刷屏式传播,尊医重卫的社会风气日渐形成。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医患双方都应珍惜,多些善意的理解,少些负面的猜疑,让医患关系重归本位。医疗的本质是信任,医患之间需要相互支撑、相互温暖。只有拆掉心灵的围墙,才能打通信任的道路。作为医生,需要保持善良的初心,带着爱去行医;作为患者,需要常怀感恩之心,尊重医生的付出。以善念回应善举,以善举回报善念。善缘相续,皆大欢喜。这才是重建医患信任的最好“黏合剂”。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写道:“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医患关系是人世间最亲密的关系之一。我们有一万个理由让医患关系变好,没有一个理由让医患关系变坏。医生和患者是同一条战壕中的战友,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风雨,都应相依相伴、守望互助,携手创造更多生命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