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这些话外,张文又听那些士卒们喊道:“现在投降,只诛首恶张文、张奇,如果不然,鸡犬不留!”
此话连喊数十遍,张氏族人看向张文的眼神都奇怪了起来。
张文大声安抚起族人:“冯贼奸诈,扰我军心,若是投降有用的话,我宁愿一死好换得族中安宁!君等不见千乘寺僧人之事乎!”
坞堡内的气氛这才缓和下来。
张文暗地里连啐几口,暗骂方才看着他的那些人,“都是小人!”
日后等我得了刘宋的富贵,以后你们这些人谁都别想沾上来!
冯珙见坞堡之内没有发生骚乱,叹了口气。
只能强攻了。
军队向前挺进,坞堡的垛口,开始射出箭矢。
冯珙先以弓弩手轮番压制垛口守军,同步派死士架云梯强攻。
冯珙此前已经告知士卒,害得此前兵败的正是这张氏,士卒们在仇恨的作用下,敢先登者不知凡几。
积弩乱发,矢下如雨。
士卒顶盾直上,毫不畏惧。
冯珙见状感慨万分。
这可是青州兵,不是中军士卒。
冯珙还记得刚见到这些青州兵时,他们的迷茫和低靡,如今竟然敢顶着箭矢攻城了。
如今谁见了现在的青州兵,还敢将他们当成普通的州郡兵?
张文也被青州兵不要命的架势吓了一跳,强装冷静地说道:“这些肯定都是冯珙和封敕文两贼军中精锐,咱们只要顶住了攻势,他们一定会因为损失太大而撤兵!”
张文的话虽然鼓舞了一部分士气,让青州兵登上坞堡的动作都被阻挠了一些,但是冯珙不会给他任何机会。
城下,士卒顶着大盾,冒着箭矢,护着冲车向城门挺进,冲车上护有牛皮,接连猛撞坞堡大门。
坞堡大门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
张文又赶紧差人挡住。
守着坞堡,也不是只有张氏子弟,还有很多张氏的佃户。
张文吓唬他们,说只要冯珙来了,就让他们连地都种不成,只能活活饿死。
这些佃户一直都在为张氏劳作,浑浑噩噩,不知晓什么道理,张文这么一吓,他们就真以为要是冯珙攻进来,他们就只能被饿死了。
所以他们甚至比张氏子弟还要拼命。
只是他们再怎么拼命,也不过是一群佃户。
和他们作战的是同样悍不畏死的,还经过了军事训练的正规军。
等到第三波士卒登上坞堡后,张文已经没办法组织起人手去再做抵抗了。
坞堡之上,四处都在厮杀。
张文连面上的冷静也要保持不住了。
他想不明白,怎么真正打起来,这些士卒怎么这么能打。
他又不是没见过青州兵是什么样的,怎么几个月过去,就摇身一变,又能打又不怕死了?
就在张文愣神的这一会功夫,“轰”的一声,坞堡大门也被冲车撞开了。
在正规军面前,张文引以为傲的坞堡,就如同纸糊的一般。
冲锋的牛角号声响起,封敕文作为前锋,直接带人发起冲锋。
这倒不是封敕文悍不畏死,只是在门破以后,张氏的抵抗一下子就削弱了,连射出的箭矢都少了许多。
封敕文见没什么危险了,这才领兵冲锋。
他身侧的士卒也将他紧紧护住,保证一根箭矢都飞不进来。
张文、张奇都被捉拿到冯珙面前,这两人口中都被塞了破布,只能支支吾吾。
冯珙连搭理他们的心思都没有。
没什么好说的。
杀。
不过不是现在杀,冯珙准备借张氏一族的项上人头,用来杀鸡儆猴。
乱世当用重典。
依附张氏的并不只有房氏和李氏。
还有几家因为离得远,所以还没有被冯珙盯上。
张氏作为这一势力的领头羊,他的覆灭也宣告了这一势力的终结。
只要冯珙一声令下,剩下那些小家族,一定会自缚双手前来请罪。
另外,此前说好投靠自己的那些家族,也当要警告一番,毕竟张氏勾连李氏与房氏,就是因为有人泄密。
张氏的覆灭速度太快,以至于其他几个家族都没有反应过来。
王氏算是动作最快的,却也才堪堪集结好人马,准备给冯珙助阵。
乐氏的进度稍慢一些,但也差不多。
等他们刚刚准备前去汇合时,就听到了张氏、房氏、李氏都已经覆灭的消息。
王昭明实在忍不住了,大骂张文没用,居然这么快就没了。他还指望能在刺史那里刷一下好感呢!
这下好了,还没出发呢,敌人就被刺史打没了。
不过王昭明并没有灰心。
王氏、乐氏两家准备的最快,乐氏人马由乐跃带着,王氏也是王昭明带着。
两家合计五百五十人,乐跃主动让贤,把人马交给王昭明统一指挥。
五百五十人没有再浪费时间,在王昭明的带领下,火速赶往张氏坞堡附近,前去投奔冯珙。
这两家来得比冯珙想象中地要快。
冯珙与于烈商讨一番后,认为这两家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既然没有问题,人家又是最先投靠的,冯珙对王昭明和乐跃也很客气。
只是对他们道:“消息走漏,张文勾连房氏、李氏,意图谋反,接应宋军,所以我先诸位一步将反贼拿下。”
冯珙话说得客气,也基本上都是实话,王昭明和乐跃心中也没有了不被信任的闷气。
王昭明更是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冯珙此人,果敢又有谋略,性格坚毅,不为外物所动,如此人物又深得天子信任,总揽一地军政大权,这可是拓跋家自己人才有的待遇。
这样的人物,一定能有很大的成就的。
如今青州内忧外患,他王家才有雪中送炭的机会,否则恐怕连个锦上添花都做不到。
王昭明当即表示:“刺史如今正缺人手,我王氏乐氏两家子弟,都为刺史前驱,任凭刺史差遣。”
冯珙很满意他的态度,让王昭明以他们这些豪族所出子弟,自成一军,王昭明为军主,乐跃为副军主。
王昭明知晓,这是冯珙看重他,但是并不信任他们这些豪族的缘故。
所以王昭明决定做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