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王安石为相变法的预言
- 推背图传奇:袁天罡、李淳风的惊世预言与奇幻人生
- 顺衍
- 1149字
- 2025-03-12 18:23:01
谶曰:
众人寅寅,尽入其室,
百万雄师,头上一石。
颂曰:
朝用奇谋夕丧师,人民西北尽流离。
韶华虽好春光老,悔不深居坐殿墀。
宋朝自打太祖、太宗完成华夏统一后,历经真宗、仁宗、英宗这三朝,国内大体上保持着安定太平的局面。不过,契丹和西夏老是侵犯宋朝边境,这就像两把钳子,死死钳住了宋朝发展的脚步,让它很难大展拳脚。
等到神宗登基,这位皇帝那可是雄心万丈,一心就想着把国家变得更加强大。于是,他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理财和养兵这两件大事上。可他把朝堂上的大臣们仔细打量了一番,发现竟然没有一个能挑大梁的。这些大臣,每天净说些没营养、不着调的话。没办法,神宗就把王安石给提拔上来了。
王安石可是个厉害角色,才华出众,学问高深。他从小就立下了一个宏伟的志向,要矫正世道,变革不良风俗。早在宋仁宗在位的时候,王安石就写了一篇洋洋洒洒上万字的奏疏,把当时朝政的各种毛病痛痛快快地数落了一遍,还提出了一系列变法的想法。就凭这,他称得上是绝世罕见的政治思想家。
王安石当上宰相后,雷厉风行地推行了十四项新法。这些新法的法制体系那叫一个完备,以前从来没有过这么周全的。但问题就出在他推行得太急了,就像一阵狂风,刮得大家都有点措手不及。这一下,司马光、欧阳修、程颐等好多大臣都不干了,纷纷跳出来指责新法。
宋神宗一心想着把国家治理好,对这些大臣的反对根本就不当回事。可王安石在朝堂上慢慢就孤立起来了,身边没几个支持他的。没办法,他只好任用吕惠卿这些阴险狡诈的人来帮自己。
新法一推行,麻烦就来了。地方上的官吏在执行的时候理解歪了,用错了方法,老百姓也对新法产生了误解。原本是想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的好政策,结果渐渐变成了扰民的坏事儿。再加上朝廷采用了王韶的平三策,西边跟吐蕃、西夏打仗,南边又向交趾出兵,在国内一些偏远的湖、马等地也动用兵力,这可把天下给搅得乱七八糟的,老百姓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可谓是民不聊生。
不巧的是,这时候又赶上了天灾。西北那边的老百姓没了粮食,没了活路,只能流离失所,成群结队地往京师跑。路上全是衣衫褴褛的灾民,一眼望不到头。这场景,正好应了此象颂语里说的“朝用奇谋夕丧师,人民西北尽流离”。
后来,王安石也意识到事情闹大了,主动承担责任,辞去了宰相的职位。过了一年,他又被重新任用当宰相,可最后还是因为有人在背后说坏话,陷害他,又一次离职了。从这以后,王安石的政治生涯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落千丈。这也正像颂语里讲的“韶华虽好春光老,悔不深居坐殿墀”。
再看看谶语,第一句“众人寅寅”里的“寅”字,那是个古字,读音和“银”一样,意思就是“嘴里不说忠诚老实的话”。这可不就是当时那些大臣的真实写照。正是因为这些大臣不忠不信,王安石才得到了任用的机会。
而谶语第三句的“百万雄师”,说的则是宋朝在西北和南方开展的那些军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