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校园内外是两个世界

有人说,如果把孩子培养成忠诚守信三好的孩子,那么这个孩子长大后90%会在社会上吃亏。

这句话虽然很扎心,但是确实是实话。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问了,

“为什么?”

“为什么好人就该受欺负?”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我们学校那么多课程,为什么没有一门课目教学生学习法律。

按照法律办事,不违法不就行了嘛?

因为没有必要,学校教会学生的是品德高尚,是团结合作,是诚实守信,互帮互助。

道德远比法律要严格许多。

把法律比做一个大圆图案,那么道德这个图案一定比法律要小很多的。

很多人按照老师和父母教的严格给自己高标准高道德去办事。

他们自然不会办出违法的事情。

而且法律只是人行为的底线。

更不要说,有人在这底线上反复横跳。还有一些人之间越过这条底线。

他们为什么没有高道德高标准的要求自己?

因为不遵守法律的叫违法。

他们是违法者,但是他们脸上没有字。不会告诉你。

你以为对方会遵守承诺,遵守规则。可是别人连法律都不遵守。

你怎么可能指望别人讲道理讲道德呢?

学生走出社会以为学校外都是诚实守信用心办事的人。

可是事实是,社会上大部分人都是遵纪守法。只有极少部分不遵守法律,更不遵守道德。

可是一小部分不守法的会伤害很多那些遵守规则的人。

学校老师,父母,只告诉他们怎么遵纪守法,却没有告诉他们怎么应付那些不遵纪守法的人。

你可能会问,你既然说这社会上只有极少部分人不遵守法律。那为什么遵守规则,和高道德标准的我们还会受到那多伤害呢?

因为,我们遇到那些不遵纪守法人的概率非常高。

假设他们占百分之十。

100人里有十个。

那么他们会一生只做一个坏事嘛?

只破坏一个规则嘛?

如果一个人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做好事,偶尔犯小错。

我们不认为这是坏人。

可是他常常做坏事的啊!

做一百件就很有可能影响了一百个人了。

这样看,这十个人可能干了一千件坏事。影响一千个人。

把这个一百个人都伤害了十次。

这样环境下,谁又能真正的获利呢?

所以,可以看看出百分之十的比例是非常夸张的。

真实的比例会小的多。

但是不要忘了,这还仅仅是违法的人。

还不包括,那些在法律底线上试探的人。

一个简单的例子。

你在路上正常的开车,一辆跑车轰鸣着从你身边开过。

然后,开始别你的车。

你往那边开,他就偏偏堵住你。

一直别车别了你一路。

终于一个路口他和你分开了。

他走之前,摇下车窗给你比了一个手势。

他算犯法了嘛?

好像犯了。可是没有实际伤害,故意别车。

自己还有工作,还有其他事情。也没有时间和他们去计较那些。

可是你因此受的气,没有因此而消散。

情绪一定会发泄出来。

可能发泄在网络上,可能发泄给家里人。

上面的还算小概率事件。

更多是工作上问题。

工作有两种,一直不和他人接触的。

一种就是和人接触的。

工作中和人接触的会认为

在工作中,最麻烦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中遇到的麻烦的人。

同事,领导,有些还有客户。

这个人随时随地可能给你出许多难题。这些难题不是技术上的,而是纯粹的恶心人。

领导给你分配了原本不属于你的工作,你做还是不做。

做了,后面工作只会更多,工资未必会更多。

项目有问题,同事一个个勾心斗角甩锅,推卸责任。相互抱怨。

客户提出千奇百步的想法和要求。在你不断修改后。

给客户精心写了十几套完备的方案。

最后客户挑挑拣拣说。“我认为第一版最好”

我们很多人从校园走出来。

在校园中心成绩压力最大,可是出了校园后。

我们所做的一切只有一个目标——活下去。

有些人不愿意付出,于是开始坑蒙拐骗,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更多人,虽然想干些违法犯罪的事情可是没有那个胆子。

只能给在法律底线上反复横跳。

要是说学生最在意的是分数,那么来到社会最在意的应该是钱。

钱在学生时代父母负责,出来后我们就要自己养活自己。

这是最重要的的事情。

很多学生还很天真的追求理想。

有理想那没有错,可是要先养活自己。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理想。

在学校中,守规矩、懂事、诚实成绩好的孩子深受老师们的喜爱。

但是一旦步入社会。游戏规则全部改变。

所有人都是为了活下去。

那些不择手段获得获得生存资料的人是许多学生从没有想过,也没有办法想象的存在。

刚从学校刚走出来的学生根本没有去面对那些人的思想觉悟。

(后面会有防诈骗专栏)

这并不是教育的问题,忠诚、守信、善良、孝顺等好的品德修养,是孩子成长所必须的东西。

这也是这个社会能够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只不过,没有人会去引导学生,从一个学生思维。转变到一个求生者思维。

社会和校园的差异很大。

有时候这很像是两个社会,一个美好纯真,一个真实又残酷。

在社会上立足,知识,能力,高情商的灵活应变能力缺一不可,而一味的诚实,不懂变通,也会显得比较笨拙。

不是诚实守信,爱说真话有错。而是,我们学生遵守规则习惯了。

很容易被那些不遵纪守法的人伤害。

因为以极高道德标准要求自己的,也会以为世界上其他人也和自己一样以极高的道德标准约束自己。

法律都是滞后的,只有当别人违法犯罪后,才会被定义为犯罪,才会获得惩罚。

而学生们却没有学习过,如何面对那些不守法的人。如何保护自己。

可是那时已经有人受到伤害了。

所以,走出校园第一步。

不要以为所有人都有极高的道德修养。不要对他人有任何幻想。

我们先活下去,再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肚子一天不东西就会饿。

理想却不会因为你为了奋斗生存而消失。

理想之只会随着你越来越成熟变的更加具体。

我们既要注重道德品质的修养,也要在坚守原则的条件下学会灵活变通。

不要被那些框架所束缚,灵活的适应当下的环境。

不违法是底线,遵守道德是一种人格魅力。

可是这些不是我们生存的理由。

转变思想,开启求生思想是我们走上社会的第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