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桃花岛
- 杀穿诸天从笑傲江湖开始
- 梓枫紫燚
- 2920字
- 2025-04-06 11:54:02
封于修告别陆乘风,纵马扬鞭,直接赶往临安牛家村。
封于修踏着晨露来到牛家村时,正逢东方既白。杨家小院篱笆上爬满牵牛花,青藤缠绕的柴门半掩着,几只芦花鸡在院角的草垛旁悠闲啄食。炊烟从茅屋后袅袅升起,混着蒸馒头的甜香飘散在晨风里。
杨铁心扛着猎叉从林间归来,粗布短打上沾着露水,腰间悬着两只野兔。
见着封于修站在院外,他先是一愣,继而猎叉“哐当“落地,大踏步上前紧紧抱住故人:“大哥!”声音里带着颤抖。他掌心粗糙的茧子磨过封于修肩头,身上还带着松脂与血气的味道。
织机声戛然而止。包惜弱从窗边探出身来,发间木簪松了一半,鬓角还沾着几缕棉絮。她怔怔望着来人,手中梭子“啪嗒“掉在织布上——那正是一幅未完成的鸳鸯戏水图。
“郭...郭大哥?”她慌忙用围裙擦手,眼角却已泛起泪光。窗台上晒着的干辣椒被碰落,在泥地上滚出几点朱红。
两个小娃娃从菜畦里钻出来。杨康举着木枪,脸上沾着泥点子;穆念慈攥着把野花,辫梢系着红头绳。见生人来,小杨康一个箭步挡在穆念慈前面,稚声喝道:“来者何人!”倒把木枪舞得似模似样。
“康儿不得无礼!这是你郭伯伯。”包惜弱忙将孩子揽到身边,却见封于修已蹲下身,变戏法似的从袖中掏出两个彩绘的泥叫叫。小杨康的眼睛顿时亮了。
午饭摆在老梨树下。粗瓷碗里盛着山菇炖兔肉,新摘的荠菜拌着香油,金黄的贴饼子还冒着热气。杨铁心拍开酒坛的泥封,清冽的酒液倒进竹筒杯:“去年酿的柿子酒,封大哥尝尝。”
包惜弱给孩子们分着糖水煮的山楂,阳光透过梨树枝叶,在她粗布衣裙上洒下晃动的光斑。
午后,封于修帮着杨铁心修补谷仓的茅顶。两个男人并排坐在屋顶,看着远处田野里奔跑的小小身影——杨康正拉着穆念慈追一只花蝴蝶,红头绳在风里一跳一跳。
“念慈倒与康儿投缘,”杨铁心往茅草里塞着干苔藓,“只是再过半年丘道长就要接康儿去重阳宫,到时候她就剩一个人了。”说着,流露出一丝丝不舍。
封于修轻笑一声:“咱们都是练武之人,又逢乱世,子女们都应该有一技傍身才是。全真教是天下武学正宗,康儿能拜在丘真人门下,那是天大的造化。就是念慈这孩子,我觉得她也应该学学武艺。如果你们愿意的话,我可以引荐她拜在韩女侠门下,和靖儿一起学武。”
杨铁心粗糙的手指灵巧地编着草绳,忽然笑道:“大哥说得对,要不是大哥武艺超群,击退金国众多高手,我们也过不了这样舒坦的日子,从前梦里都不敢想。这两个孩子的事我就全听大哥的。”
封于修笑道:“贤弟这么想就对了。对了,我给你的神运决你也应该好好练练。男子汉有了拳头才能保护妻儿。”
杨铁心点点头,“还要多谢大哥赐予功法。我一直在修炼,只是资质愚钝,进展不大罢了。”
封于修道:“有什么疑难尽管开口问我,你我兄弟不必介意。”
杨铁心迟疑一下,还是点头答应,拿出神运决来问。封于修自然一一解答。
当晚,封于修就在杨家住下,大家煮酒话桑麻,追忆往事,讲述趣事,分外开心。封于修望着炊烟袅袅的村落,田埂上荷锄归来的农人,心里平静又欢喜。
晨雾未散,封于修与杨铁心已立于曲三墓前。青石碑上凝着露水,封于修以袖拭之,斟满一杯浊酒倾洒于地。
“曲三兄,今日特来践诺。”封于修抚碑轻语。杨铁心默默燃起三炷香,青烟袅袅升起,与晨雾交融。
封于修拨开墓侧杂草,掘土三尺,取出一口鎏金宝箱。箱锁开启的刹那,珠光宝气扑面而来——夜明珠莹莹生辉,翡翠如意碧色流转,金锭在朝阳下灿若烈火。
杨铁心倒吸一口凉气:“这...”
“皆是曲三用生命换来的珍宝。”封于修指尖拂过箱中玉佛,追忆往昔:“那年为兄重伤,躲在酒馆密室里侥幸逃生。如今替他完成为师献宝之愿,也算报偿。”
封于修合上箱盖,转向杨铁心:“贤弟,曲三陵墓...”
“大哥放心。”杨铁心目光坚毅,“恩人之墓即如家祠,四时祭扫绝不怠慢。”
封于修朗声大笑,将宝箱缚于马鞍。晨光中他翻身上马,玄色斗篷迎风展开如鹰翼。
“贤弟保重!待到明年三月,我来接念慈之时,你我再相逢。”
“愿大哥早传佳音!”
马蹄声碎,身影渐杳。杨铁心独立墓前,直到那抹玄色完全融入朝霞,方才拾起地上残留的一枚金瓜子——那是宝箱缝隙遗落的,在泥土中闪着微光。
封于修纵马扬鞭,到了舟山后,雇了一艘海船。他知道海边之人畏桃花岛有如蛇蝎,相戒不敢近岛四十里以内,如说出桃花岛的名字,任凭出多少金钱,也无海船渔船敢去。所以雇船时说是到虾峙岛,出畸头洋后,却逼着舟子向北,那舟子十分害怕,但封于修拔剑吓唬,不得不从。
船将近岛,封于修已闻到海风中夹着扑鼻花香,远远望去,岛上郁郁葱葱,一团绿、一团红、一团黄、一团紫,端的是繁花似锦。
待船驶近,封于修牵着枣红马跃上岸去。那舟子听到过不少关于桃花岛的传言,见他上岸,急忙把舵回船,就此远逃。
封于修知道岛上有桃花布置的五行八卦之阵,他自己对此稍有研究,却算不上精通。就这样仅仅走了十余丈远,立时就迷失了方向,只见东南西北都有小径,却不知走向哪一处好。
封于修走了一阵,似觉又回到了原地,他叹口气,知道若是乱闯,定然只有越走越糟,还是直接说出来意最好。
封于修深吸一口气,体内九阳真气如长江大河般奔涌不息。
他朗声道:“在下郭啸天,与黄岛主高足曲灵风大哥有旧。今日冒昧登岛,只为完成曲兄临终遗愿!还请黄岛主接见。”
这声音裹挟着先天真气,如惊雷炸响在桃花岛上空。海面顿时掀起三尺浪涛,岸边礁石嗡嗡震颤,林中飞鸟惊惶四散。那声浪穿透层层桃林,震得枝头花瓣簌簌飘落,便是十里之外的聋叟也该听得真切。
封于修负手而立,衣袍无风自动。他深知以黄药师的修为,此刻必然已在暗处观察——那漫天飞舞的桃花里,或许就藏着一双洞若观火的眼睛。
果然,不过半炷香的功夫,封于修眼前不远处突然闪现出一个人。此人身形飘忽,有如鬼魅,竟似行云驾雾、足不沾地般声息奇轻,以封于修耳目之聪,竟然也没发现他是什么时候来的。
封于修见此人身材高瘦,穿一件青色直缀,头戴方巾,是个文士模样,大约四十岁年纪,相貌清癯俊秀,剑眉入鬓,凤眼生威,只是脸色颇显憔悴。
他寻思此人必是东邪黄药师,连忙上前拱手行礼:“在下郭啸天,见过黄岛主。”
黄药师青袍微动,负手而立。那双如寒潭般的眸子在封于修身上逡巡片刻,忽然问道:“你内功不错,是何人门下?”声音清冷,似玉磬敲冰。
封于修将早已备好的说辞娓娓道来,言及那位云游道长时,特意加重了“水浒故人”四字。黄药师眉峰微蹙——他自负遍识天下武学,此刻却在记忆中寻不到半点蛛丝马迹。
封于修见黄药师听完之后不言不语,有些诧异,等了一会儿,忍不住开口道:“黄岛主,这些珍宝是曲兄搜集所得,他的遗愿是想将这些献于黄岛主……”
“黄岛主,这些珍宝...”封于修话未说完,黄药师身形忽动。青影闪过,宝箱应声而开。刹那间珠玉生辉,映得满室流光。
黄药师指尖微颤,拾起那卷《送子天王图》。吴道子的墨韵在宣纸上流转,天王衣袂似要破卷而出。他又展韩干《牧马图》,但见骏马扬蹄之势,仿佛能听见嘶鸣。
“灵风...是如何死的?”黄药师声音忽然低哑。封于修分明看见,那双执卷的手背青筋隐现。
听闻曲灵风与大内侍卫同归于尽时,黄药师猛地合上画卷。箱中二十余轴珍品哗啦作响——徽宗瘦金体如刀刻,李后主林泉图烟波渺渺。这些本该在皇宫大内的珍宝,如今却沾着徒弟的血。
“好!好一个痴儿!”黄药师突然长啸,声震桃林。满树花瓣簌簌坠落,有几片沾在他肩头,竟似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