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果然,他不指望苏九会和盘托出。

苏九果然笑了笑:“赵主任,技术原理比较复杂,涉及到半导体物理和微电子学的多个层面。不过,我可以向您保证,这项技术是成熟的,我们拥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

这话就很有水平了。

既解释了不方便细说的原因,又强调了技术的成熟度和所有权。

赵建国心里跟明镜似的,这小子滴水不漏。

他深吸一口气,不再纠结于技术细节,转而问起了更实际的问题:“那么,可靠性呢?数据能保存多久?反复读写次数有没有限制?”

这是关键。

软盘虽然容量小,速度慢,但技术成熟,大家用着也习惯了。

硬盘虽然娇贵,但只要保护得好,数据也能存很久。

你这新玩意儿,看着是厉害,万一存进去的东西过几天就没了,或者写个十次八次就坏了,那还不如软盘呢!

“可靠性方面,我们做过严格的测试,”苏九胸有成竹,“在正常使用环境下,数据可以保存十年以上。”

“至于读写寿命,目前的样品,理论上可以达到一万次左右的完全擦写循环。对于日常使用来说,足够了。”

“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指标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万次!

赵建国心里又是一动。

这个数字听起来好像不多,但仔细一想,谁会没事干把一个存储设备完完整整地擦写一万遍?

对于绝大多数应用场景,这已经远远超出了需求。

十年保存期,也足够让人放心了。

他沉默了片刻,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他在快速评估这件事的价值和风险。

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如果长城能率先掌握或者应用这项技术,在国内计算机市场,乃至国际市场,都可能获得巨大的优势。

风险呢?

技术的真实性?

可制造性?

成本?

以及……眼前这个年轻人的目的?

“最后一个问题,”赵建国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盯着苏九,“成本。这东西……造价高吗?”

这也是他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技术再好,如果成本高到天上去,无法量产,无法被市场接受,那也只能是实验室里的玩具。

看看现在的硬盘,几百兆的就要上万块,普通单位根本用不起。

苏九似乎早就料到他会问这个,不慌不忙地回答:“赵主任,任何新技术的初期成本都是相对较高的,这涉及到研发投入、生产线建设、良品率等多个因素。”

“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说,闪存技术的规模化生产潜力巨大,其成本下降速度会远超您的想象。”

“我们的目标是,在未来几年内,让U盘的单位存储成本,低于同容量的硬盘,甚至接近,乃至最终低于高质量软盘。”

这话像是一颗定心丸,又像是一幅宏伟的蓝图,在赵建国面前缓缓展开。

成本能降下来,能大规模生产,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革命!

赵建国感觉自己的心跳又开始加速了,这一次,不再仅仅是震惊,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和期待。

他仿佛看到了长城电脑插上了翅膀,飞向一个全新的时代。

他站起身,在小小的会议室里来回踱了两步,似乎在消化这巨大的信息量,也在下定决心。

周围的人都屏息凝神地看着他,连大气都不敢喘。

林婉紧张地攥紧了拳头,手心里又开始冒汗,她偷偷瞟了一眼苏九,发现他依然稳如泰山,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终于,赵建国停下脚步,转身面对苏九,脸上露出了郑重的神色:“苏小同志,你今天带来的东西,意义非凡。我个人,以及我们技术部,对这个‘U盘’项目,抱有极大的兴趣。”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严肃:“但是,这件事非同小可,涉及到技术评估、生产可行性、市场前景、合作方式等方方面面,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我需要向上面汇报,可能还需要组织专家进行进一步的论证和测试。”

苏九点了点头,表示理解:“这是应该的。我们今天来,就是希望能与长城这样有实力、有远见的企业合作,共同推动这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们愿意配合贵方的所有评估和测试工作。”

“好!”赵建国眼中闪过一丝赞赏,“那这样,样品和相关的(非核心)技术说明文档,可否先留在这里,我们需要进行更详细的测试和分析?你放心,我们会严格保密。”

“当然可以。”苏九爽快地答应。

示意林婉将装着驱动和说明文档的另一个U盘,以及一份纸质的技术简介交给赵建国。

他知道,要取信于人,特别是大型国企,必要的展示和验证是少不了的。

而且,核心技术在芯片层面,光凭一个样品和简单的说明文档,想仿制出来,在这个年代无异于痴人说梦。

赵建国小心翼翼地接过U盘和文件,像捧着稀世珍宝。

他看了一眼林婉,又看了一眼苏九,这个年轻人沉稳得不像话,而他身边的这个女助理,虽然看起来有些紧张,但举止得体,显然也是个得力助手。

“那……合作方式,你们有什么初步的想法?”赵建国忍不住又问了一句。

是想卖专利?

技术授权?

还是……合资?

苏九微微一笑:“赵主任,合作方式可以有很多种,我们可以慢慢谈。当务之急,是让长城集团充分认识到这项技术的价值和潜力。我们相信,一个双赢的方案,最终一定能达成。”

他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把球又巧妙地踢了回去。

现在还不是谈具体条件的最佳时机,等长城内部评估有了结果,他们的谈判地位才会更加有利。

赵建国点了点头,心里有数了。

这年轻人,不仅技术厉害,脑子也清楚得很。

“好,那我尽快安排。小李,”他朝门外喊了一声,“你送送苏同志和林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