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法入手,白川自要回谷品鉴一番。
玉简贴于眉心,白川保持这个姿势在静室中盘坐良久,才缓缓放下,浊气如柱吐出。
“还是一如既往的难啊。”
白川面露无奈之色,这种等级的功法真是不好修习。
看的似懂非懂。
没有师长教导确实吃亏。
“也罢也罢,还是嗑珠子吧。”
翻手拿出资质珠,白川将其一口吞下。
纯粹的五行真意在白川眉心弥散,以最本真的姿态去领悟功法中所记载的篆文。
若昔年五行宗修士眼见此景,定会跳脚大骂。
如此奢侈,最基础的功法领悟都要用五行真意?
掌教亲传也没有这个待遇!
社稷盘微微颤动,似是垂落无穷光,有承载一切的厚重与凌驾一切的尊贵。
往后的日子白川便是如此度过,种地,修行,来回重复。
他并不以此为枯燥,反而引以为乐。
-----------------
伏龙谷静室中。
白川睁眼,眸中五色流转,如光如明,洞彻昏暗。
此番打磨修为,一身五行法力更加圆融纯粹。
与筑基境,修行五行法力者,单论真意法力精纯,无有出其右者。
白川并无意外,反而觉得这是应有之理。
毕竟他嗑珠子嗑的都快麻木了。
五行金章的五行之道也是五行宗的大修士们师法天地得来的,是他们的感悟。
传入白川这里,等于多附加了数道程序。
而白川如今借社稷盘之能,得灵植之粹,直接与天地沟通,岂不更为上乘?
从更高处,更本真的地方看东西,总能看的更全面些。
他把《五行金章》的金丹篇基本吃透,剩下的细枝末节还需慢慢推敲。
相对的他手中积攒的资质珠全数消耗,又要从头积攒。
唤出社稷盘一看,灵根资质就是卡在九十九不动。
如此多的资质珠砸下去,连个水花都没溅起来。
有时白川都怀疑社稷盘这进度条是不是卡住了。
说回自身功法的修行,白川已然着手修行【五宫炁神】。
奈何缺少五行之属的天材地宝,仅凭自身法力与普通灵植,开辟人身五宫的进度慢如龟爬。
有社稷盘的提炼也不行,这些灵植的本质就摆在那里。
“徐徐图之。”
散去焦躁之气,白川自蒲团上起身,走出静室,俯瞰伏龙谷之景。
四时轮转,已是隆冬,天外飞雪如席,茫茫如海。
而伏龙谷有阵法笼罩,有白川调理灵脉地气,依旧温暖如春。
碧鳞蛟蛇盘在一凸起的山石上,姿态慵懒。
这块青石被其鳞甲打磨的无比光滑。
到底是觉醒了一缕龙脉,蛟蛇的诸多习性在潜移默化中改变。
例如喜爱盘柱休憩。
五灵童子在灵田中飞梭穿行,摘去坏叶,洒下白川调制的肥料。
长久与灵植生机相伴,五灵童子身上的阴气越发精纯,全然看不出鬼物的阴冷。
长年累月,也许有那么一丝丝概率能养出阴中之阳。
若能如此,堪称鬼道中的大造化。
经食生祟蝗一事后,伏龙谷内的灵植栽种区域被白川重新规划了一遍。
白川并非把自己圈禁在这里,亦是多次出入坊市仙城,深入界山。
所以谷内的灵植种类丰富、品质精良,都不是原来可比的。
例如他在十万界山中发现的玄阶中品灵植玉松精谷,经社稷盘淬炼出的修为珠蕴藏灵气极多,是白川目前遇到的最上品。
还有种在洞府下方,荣升白川心头好的四华芝茶树。
以无根之水冲泡,可得四重云霞,灵芝升腾飘飞之景,口感醇厚,深得白川之爱。
为了将此灵植完好无损的移植到谷中,白川可是花了大力气。
这株茶树给白川提供了一枚极为特殊的万妙珠,被白川命名为【拔恶】。
相传昔年神农尝百草,便是以茶叶洗刷脏腑,消解毒性。
四华芝茶也承袭了这一特点。
这枚万妙珠需白川提前用法力祭炼,温养在丹田之中。
【拔恶珠】与白川气息交感,天然排斥一切不属于本体的恶气。
只要对白川身体不利,且为外来之物,不论是毒、蛊,还是咒,都会被洗刷拔除。
诸如此类万妙珠还有数种,妙用非常,都被白川小心珍藏,以备不时之需。
只是可惜并未出现新的神通珠,让白川引以为憾。
在筑基境界的修行上,他也算是走上了正轨。
赏景一番,白川静极思动,抬手掐算时日,自己在伏龙谷内封闭日久,也该出去转转。
一念至此,白川取出一枚玉简,其上弥散厚重气息。
这是他自己绘制双蛟山周边山川图谱,已有方圆万里之景。
在行走山川的过程中也是对地师手段的明悟,亦能助他更好的去感悟社稷盘。
更别提还能时不时的发现些好物,实乃一本万利之事。
所以白川在界山中行走的次数比去仙城坊市的次数还要多。
只是他越发向内探索,碰到妖族的几率便越大。
也不是没有碰到过凶险情景,妖将境的大妖也是打过照面的。
那身如小山的六牙摧岩象让白川记忆犹新,象鼻一卷便是千钧之力,当真可怖。
幸好他敛息之法修的不错,且有无漏纱衣傍身,面对神识不敏的妖族时还是有几分把握的。
若非有如此把握,白川也不会多次游走界山之中。
定好位置,白川开启阵法,启出逐山锏,嘱托碧鳞蛟蛇与五灵童子看好家。
而后他卷起一身遁光,撞入风雪中消失不见。
顺着他绘制出来的界山地图,白川继续向外探索。
他自然不能大张旗鼓的驾起遁光,而是贴地行走。
遇到妖族众多之地,便采用土遁之法,时出时没,在大地浅层缓行。
沿途碰到灵药,若是年份不足的便打入一道生机助其生长,遇到合适的地方也会洒下灵种。
若有他看的上眼的便收入玉盒,留待回谷后栽种。
他自界山中取用灵物,自然也要有所回馈。
这便是白川的修行之道,有取有舍。
他借社稷盘师法天地,长久亲近自然,才会养成如此习惯。
用白川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主打一个“可持续发展”。
白川袖袍飞扬,在这个过程中似乎寻到了趣处,更加乐此不疲。
他也会以地师法转动法力,抚平一处因地动变得紊乱无序的地气。
这不仅是对地师道的修行。
白川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他和社稷盘的沟通似乎在加深,这件重宝变得更加灵动。
除了种植灵物,也就这个行为可以激起社稷盘的反应。
任何涉及社稷盘这“安身立命”之本的事情,白川都是重视,更何况还能磨砺自己的道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