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明猜测,只要继续让扩大自己在桃花源的行动范围,那他便可以让桃花源里的人在外界有更大的活动区域。
只是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能带他们出来。万一被其他人发现了,桃花源的秘密就会暴露出来。
现在外界那么浮躁,还是让桃花源继续与世无争吧,只要他一个人知道桃花源的存在,在桃花源里逍遥自在当神仙就好了。
山上突然出现厚厚的积雪,整个桃花源都感受到了来自山顶的寒意,山下黄家村的部分村民忍不住上来看情况。
当他们看到山顶被厚厚的白色积雪覆盖时,纷纷下跪,以为陶明发怒了,因此故意降下厚厚的大雪,殊不知陶明只是降雪让老婆们感受一下,顺便带些水进来。
桃花源气温在零度以上,用不了多久便化了,雪水也可以滋润万物,没有坏处。
第二天,几个村长聚在一起,商议如何孝敬陶明。
在他们快要饿死渴死的时候,也是陶明赐予了食物和水,就连他们种植的种子都是陶明赏赐的,现在桃花源村民丰收了,如果不孝敬陶明,那他们也太忘恩负义了。
可是孝敬陶明什么东西,他们需要商议一下。
这种事情,他们肯定不能问陶明,要是直接去请示陶明,那显得他们没有任何诚意,反而弄巧成拙了,让陶明不高兴。
商议之后,几个村长决定,每个村上供五百斤上好的小麦,聊表心意,因为他们觉得陶明根本不缺粮食,上供一点小麦,只是他们表达感谢之意,意思意思而已,并不是真的要山工粮食养着陶明一家。
第二天一早,折腾了一晚上的陶明还没从大床上起床,就听到外面吵吵闹闹的,显然是来了很多人。
他和六个老婆忙穿衣服,他第一个穿好,先一步闪现到四合院门口。
却见四合院门口来了很多人,估计有两百多个,他们手里拿着扁担、棍子之类的,旁边还有些箩筐,为首的是五个村的村长。
陶明有点吃惊,还以为他们要造反呢,质问道:“你们这是?”
见陶明出来,村民们纷纷跪下,林锋大声道:“桃花源三年大旱,承蒙上仙施救,赐水赐粮,救我等于水火之中,还赐予我们作物种子,让我等种地,如今五谷丰登,我等便想将这两千五百斤颗粒最饱满之粮献给上仙,还请上仙笑纳。”
听完林锋村长的话,陶明才知道,原来他们是想给自己送粮食啊。
此时他有些无奈,虽说村民心眼好,想回馈自己,可是他最不缺的就是粮食了,粮食不值几个钱,他要了根本什么用处,还承了村民一份人情。
之前陶明帮助桃花源的村,都是用交换的方式,村民给他金银财宝、古董以及金丝楠木,他给村民粮食,就是不想涉及太多情人事故,现在更不想收村民的贡品了。
他咳嗽一声,肃然道:“你们好意,本仙心领了,但本仙不缺粮,而粮食对你们更有用,因此你们还是将粮食带回去吧。”
几个村长立马面露难色地互相对视一眼,都在猜测陶明的意思。
难道是不喜欢陶明送的贡品?
这时候,黄玉瑶六人也穿好了衣服,一起从大门走了出来,来到陶明身边,好奇看着站在前面的村民。
在陶明的滋润下,她们六人一个个变得珠圆玉润,气质极佳,让人眼前一亮。
黄玉瑶好奇,小声问道:“夫君,他们前来所为何事?”
陶明苦笑解释道:“他们想送一些粮食给我们,但为夫并不想要,家中粮食太多,根本不需要。”
黄玉瑶看一眼惴惴不安的村母民,开口劝道:“这是村民的一番心意,夫君若是推辞,他们定会惶恐不安,以为夫君瞧不上。”
“还望上仙收下。”村民忙趁机鞠躬。
陶明见黄玉瑶求情了,便不再坚持,点点头,道:“罢了,罢了,那便收下吧。”
“多谢上仙!”村民大喜。
黄玉瑶上前,带着爷爷黄缎木以及其他几个村长进了四合院,让村民将粮食倒入杂物间一个装米的木仓中。
一共也就两千五百斤,并没有多少,很快就倒完了。
现在四合院有六个女眷,村民不敢在四合院过多逗留,很快退了出去。
收了粮食,陶明让黄玉瑶她们将超市的两千多斤盐给了村民,让他们带回去分了。
村民虽然不好意思,但是盐巴对他们来说确实很珍贵,所以最后还是接受了,开开心心带着盐离开了桃山。
送走了村民,陶明惊奇地发现,他在桃花源的可视范围居然缩小了一些,半径差不多减小了一里。
要知道,每次村民上山拜见他,都会让他的可视范围扩大不少。
而他的可视范围,受村民对他的信仰影响。
出现这种情况,说明村民今天对他信仰减少了一些。
最近一段时间,陶明在桃花源里的可视范围一直没有增加,而且不仅没有增加,今天居然还减小了,这让他感觉有一些危机感。
他靠着桃花源村民信仰才能进来桃花源,在里面活动,如果以后村民都不信仰他,那他以后可能都无法进来,他的这几个老婆以后就都见不到了。
成亲之前,他可能还能接受,现在他和六个老婆都已经成亲,有了肌肤之亲了,感情也越来越深,再让他丢掉六个如花似玉的老婆,他根本接受不了。
他认真考虑许久,觉得应该是自己不够强势和威严,对村民太好,没有一个神仙的逼格,因此让村民不那么敬畏自己了。
陶明想明白了之后,苦笑摇摇头,忍不住自语道:“看来,我还是对他们太仁慈了,没了威望,他们就不会信仰我,以后还是对他们凶一点才行。”
他还想着要搞清楚桃花源所有地方,随时闪现在桃花源任意一处呢,结果现在就开始微缩可视范围了,情况不容乐观啊!
接下来这几天,陶明换了好几个地方,将大兴安岭大量积雪带进桃花源,整个桃山都覆盖了积雪,甚至黄家村,以及桃山外侧的部分区域,都被陶明撒上了雪。
因为都是从零下三四十度的地方来进来的雪和冰,因此冰雪进桃花源后吸热比较多,因此桃花源的温度似乎都降下来不少,就连桃花源其他村,都能感受到来自桃山积雪的寒意。
六个老婆不用干活,在家烤火,保暖的衣服也很多,棉被又厚又保暖,倒是不担心气温下降的问题。
而其他村民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本来就没什么物质,而且之前从未遇到过极寒天气,因此衣服和被子的保暖都不是特别好,现在气温将来下,他们晚上睡觉都冻得直哆嗦。
村民实在受不了了,纷纷请村长想办法。
几个村长再次在黄缎木家中碰头。
“这次上仙降雪,应该是动怒了。”黄端木道。
对桃花源的村民来说,降雪和旱灾一样,都是灾难。
桃花源不像外界,外界的人看到大雪,都觉得很好玩,瑞雪兆丰,可桃花源里的人,只会觉得大雪会会给他们带来寒冷、疾病和饥荒。
桃花源医疗极其不发达,外界着凉,吃点感冒药就好了,桃花源的人着凉了可能就死了。
外界下雪,也有吃有喝。
桃花源里下雪,冬天菜地里的冬季蔬菜就冻死了,吃不上新鲜的蔬菜,而有些蔬菜此时正是种子成熟的时候,如果下雪冻死了种子,来年的种子都可能没了。
他们担心,雪可能会和旱灾一样,让他们刚从绝望走出来,却再次进入另一个绝望之中。
林锋道:“看来,上仙并不满意我等上次上贡之物。”
其他几个村长纷纷点头。
李石开道:“上仙不缺粮,再多粮食,亦无法令其满意。”
张望也点头道:“确实如此。之前大家缺粮,上仙短时间中便可赐予我等数万斤粮食,怎可看上这千金粮?”
“上仙什么都不缺,除了粮食,肉、盐、用具皆应有尽有,我等又能拿何物来供奉上仙呢?”林锋叹气道。
几个村长商量了一会儿,决定还是上山请罪,亲自请示陶明。
次日,五个村长在几个年轻村民搀扶下,顺着已经结冰的路上山,摔了几次,才勉强到了四合院前,跪在门前请罪。
“你们上山,所为何事?”
陶明正因为自己可视范围缩小一事不爽,见他们又来了,语气自然冷淡了一些。
林锋道:“上仙息怒,此次我等上山,是想请上仙停止降雪,若是继续降雪,村民恐无法承受严寒啊。若是上仙需要我等做些什么,还请上仙明示,我等必然全力为上仙准备。”
陶明道:“罢了,这雪停了便是。回去告诉其他村民,日后桃花源所有村民,皆应在家中设立神位,每日供奉本仙,为本仙祈福。”
“我等谨遵上仙吩咐,在家中为上仙设立神龛。”
几人立即恭敬允诺,丝毫不觉得奇怪,因为他们一直就觉得神仙就应该如此。
陶明转身要走,刚走一步,又想起一件事,回头道:“另外,再从村中挑一些合适女子,前来照顾本仙六位妻子。”
家里六个如花似玉的老婆,陶明心疼她们每天要干家务,所以应想找几个女的过来当佣人,反正整个桃花源的货币都是他发的,他有的是财富,可以付得起酬金。
而且,外界的有钱人还请很多年轻漂亮的保姆呢,古代的皇帝也是宫女太监一大堆,他在桃花源是神仙,地位超然,家里有几个干活的下人也合情合理,如果一直都要自己干活,让人感觉也太low了,村民哪里会敬畏他?
所以他觉得,自己就应该好好利用他的神仙身份在桃花源享受村民敬仰,若是她不把自己当神仙,反而会让自己失去桃花源村民对他的信仰,她最终失去整个桃花源。
万一以后桃花源再出现生存危机,可能那时候他也帮不上忙了,所以现在他的心慈,不是为了桃花源村民好,而是害了他们。
“是!”几个村长听完连连作揖,忙回去将陶明旨意传达给其他村民。
……
陶明来漠河已经好几天,也玩够了,既然答应村长不降再雪,便准备离开漠河,回老家去。
他重新回到大路上,将越野车取出来,然后开车赶回漠河市,回车行还了车。
他没有在漠河市过多逗留,当天便坐飞机飞回哈尔滨,再从哈尔滨飞回了长沙。
他先回了市区别墅,将青铜鼎安置在地下室,通好水后,才赶回了老家,和宋月见面。